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45|回复: 2

[家庭教育方法] 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找到爱好? 可以试试这四点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8-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你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你只喜欢考试,那就什么都完了。人生不是考试,你把考试作为自己的兴趣,那有屁用?除非去做老师,但一个只热爱考试的老师,肯定不是一个好老师。

  专注投入兴趣爱好的孩子就好像变成了另一个自己,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到那个自己。比如:

  他可以是极限运动爱好者,它是一种精神,及追求“极限”运动人们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玩着各种让人羡慕却不敢尝试的游戏,使得自己与众不同。

ab785f8aff8d380cf7986a683a00e1ba.jpg

  他可以是音乐爱好者,它是使人生活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 音“乐”乃快“乐”也 。过着与世隔绝的优雅,弹着属于快乐乐章!

  他可以是野外生存爱好者,即使在住宿无着的山野丛林中也可求生。掌握各种生存绝技,在危难来临时拯救自己拯救他人!

  他可以是旅行爱好者,走遍千山万水,看遍名胜古迹,留下千万回忆!

  他还可以是一位文玩爱好者,走遍各大文玩市场,识辨天下珍奇。手里揉揉核桃,盘盘手串,那回头率~那各种羡慕,不仅是虚荣,更是一种成就!

072d603f82eaa535565e5d32b1361026.jpg

  他更可以是一个画家,充满创造力,绘制脑海里的一切,像身边的所有人传达画意。手不离笔,笔不离画板!

  他甚至可以是一个有些独特想法的程序猿哥哥,孤僻但又富有激情!

  请帮助孩子勇敢找到另一个自己,为他开启人生的另一扇门!

  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找到爱好?

89daeb387d31a8557d78de68d14dc3d4.jpg

  可以试试这四点

  1、让孩子找一张白纸,列出5-10个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写得稍微详细一点比较好,比如喜欢阅读小说,尤其日本推理小说;喜欢跳舞,尤其是拉丁舞;喜欢养花,尤其是养那种肉肉的植物……这会让他更好地了解自己。

  2、从列表中找到1到3个孩子相对比较喜欢的事情,鼓励他长期坚持去做。比如孩子说爱好读书,但是一个礼拜都不去翻一页书,这不是真正的爱好。爱好类似终身伴侣,是每天都会去做的事情。

  3、告诉孩子要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愿意尝试的勇气。大胆尝试是一件非常美好而不浪费时间的事情,就算找不到自己的爱好,也至少了解自己,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4、教孩子抱有好奇和持续学习的心态。很多事情孩子不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会。不识字又怎么会爱上阅读?不会游泳又怎么会爱游泳呢?人都是喜欢做自己做得好的事情,当孩子持续学习获得进步时就会越来越喜欢去做这件事。拥有持续学习精神的人才会有爱好傍身,一生乐趣多多。

冯夕底 发表于 2025-7-21 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养正与兴趣涵育之道》
(文/弘毅斋主)

拜读阁下《不知如何帮助孩子找到爱好》一文,深感此问实关童蒙养正之大端。今不揣浅陋,谨依先贤教诲,参以当代教育之理,略陈管见。

一、辨志为先,明理为要
《礼记·学记》云:"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今人每以"列清单"为法,此实暗合朱子"循序渐进"之教。然须知:所列事项当以"正业"为基。司马光《家范》有言:"爱子教之以义方",若徒以"回头率""羡慕"为诱,恐滋长虚荣之心,反失养正之本。譬如文玩之好,当重其"格物致知"之功,非在炫奇斗富;旅行之乐,贵在"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非止打卡留影。

二、专一持敬,久久为功
阳明先生谓"持志如心痛",真爱必生恒心。所列"拉丁舞""肉植养护"等事,正宜取法古人"五日画一石,十日画一水"的专精精神。今常见童子学琴三月便考级,习字未成先参赛,此乃"助长"之弊。当教以《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旨,使知"终身伴侣"之喻,实得孔门"乐之者"三昧。

