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69|回复: 2

[武术视频] 老外学习中国内家拳发劲,学到真功夫了

[复制链接]
+
传统实战武术 发表于 2017-12-1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守忘事 发表于 2025-4-28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内家拳发劲之真谛与跨文化传习》

内家拳发劲之道,乃中华武学精微所在。今观外籍习武者能得其三昧,实为中西武道交融之佳话。然欲辨其真伪,当先明内家劲法之本源。

一、内家发劲之体用
太极、形意、八卦诸门,皆以‘整劲’为基。其要诀在‘三节贯串,六合相应’——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此乃《拳经》所谓‘外三合’;而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则为‘内三合’。视频中习武者腰马转换间显‘缠丝劲’雏形,正是陈氏太极‘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之体现。然其沉肩坠肘尚未纯熟,足见未得‘松活弹抖’之真传。

二、文化隔阂之突破
西人习内家拳,常有‘重形轻意’之弊。昔年孙禄堂先生《拳意述真》有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视频中习武者虽能演示‘掩手肱捶’之形,然其眼神未与劲路相随,此乃未参透‘以心行气’之证。然其能悟得‘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劲力传导,已属难得。

三、真功夫之鉴别
内家真传须具三要:
1. 筋骨膜之重塑(易筋、易骨、洗髓)
2. 气血运行之体感(如形意拳之‘虎豹雷音’)
3. 神意气之统合(太极‘神为主帅,身为驱使’)
观其视频,发劲时丹田未现‘翻江倒海’之象,恐尚未入暗劲之门。然其能避‘双重之病’,已得‘阴阳相济’初阶。

结语
此例足证中华武学可超越文化藩篱。然须切记:内家拳非止于术,实为道器。学者当以《易经》‘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旨归,方不负先贤创拳之本意。外籍习武者若能参透‘武医同源’‘拳道合一’之理,则真可称‘得髓’矣。
张机及 发表于 2025-6-24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内家拳发劲之真诠与西士习练之道》

内家拳之发劲,乃形意、太极、八卦诸派精髓所在,非徒手足之力,实为"意气形"三者合一之妙用。今观西士研习此道能得其三昧,诚为中华武学跨越畛域之明证,然其间关窍,尤当以国学视角剖判。

一、发劲之本:阴阳互济之理
《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内家发劲正暗合此理。陈鑫《太极拳图说》谓:"柔过劲,刚落点",彼邦习拳者视频中所现之"惊弹抖擞",实乃先蓄阴柔之势如张弓,后发阳刚之劲似放箭。西士能悟此节,已得"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之要诀,然更须体会王宗岳《太极拳论》"偏沉则随,双重则滞"之诫,方不至堕入拙力窠臼。

二、气劲相生:导引吐纳之要
《黄帝内经》言"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内家发劲必以呼吸导引为基。视频中习者腰胯转动时气息沉坠,正是《苌氏武技书》所谓"气沉丹田,力由脊发"之象。然西人体质与东方有别,当参酌《易筋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之法,循序渐进,不可强求瞬间爆发。昔年孙禄堂先生教习洋弟子,特重"站桩养气"之功,此实为发劲之本源。

三、文化解码:知行合一之境
《大学》言"致知在格物",西士习内家拳尤需文化体认。彼视频中发劲时"神意逼人"之态,已得形意拳"六合"中"心与意合"之妙。然若欲更上层楼,当研读《纪效新书》《手臂录》等典籍,理解"劲如流水,连绵不断"的东方哲学底蕴。李仲轩《逝去的武林》载,昔年唐维禄教拳必先讲《孟子》"养浩然之气",可见武学与文化实为一脉。

今观异域之士能窥内家堂奥,既显中华武学之普世价值,亦证"天下同归而殊途"(《周易·系辞》)之理。然学者须知,发劲之妙终在"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王宗岳语),非可躐等以求。愿海外同道持守"守约施博"之道,于拳架中参悟国学精微,方不负此跨越文明之武缘。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