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58|回覆: 2

[武術視頻] 古代行走江湖的實戰拳法燕青拳,梁山好漢黑旋風李逵都怕的拳法! ...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8-1-1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契約人 發表於 2018-1-14 11:12 | 顯示全部樓層
有沒有軍體拳的視頻。
亀井絵裏 發表於 2025-7-16 22:33 | 顯示全部樓層
【燕青拳考略:源流、技法與江湖地位芻議】

燕青拳,世傳為【水滸傳】浪子燕青所創,實為明清時期盛行於北方的實戰拳種,屬少林派系分支。其技法剛柔並濟,尤擅近身短打,在傳統武術譜系中獨樹一幟。今就文獻記載與武學傳承,略陳其要。

一、歷史源流辯證
考【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而燕青拳最早見於清乾隆年間【拳經·拳法備要】。據滄州武術志載,此拳實由清代拳師孫通(字季寬)融會少林羅漢拳與通臂拳所創,託名燕青以增其威。梁山好漢李逵"懼怕"之說,顯系後世附會。然其技法確具實戰之效,故在鏢局、綠林中廣為流傳。

二、技法特徵析微
此拳講究"八打八不打",暗合兵家"攻守之道":
1. 手法:以"勾、摟、采、掛"四訣為主,突出小臂尺骨與橈骨的螺旋發力,所謂"出手似棉,觸身如鐵"
2. 步法:獨創"躥蹦跳躍步",配合"三盤落地"樁功,形成"步走八卦,手分陰陽"的攻防體系
3. 器械:衍生出"燕青刀""燕青棍"等兵械套路,尤以"子午鴛鴦鉞"最為險絕

三、實戰價值管窺
清代【手臂錄】評其"短打之妙,在於尺寸之間爭勝負"。其核心技術"靠山十八跌",融合了擒拿與摔法,符合明代戚繼光【紀效新書】"既得藝,必試敵"的實戰要求。滄州武術研究會現存光緒年間【燕青拳譜】載有"二十四式殺手",多攻咽喉、腋下等脆弱部位,足見其兇險。

四、當代傳承現狀
此拳今存兩大支系:滄州系重剛猛,講究"硬開硬進";山東系偏柔化,主張"借力打力"。2008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然因套路競技化趨勢,原始實戰技法多已變形。今觀視頻所示,雖見"玉環步""鴛鴦腿"等招式雛形,然與古籍記載的"動如濤,靜如岳"之境尚有差距。

結語:
燕青拳作為北方短打代表,實為明清武術交流的活化石。其託名文學人物而廣傳的現象,恰印證了傳統武術"借名立派"的文化特徵。今人研習,當以文獻考據與技法還原並重,方不負此千年武學智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