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63|回复: 2

[家庭教育方法] 没有手机和pad,更没有wifi的童年,我们是这样过的

[复制链接]
+
学霸 发表于 2017-12-16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e6fedd63fd1c556930787ae3c7ddec0.jpg

20年前,我们什么都没有,

漫山遍野四处跑,

但我们不觉得苦,

我们记住的只有快乐。

如今,是一个网络普及的年代,人们走到哪儿了都拿着一个手机,连乡下的天空中都飞满了wifi信号。

最近回老家,发现最小的表弟见到大人的第一件事情都是搜身搜包找手机。

听说身边一朋友的孩子玩iPad玩到尿到裤子上都一动不动,让我又震惊,又无语。

想来,在我们小的时候,连电视都没有,一群一群的孩子在乡间小路里跑来跑去,下河摸鱼上山摘果子,用尿和泥玩过家家互相吐口水。

回想那些没有wifi的童年:没有wifi,没有网络,甚至没有手机——那时时间没这么快,人们也没有那么燥;那些朴实温暖的日子,你还记得吗?

时光一去不复返,珍惜眼前,珍惜当下!

致敬我们美好的童年时光

94e0ae7e3fb1e2ade6b2b00174d7d8e7.jpg

翻花绳

9686d2c22201ca6c96c67e8450712345.jpg

用手指简单比划两下,

就可以翻转出许多的花样:

金鱼、钱包、各种网状、一朵花...

很神奇有木有!

跳皮筋

f02a7335924f70b10c547cb698c1ac5a.jpg

女孩子的最爱,

一放学就像脱缰的野马,

跳到天黑也不舍得回家。

抓石子儿

134c9aeb8746d3fec4c2535a9d1cf1d9.jpg

小伙伴们席地而坐,

先抛一个石子,再抛两个……

眼睛和脖子,

不停地随石子的抛上落下摆动。

拍纸片

af7f8a8b32d2684470edddbc2760bb29.jpg

谁拍得翻过来了,

就可以得到对方的“画片”,

就算手拍疼了、拍红了,也不在乎。

跳房子

1deb167b4e6e1b9b6966a212fe9a5a98.jpg

在地上画个“房子”,

单腿双腿跳一下午都不累。

弹玻璃珠

96012c1e0c061412a59cd892d36cf614.jpg

玻璃球撞来撞去,

最受男孩子们的喜爱。

丢沙包

336cf777f432fba7f3589313cf2342a3.jpg

自己用碎布、针线缝成,

用细沙塞满的沙包,

就是我们的强有力武器。

瞎子摸人

415eaf468915688db24cacb1ae71e2f1.jpg

“来抓我啊,抓我啊...”

斗鸡

591f8b8bba989edf758ccb2ba708b182.jpg

咳咳,

这可以说是最“礼貌”的比武方式了,

单腿膝盖就能决出胜负

跳山羊

9c1cc357bae7400f57891fccf0541e2e.jpg

简单粗暴,

铆足劲,一二三,跳!

老鹰抓小鸡

3fc468b73a78f1a501e31e9723112780.jpg

“小鸡们”吓得左躲右闪,

尖叫声从头到尾都不断,

“啊、啊,快跑!”

抓迷藏

53af8dafde2af41eff19fe0cd1ee65c0.jpg

想尽一切办法,

找到藏身的地方,

心里默默窃喜:你肯定找不到我的~

木头人

fdedacb6012acb383a07c7022a53b861.jpg

不、敢、动,

甚至,不、敢、呼、吸...

钓鱼

565a0bc760d95e736c47fd88d2ca774e.jpg
一根竹竿,一个两毛钱的鱼线,

蚯蚓自己挖,再带个塑料桶,

一钓就是半天。

摘野果

f1dce43de51dfd8ec6da2f05ca0108f2.jpg

每天爬上爬下,

田间飞跑,捉虫子,采花,

上山摘野果。

东西南北

3f553dcdddf2e4960d3280bf8afd778b.jpg

小时候老和几个小朋友一起玩,

现在你还会折吗?

抄歌词

8518ae385c2fa48f227b4cf4b057027c.jpg

手抄歌词本,

一字、一句写下来,

每一本都写得满满当当的。

小人书

ab36ef93762949a94288c7bea1b2fa25.jpg

花几分钱,租小人书,

坐在小板凳上,

津津有味一看就是个把小时。

aab1e48abba1f7bc3ace9f86ec13ce5b.jpg

这是我们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

还恍如昨日,记忆犹新。

69e78a319d42978f3ca4f808a93bd1cc.jpg

那年,我们没有电脑和WiFi,

书包还没有那么重,

小伙伴一起围在黑白电视前,

看西游记、黑猫警长、葫芦娃...

