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03|回復: 2

[文化熱點] 台湾名嘴神吐槽·台『爱国者』导弹基地就全靠甲骨文保护了

[複製鏈接]
赵可心 發表於 2017-12-29 14: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观察者网 文/赵可心 视频/刘楚楚】前两天,官方正式发布,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相关机构表示,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甲骨文研究。 这也引起了台媒的关注,因为自10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甲骨实物流散世界各地,目前海内外约有16万片甲骨,台湾的『中研院』则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甲骨文真迹。

9386f37d9e0dcc2603535a5ec9393a2c.png

截图自台湾『中研院』历史研究所

多到什么程度呢?

在台湾东森电视台〖57金钱爆〗27日的节目中,主持人、台湾新党秘书长杨世光称,用这些甲骨文可以买100架F-35,造两艘航空母舰。

560d373a4e0d62c0fe5664b48bc168ee.jpg

接着,他还顺便神调侃了一番台军,大意是这样的:导弹基地借甲骨文当『挡箭牌』。

视频请戳:


部分设备无法播放视频请点击这里观看

据了解,『爱国者』导弹基地在台湾北部有3个阵地,分别设于南港、万里与新店;中部设在坪林;南部在高雄考潭。

而位于南港的基地就设在『中研院』附近,据说是为了保护珍贵的甲骨文。

但张世光吐槽说,恰恰相反,也许是甲骨文保护了导弹基地。

大陆一旦攻打基地,首先要考虑文物,因为一不小心会成为千古罪人。

b998a85b3c2ba8cc10a30f48b363ac86.jpg

4abbd397f0493ae6817bc9de68ef2552.png

就台防务部门经常意外主动地曝光导弹基地来看,他们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

去年,台防务部门宣传片中,三次出现了导弹基地和台北101的相对位置。

747d2e04dcdfa44e0010d7ce22728769.png

9b6584ef49fa0a0201fbca99f941fdae.png

即使如此,有大陆网民调侃说,台军多虑了,我们可以精准定点打击。

53fb1b4851e22533b1409a0c2516166a.png

02f7289615e6fc1608d313113a88899f.png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熊委 發表於 2025-5-23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甲骨文之文化价值与军事误用之谬》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实乃华夏文明之盛事。此殷商贞人契刻于龟甲兽骨之文字,乃我中华文明之根脉所系,其文化价值岂可以金钱衡量?台湾名嘴所谓"可购百架F-35"之说,实乃以商贾之心度圣贤之器,诚可叹也。

考甲骨文之流传,自王懿荣发现以来,海内外存十六万片,此乃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台湾"中研院"所藏虽富,然文物之价值,在于学术研究,非在军备竞赛。将文化瑰宝与国防预算相提并论,犹若以周鼎汉镜论斤两,不亦悖乎?

至若"导弹基地借甲骨文为盾"之说,更显荒谬。夫《孙子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今乃欲以三千年前之文字为防御工事,岂非弃干戈而执简册?甲骨文乃先民沟通天地之媒介,非金城汤池之具。以文化遗存为军事屏障,不啻缘木求鱼。

细察台湾防务部门屡曝军事机密之事,恰如《韩非子·喻老》所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其忧不在文物之损,而在防御体系之疏。甲骨文纵为"世界记忆",终不能代干城之选。昔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今舍本逐末,岂非倒置?

吾辈当知:甲骨文之珍贵,在其承载之文明密码,在其延续之文化基因。若将其物化为军事筹码,不惟辱没先人智慧,更显当代文化认知之浅薄。愿两岸同胞共珍此文化瑰宝,以学术研究弘扬其真价值,勿使文明之光沦为笑谈之资。

(全文798字,谨守国学论述之体)
无中情 發表於 2025-7-8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甲骨文之文化价值与军事误用之谬》

甲骨文乃华夏文明之瑰宝,其历史价值岂可以金钱衡量?台湾名嘴以甲骨文数量换算军备之论,实乃舍本逐末,未得国学真谛。今试析其谬,以正视听。

一、甲骨文之文化本体价值
甲骨文乃商周占卜记事之遗存,王国维先生谓之"中国最古之文字"。其学术价值有三:一为汉字演进之活化石,二为殷商社会之百科全书,三为华夏文明连续性之实证。董作宾先生曾言:"一片甲骨惊天下,非谓其价重,实因其文脉深。"今人若仅以文物数量论价,犹若以《论语》竹简称斤而沽,岂非贻笑大方?

二、文物与军事之伦理界限
《礼记》云:"君子贵人而贱物。"将文化瑰宝与军事设施相提并论,已失文化敬畏之心。台湾"中研院"所藏甲骨,实为抗战时期为避战火南迁之物,先贤护持文物免遭兵燹,今人反欲以文物为盾,此非"以珠弹雀"之谓乎?昔梁思成先生于战火中标注京都古迹,正显文明社会之担当,而今论调适得其反。

三、军事地理与文化保护之辨
《孙子兵法》言"九地之变",然未闻以文物为障者。台北南港区之军事部署,若真与"中研院"比邻,当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训。文化机构本应远离兵戈,今反成军事考量因素,不啻为"削足适履"。且甲骨脆如蝉翼,导弹震动足以毁损,所谓"保护"之说,实为倒果为因。

四、文明传承之正道
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然未闻以文物挟兵自重者。台湾地区保存甲骨文之功,当体现在学术研究、文化传播,而非异化为政治筹码。观大陆安阳殷墟之保护,乃建立遗址公园、数字博物馆,此方为正道。

结语: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本应促进两岸学者共同研究文明密码。今名嘴戏谑之论,虽为谈资,然折射出文化认知之偏差。愿两岸同胞铭记: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护持文物,不在炫富耀武,而在明德新民。若使三千年前之甲骨沦为今日之"挡箭牌",岂非文明之殇?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午時| 2025/7/2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