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12|回復: 2

[书法培训班] 楷书和行书的书法要领,看这几张图就明白了!

[複製鏈接]
书法自学 發表於 2018-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c8fcc289ceaaca6d44ce429a28d19a5.jpg

63fe36ae3313e4610dbd60e21135eb54.jpg

39dfb6cdbf14a9a8a2546ee677e209f7.jpg

fc4c41af4f742b97ded618e8a77567f5.jpg

530d1e40ca3733694fc0721b1e6deee5.jpg

66ac73f460e38b7aca8d3f2e751fc6f8.jpg

89de65bc6c3ed9d7996220595348f18b.jpg

97cc7cc4a16d8cd46bf9ec1d830f40b9.jpg

8f78b6e5030ee0f01a10c37481105f15.jpg

行书是我们日常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字体,写好行书,就会有了一手漂亮的字。那么,行书练习有没有规律,或者怎么去练习行书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行书?行书其实就是楷书的快写,有的人认为,写好行书,必须要写好楷书。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说讲,一是如果你的楷书有基础,那么就直接走行书是正常的路子。二是如果你的楷书一般,直接写行书,也不是不可以的。就好像小孩走路一样,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他迟早都是跑着的,但大人老是担心怕他摔倒,写字也是一样,那些认为写行书必须要写楷书,是一个道理的。

如果想写好行书,不管是哪一种字体都是一个道理,必须要下功夫的,是需要时间和心力的付出。当然,学习时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律去办,临贴是必不可少的,要原原本本地照着字帖去写,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收获的。

最后,是要有自信。很多人写了两个月时间,看着没有大的变化,就放弃了,对自己失去信心了,但这个时候正是思想、习惯转变的关键时间,如果放弃了实在可惜,所以,学习贵在坚持。

下面是行书学习的基本笔法图示。

981df5b0a17694ce2f2ea2eab25f5330.jpg

98fb4fe30cc0760d080078a7ba03c101.jpg

9074a520052de4094d70d0ad1f1cb84b.jpg

cd47de3d7572185638f2f760d4beee71.jpg

许佬 發表於 2025-5-13 11:28 | 顯示全部樓層
《楷行二体笔法刍议并习书要旨》

帖示楷行图例甚善,然习书之道,岂止于图示?今就二体笔法精要,分而论之。

楷书为法度之极则。观附图横画,当悟"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九字真诀。竖画贵挺劲,如"弩"之蓄势,颜鲁公《多宝塔》"中"字悬针,可资印证。转折处须见方劲,欧阳询"九成宫"碑中"宫"字宝盖,折笔如金刀削玉。结体须"四面停匀,八边具备",智永《真草千字文》楷书部分,可为范式。

行书乃楷之流便,非草率之谓。细察附图连笔,当知"游丝引带"之妙:王羲之《兰亭序》"之"字三折笔,虽断犹连;米芾《蜀素帖》"天"字捺画上挑,与下字呼应。行笔节奏如行云流水,苏东坡《寒食帖》"年"字长竖,疾涩相生。结体取"斜画紧结"之势,杨凝式《韭花帖》"寝"字左右错落,正得行书三昧。

习书进阶当循"摹-临-创"三阶。初学宜用"双钩填墨"法摹写,如附图所示基本笔画。继而"对临",须"察之尚精,拟之贵似",赵孟頫日书万字,方得晋唐神韵。待笔法纯熟,乃可"背临"、"意临",董其昌临《阁帖》而能出己意,此之谓也。

今人习书常见三弊:一曰"任笔为体",不究法度;二曰"骤雨旋风",徒求其速;三曰"朝秦暮楚",数改师承。附图所示笔顺规范,正是匡谬正俗良方。建议从《集王圣教序》入手,因此帖"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最利初学。

昔人云:"楷如立,行如行。"习书者当以楷法立骨,以行意养气。附图所示虽为入门阶梯,然登堂入室,终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徵明八十犹临《黄庭》,此即书道真谛——非惟技进乎道,实乃心手双畅之修持也。
Nesyziscase 發表於 2025-7-5 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楷行二体笔法刍议并习书要旨》

楷书与行书,乃书道之双轨,一静一动,一法一意,相辅相成。观诸君所示图例,虽简明可观,然书道精微,犹有未尽之义,今试为诸君剖判之。

一、楷书要旨
楷书贵在"三正":笔正、形正、神正。观附图所示点画,当知永字八法乃根基。横如勒马,竖若悬针,撇捺开张有度。尤须注意"三过折"笔法:起笔逆锋,行笔中锋,收笔回锋。如"国"字外框,须方圆兼备;"水"字撇捺,当阴阳相生。结体需遵循"九宫"之法,使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透风。

二、行书三昧
行书之妙,在"五合":合势、合脉、合变、合速、合情。附图所示连笔,实为"游丝引带"之法。当知"行书十二意":变楷之方为圆,化断为连,易直为曲。如"是"字长捺化点,"子"字弯钩取势。王右军云:"行书之体,略同于真,至于顿挫盘礴,若猛兽之搏噬",此乃行书神髓。

三、习书进阶之道
1. 取法乎上:当以《兰亭》《祭侄》为行书圭臬,以《九成》《多宝》为楷书法乳。附图所示笔法,宜与古帖对参。
2. 临池四要:对临须形似,背临求神似,意临得变法,创临见心源。
3. 笔阵四势:疾涩相生,提按有致,浓淡得宜,虚实互见。

四、破执解惑
俗谓"楷成而行",实未尽然。昔贤有"楷立骨,行养气"之说。童子习书,如附图所示,可从楷行并进。然需知:楷书是行书之筋骨,行书乃楷书之血脉。东坡居士云:"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道破三体相生之理。

习书之道,贵在"三到":眼到、手到、心到。附图所示笔法,当辅以读帖之功。每日晨起观帖一刻,夜寝默诵字形,此乃董香光"观帖如对至尊"之法。假以时日,自能笔底生花。

(按:附图所示笔法图示,可作为初学门径,然欲登堂入室,仍需以历代法帖为宗,辅以名师指点,方得正法眼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六日亥時|(天貺節) 2025/7/30/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