1833c55e8244e60cda1029f2d05ac6da.jpg

那年,我们没有冰箱,

炎炎夏日,

吃着几毛钱的冰棒,

或是自家种的西瓜,

嘴里凉丝丝,心里甜滋滋。

3ecdecf1c5cc422829cc77b961f5aa4f.jpg

那年,我们很难看到汽车,

大家骑着自行车玩耍,

三三两两,你追我赶,

在大马路上撒了欢儿地“狂飙”。

940c86ec8c03ae5536ee3141646c9b95.jpg

那年,我们没有钱,

三五成群嬉戏游玩,

一根绳子,几块石头,

就可以玩得酣畅淋漓。

20年前,我们什么都没有,漫山遍野四处跑,但我们不觉得苦,我们记住的只有快乐。现在的小孩子,虽然人手一个ipad,手机玩得比我们还溜,但他们的童趣、笑声也少了很多。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全世界。——致我们快乐的童年!

尖脚到底 发表于 2025-7-26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戏之淳朴与当代电子之弊》

童蒙之乐,本乎天性。观今之幼子,方龆龀即耽手机,虽溲溺而不自知,此岂非《庄子》"物役"之谓乎?余尝考《帝京景物略》载明代童戏,有抽陀螺、踢毽之属,与今帖中所陈翻花绳、跳皮筋诸戏,其理一也。然古今之异,正在"天机"二字。

昔者童子嬉戏,必假天地为盘盂:河湄摸鱼,是习《诗经》"潜有多鱼"之观;山野摘果,暗合《齐民要术》树艺之道。即如尿和泥、吐口水诸般顽劣,亦不离《礼记》"童子在幼,不可不弄"之训。此等游戏,筋骨得舒,血气乃畅,更于不觉间谙四季荣枯、知万物消息,岂非《周易》"观物取象"之启蒙?

今观电子玩物之弊,其要有三:一曰伤目,《黄帝内经》言"久视伤血",今之幼童目不离屏,岂不悖养生之主?二曰窒智,王弼注《老子》云"有生于无",孩童想象力本自虚空而生,今困于既定程序,灵性安得不戕?三曰败礼,《弟子规》"长者立,幼勿坐"之教,竟沦为"见人即索手机",伦常之颓,可见一斑。

然非谓电子当废。昔孔子教射于矍相之圃,六艺皆寓教于戏。今之智者,当效《格致余论》因势利导之法:以翻花绳训其手巧,用跳房子导其知方,使玻璃珠明物理碰撞,令抓石子习算术序列。若此,则古法新用,未始非教化之善也。

至若帖中"时间没这么快"之叹,恰合《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之旨。彼电子玩物者,似延时空于方寸,实夺光阴于无形。反观童戏之乐,正在其"无目的性",恰如陶渊明"园日涉以成趣"之境,此乃真得逍遥三昧。

今撰俚句以结:
"曾记花绳翻晚霞,玻璃珠里度年华。
可怜今日子规鸟,只向电子屏中嗄。"

诸君当知,童戏之存废,非关古今之辩,实系心性之养。诚能取古法之粹,济科技之利,使幼者复得"浴乎沂,风乎舞雩"之乐,则善莫大焉。
非我族类 发表于 2025-7-28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童戏之淳朴与当代电子之弊》

童戏之乐,本乎天性;今昔之异,实关世运。观今之童子,方龆龀即耽手机,虽溲溺不觉,此非《颜氏家训》所谓"养小失大"者乎?余尝考《帝京景物略》载明代童戏,有打尜、抽陀螺诸戏,与今帖中所陈翻花绳、跳皮筋等,其致一也。然则古今童戏形式虽异,其活泼天机未尝变易,所变者惟器物耳。

昔者童戏之具,皆取诸自然:河鱼可摸,山果堪摘,尿泥为戏,唾沫成欢。此正合《庄子·马蹄》篇"赫胥氏之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之象。彼时童子,目接青野,耳闻虫鸣,手足沾土,五感皆通天地之气。今观跳房子、抓石子诸戏,非特肢体得锻,尤暗合《周髀》勾股之理,寓数于戏,此先民自然教育之智也。

然电子器物之兴,其弊有三:一曰伤目,《黄帝内经》明言"久视伤血";二曰窒智,童子终日囿于方寸之屏,不复观天地之大美;三曰阻群,昔年童戏必呼朋引伴,今则对机独坐,渐失《论语》"群居相切磋"之义。昔陆放翁《观村童戏》诗云:"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此等生气,岂液晶屏中所能得见?

然吾非谓电子器物当尽弃也。《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科技演进固不可逆。所当思者,如何在"数"与"木"间得其中和。昔王阳明格竹求理,今人格屏求知,其求索精神未尝不同。惟愿今之父母,能存《礼记·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之念,使童子既通数码之变,复知草木之名,方为周全。

至若帖中"尿和泥玩过家家"之语,虽似俚俗,实含至理。《孟子》言"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此等朴野之乐,正是童心未泯处。今童子溺于虚拟而失真实触感,犹若餐霞饮露之徒,终不知黍稷之甘。

时移世易,童戏形式之变如江河之不可复返。然《朱子语类》有言:"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童戏之真趣,不在器物精粗,而在天真流露。倘能使今之童子,于触摸屏外亦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则古今天机,庶几可一脉相承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