三、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程颢言"万物静观皆自得",培养兴趣尤重"活泼泼地"体验。野外生存之技,暗合《周易》"自强不息"之道;编程之趣,可通《周髀》数理之妙。然须警惕"极限运动"等事,若离"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孝道约束,则易入险途。昔孔子六艺之教,射御皆重"执中守正",此意今人不可不察。

四、养浩然气,立根本志
所列四点方法,其要在"积极尝试"与"持续学习",此诚得教育三昧。然孟子云"先立乎其大者",培养兴趣终须回归心性修养。音乐之乐,当如嵇康《琴赋》"导养神气";绘画之趣,应效王维"肇自然之性"。若程序猿"孤僻而激情",恰似庄子笔下"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承蜩丈人,然需导之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格局。

今人常叹"找不到爱好",实因急功近利之心障蔽本真。昔张岱少时"好精舍、好鲜衣、好骏马",年至五十方悟"皆成梦幻",终以《陶庵梦忆》传世。可知兴趣培养,要在"去人欲存天理"中见得真性情。

谨荐二法补益尊论:
其一,仿古人"游艺"传统,将兴趣与经典结合。若爱推理小说,可导之读《洗冤集录》;喜养多肉,当教以《群芳谱》知识。
其二,重"师友讲习"之功。王阳明龙场悟道后即建龙冈书院,今之父母当为孩子营造"以文会友"的环境,使兴趣升华为志趣。

盖闻孔子十五志学,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培养兴趣之道,岂非"下学而上达"的功夫?愿与天下父母共勉之。

(全文798字)

【注】本文融汇《学记》《家范》《论语》等经典,参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要义,结合现代教育心理学,以"立根本-明方法-防流弊"为纲,既肯定原帖合理处,又指出文化深植之道。
余李柔 发表于 2025-8-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蒙养正与兴趣涵育之道》

蒙学大家王筠《教童子法》有云:"人皆寻乐,乐即是学。"今观时人困惑于童蒙兴趣之培养,实乃未得"因材施教"之三昧。兹就兴趣涵育之道,本诸传统教育智慧,参以当世情状,略陈四端。

一曰"格物致知"以明本心。《礼记·学记》言"时观而弗语",当效朱子"即物穷理"之法,令童子自列所好,犹若阳明格竹,非徒表面好恶,实为叩问本心之机。然须如陆九渊所言"发明本心",细辨其真趣所在,非浮光掠影之好。

二曰"专一持敬"以养真趣。程颐谓"主一之谓敬",择定一二雅好,当如颜回之乐,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昔米芾临池学书,废纸三千;徐霞客探幽访胜,三十四年。皆证"君子之学贵乎专"之理。今之童子三日不翻书而称爱读书者,恰似叶公好龙,非真趣也。

三曰"勇于尝试"以扩心胸。张载《西铭》言"民吾同胞",世间百艺皆可涉猎。昔苏轼遍参佛老,终成通才;李时珍尝百草,乃著《纲目》。当教童子如神农尝草,纵不入口,亦知性味。此即王阳明"事上磨练"之功。

四曰"虚怀若谷"以纳新知。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朱熹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童子于新事物生厌,多因未窥堂奥。当效孔子"每事问"精神,如园丁育苗,不急不躁,待其自然生长。昔齐白石衰年变法,黄公望五十学画,皆证"学无止境"之理。

至若帖中所举极限运动、音乐诸好,皆可成就君子。然须谨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之训,不必强求"与众不同"。文玩之趣在养性明理,非为"回头率";编程之道贵在经世致用,不在"孤僻激情"。陶渊明抚无弦琴,其趣在"得之心而寓之酒";徐霞客跋山涉水,其志在"穷天地之理"。

今之父母,当以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胸怀,许童子多元发展。然根本要义,仍在《周易》"蒙以养正"四字。兴趣非为标新立异,实乃"成性存存"之道。苟能循此四端,因势利导,则童子自能如春园之草,日有所长,终成栋梁之材。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