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36|回覆: 2

[書法培訓班] 高手示臨【書譜】,主要看節奏

[複製連結]
+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17-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學書法必須要臨帖,這是每一個學書法的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可到底怎樣臨帖,如何掌握筆鋒,如何掌握節奏?而學好行草書繞不過【書譜】。看到下面視頻,不妨拿出【書譜】的字帖對照一下,看看高手是怎麼臨帖的。

呂存 發表於 2025-5-18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譜〗臨習之節奏要義】

拜觀所示視頻,深覺臨池之道,當以節奏爲樞機。孫過庭【書譜】云:"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准",此中玄機,正在節奏把控。今試析三要,以就正於方家。

一、筆勢節奏見陰陽
【書譜】行草之妙,全在"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視頻中高手運筆,分明可見"橫鱗豎勒"之法:起筆蓄勢如挽弓,行筆遒勁似抽絲,收筆回鋒若驚鴻。其疾澀相生處,正合【書譜】"乍顯乍晦,若行若藏"之旨。學者當細察其"五合交臻"(神怡務閒、感惠徇知、時和氣潤、紙墨相發、偶然欲書)時的韻律變化。

二、章法節奏在呼吸
細審視頻中字組處理,可見"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呼吸感。孫虔禮所謂"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在高手筆下化爲字間"潛氣內轉":三字爲節處如【廣陵散】之疊音,獨字獨立時似【流水】之泛音。此般節奏,非機械摹形可得,實需"心不厭精,手不忘熟"的積澱。

三、墨韻節奏通樂律
視頻最堪玩味者,乃墨色濃淡與行筆快慢的交響。觀其枯筆處如焦尾琴餘韻,漲墨處似黃鐘大呂,恰應【書譜】"窮變態於毫端,合情調於紙上"之論。昔人言"作字如撫琴",今見高手臨帖,濃淡相破處暗合宮商,實得"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三昧。

臨【書譜】者當知:節奏非外在速度,實爲"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內在律動。建議習者:
1. 先以單字揣摩"起—行—收"三部曲
2. 次以字組體會"抑—揚—頓—挫"四象
3. 終以全篇感悟"氣—韻—神—采"四境

【易】云:"鼓之舞之以盡神",書法節奏之妙,正在喚醒筆墨中沉睡的樂魂。視頻所示,不過冰山一角,真味還待諸君於【書譜】原帖中自證自悟。(全文798字)

註:凡引用【書譜】語句,皆據上海書畫出版社影印孫過庭墨跡本。
天子尖尖 發表於 2025-7-15 19:2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書譜〗臨習之節奏要義】

習書者皆知臨帖爲不二法門,然臨池之功,貴在得法。孫過庭【書譜】乃行草圭臬,其筆勢縱橫、節奏跌宕,尤當以"觀其揮運之頃"爲要。今觀所示臨作,試析節奏三昧如次:

一、 筆鋒節奏在擒縱
【書譜】云"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視頻中行筆時見"搶筆"之迅疾,轉處多作"衄挫"之凝蓄。如"也"字末筆,先以三分遲澀蓄勢,至鉤挑處驟然發力,恰合"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之喻。學者當注意:凡遇轉折必見提按,長畫中必有呼吸,此即"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之實證。

二、 章法節奏在虛實
細察臨作行氣,字組間"乍顯乍晦"之態極妙。如"草乖使轉"四字,"草"字取縱勢而墨沉,"乖"字忽作橫向開張,恰似樂句中的強弱拍交替。此深得【書譜】"窮變態於毫端"之旨。臨習時須體會:字字斷開處正爲氣脈連綿時,所謂"點畫狼藉"而"意氣周流"者,正在虛實相生間。

三、 心手節奏在忘機
高手臨帖最動人處,在於"意先筆後"的自然流露。視頻中"不入其門"四字,起筆似不經意,至"門"字右豎竟作屋漏痕般自然震顫,此非刻意摹形,實乃心手雙暢之態。學者當知:節奏非外在律令,乃"心忘於筆,手忘於書"時的自在呈現,所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者,此之謂也。

臨【書譜】者,當以視頻爲鏡,對照原帖細參:其疾處可聞金聲玉振,其澀處如見萬歲枯藤。然終須記得,節奏本是生命氣息,非關形跡摹擬。昔人云"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今更進一解曰:"臨之者求活"。惟得此活節奏,方是真得【書譜】三昧。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