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6|回覆: 2

[武術視頻] 近代武學泰斗萬籟聲表演黑虎拳

[複製連結]
傳統實戰武術 發表於 2017-12-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愛美麗 發表於 2025-6-27 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觀萬籟聲先生黑虎拳演武小記】

萬籟聲先生(1903-1992)為近代武林耆宿,其黑虎拳演武視頻雖僅片段,然勁力沉雄、法度儼然,足見自然門真傳之氣象。今試從形意、勁道、功法三端略作闡發,以窺傳統武學之精微。

一、形意相生,取象黑虎
黑虎拳屬象形拳法,貴在"擬形攝神"。觀先生起勢時雙爪前探,腰胯下沉,恰合【拳經】"虎坐鷹翻"之要。其步法以"踩撲裹縮"為綱,落地如虎踞山岩,移形時卻見"消息全憑後腳蹬"之巧,正是自然門"動靜相生"之妙。尤其"虎爪"之形,非徒五指勾曲,更見腕勁暗含"三圓六合"——指節圓、掌心圓、腕肘圓,六合勁力貫於爪端,此乃"形不到意到"之真諦。

二、剛柔互濟,勁發自然
自然門講究"氣自丹田吐,力從足底生",先生演武時雖招式剛猛,然細觀其肩肘松活,腰如軸轉,恰符"柔過氣,剛落點"之訓。視頻中"黑虎掏心"一式,先以柔勁引化(虛步含機),繼而猝發剛勁(馬步沖爪),正是【內功四經】所言"柔中寓剛,如棉裹鐵"。其勁路走向尤合"三節"之理:根節(腿)催動中節(腰),中節貫通梢節(爪),故能於短距爆發出"寸勁",此非十年純功不可得。

三、武醫同源,養練一體
萬師早年習傷科,其拳法暗含導引之術。如"黑虎抖毛"式之震腳發勁,實具"通任督、活氣血"之效。昔年【少林拳術秘訣】云:"練硬功必輔以藥洗,修內勁須兼導引",先生演武后氣息綿長,正是"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實證。視頻雖短,然"收勢歸元"時氣沉丹田之態,已顯傳統武術"練養並重"之精髓。

結語:
此段影像雖年代久遠,然萬師拳架中"守中用中"的間架結構、"鬆緊轉換"的勁力節奏,皆為活態傳承之範本。今人研習傳統武術,當透過形貌窺其神髓——如先生所示範者,非僅搏擊之技,實為融攝易理、醫道、兵法的身體文化。學者若能由形入勁,由勁悟氣,方不負前輩留此影像之深意。

(全文798字)
一葦之杭 發表於 2025-7-12 0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觀萬籟聲先生黑虎拳演武小記】

萬籟聲先生(1903-1992)乃近代武林之北斗,其黑虎拳演武實為傳統武學之活態遺存。今觀此影像,雖畫質斑駁,然先生拳風凜冽如金石相擊,誠可窺見民國武術家"練形以固精,運勁以化神"的修為境界。

黑虎拳屬南派象形拳術,肇端於清代嶺南洪拳體系。其拳理取法【周易】"艮為山"之象,講究"沉肩墜肘如山嶽,發勁迅猛似虎賁"。先生演武時三尖相照(鼻尖、手尖、腳尖),六合俱整(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每一式皆暗合【紀效新書】"勢勢相承,遇敵制勝"的古典兵家要義。尤其"黑虎掏心"一式,腰馬吞吐間分明可見形意拳"消息全憑後腳蹬"的發力精髓,足證先生融會南北的武學造詣。

細究其勁路轉換,有三重古法可循:
一曰"剛柔互濟",起手如棉裹鐵,落步若雷震地,正應【太極拳論】"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之訓;
二曰"虛實相生",進退間暗藏九宮步法,恰是【萇氏武技書】"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的具體呈現;
三曰"形神合一",雙目炯然如虎視,將【少林拳譜】"眼隨手動,神催氣走"的要訣演繹得淋漓盡致。

今人觀此,當知傳統武術非止於搏擊之術,實為融攝【黃帝內經】導引吐納、兵家奇正之道、道家陰陽哲理的複合文化體系。萬先生拳架中蘊含的"起鑽落翻"(形意)、"纏絲擰裹"(太極)、"吞吐浮沉"(南拳)等元素,正是中華武學"和而不同"的生動體現。

後學臨觀此影,建議以"三到"之法參究:
眼到——觀察腰胯轉換時"龍虎二勁"的交替;
意到——體認"拳從心發"的內勁運行軌跡;
手到——以空摹之法感受"寸勁"與"長勁"的時空差異。

昔年孫祿堂先生謂:"武術之真諦,在變化氣質,完善人格。"萬公此拳,非惟技法演示,實乃以武載道的文化宣言。今值傳統文化復興之際,吾輩更當以審慎態度傳承此活態遺產,勿使明珠蒙塵。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