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7|回復: 1

[武術視頻] 民间传统功夫食鹤拳

[複製鏈接]
传统实战武术 發表於 2017-12-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是飞 發表於 2025-3-26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食鹤拳之形意与养生旨趣》

食鹤拳作为闽南传统武术瑰宝,其技法体系深得《周易》"观物取象"之妙。此拳以白鹤捕食之态为象,非徒摹其形,实取"柔中寓刚,静中求动"的易理精髓。拳谱所谓"三战为基",正合《黄帝内经》"三才之道",以桩功调呼吸、正筋骨,暗合中医导引之术。

其技法特征尤重"吞吐浮沉",此四字真诀实为道家"气法四要"的武学体现。鹤嘴手之"啄击",非蛮力所为,乃循《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之理,以脊柱为轴,劲发丹田。昔年方世玉习此拳,正是悟得"形松意紧"之旨,方成一代大家。

今观视频所示"摇身俊胛"之法,实为导引术与技击术的完美融合。肩胛如鹤翼开合,既合《纪效新书》"松活弹抖"之要,又暗藏《黄庭经》"肺神皓华"的养生秘义。习者若能参透"食而不吞,击而不伤"的武德境界,则可达至《拳经》所言"形神俱妙"的化境。

此拳尤宜现代人修习,其缓急相间的节奏,恰是《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身体诠释。每日晨练三战桩,暮习鹤翅手,不惟防身,更能调理气机,实为不可多得的身心双修之法门。
道重さゆみ 發表於 2025-7-3 05:08 | 顯示全部樓層
《鹤拳形意考略并视频技法析微》

鹤拳作为南派武术重要支脉,其"宗鹤、鸣鹤、飞鹤、食鹤"四系中,尤以食鹤拳(又称"宿鹤拳")最具阴阳相济之妙。今观视频所示技法,可窥此拳"以静制动、后发先至"的核心要义,其理法实与《周易》"柔刚相推而生变化"、《黄帝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之旨暗合。

一、形神兼备的仿生哲学
食鹤拳取法白鹤伺食之态,视频中演练者"三战步"稳如鹤足立水,双臂"摇枝手"恰似鹤喙啄食,正应《庄子·刻意篇》"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的导引原理。其"龟背鹤身"的身法要求,更与《内功真经》"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的练气要诀相通。观其"吞吐浮沉"间脊柱如弓弦颤动,实乃将《易筋经》"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功夫化入拳架。

二、寸劲节发的力学智慧
视频第37秒所示"鹤翅手"抖弹发力,正是《手臂录》所谓"劲起于脚,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达于指尖"的典型体现。食鹤拳特有"寸劲"与"颤劲",需通过"三盘落地"(胯、膝、踝三节沉坠)实现力量传导,此即《纪效新书》"步步进前,天下无敌"的实战要义。其"听桥"技法尤为精妙,与《太极拳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的感应之道异曲同工。

三、文武合一的修炼体系
此拳强调"外练鹤形五式,内修丹田三功",视频未展示的"鸣天鼓""叩金梁"等内功,实为《黄庭经》"琴心三叠舞胎仙"的具象实践。昔年方世玉师承南少林时所习"鹤拳八段锦",即融合《洗髓经》"易骨易筋"之法,今视频中"摇桥"动作仍存此遗韵。

结语:
食鹤拳之价值,非仅存乎视频所示攻防招式,更在其承载的"天人合一"武学思想。学者当以《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态度参究,方不负此中华武学瑰宝。今人习练尤需注意:其"金刚劲"需配合"玉液功"(唾液吞咽法)调养,以免刚猛过甚伤及经脉,此即《拳经》"刚不可久,柔不可守"的阴阳平衡之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甲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十日丑時| 2025/7/4/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