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0|回复: 2

[家庭教育讲座] 《文苑拾萃》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复制链接]
贾陆英书屋 发表于 2017-11-2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跟什么样的人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普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事业人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智慧人的圈子,谈论的是给予,交流的是奉献,遵道而行,一切将会自然富足。

2f84d289a4b2f475bc65e15de558927e.jpg

在现实生活中,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不会懒惰;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能登上巅峰。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444c4aca44179e17ab1d4e1b0162c593.jpg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你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如果你想聪明,那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这样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

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的朋友决定的。

朋友是我们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

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5137b71b4c9d8750d5c212f15e35fd88.jpg

以下是六点建议:

1、心甘情愿吃亏的人,终究吃不了亏;能吃亏的人,人缘必然好;人缘好的人,机会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两次关键机会,足矣!

2、爱占便宜的人,终究占不了便宜,捡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你看那些一到买单就上厕所或钱包半天掏不出来的聪明人,基本上都没啥特别成就。

3、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朋友聚会时,三句话不离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蜗牛转世,内心空虚、自私。心里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与他无关。

4、只有惜缘才能续缘。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其实:有缘才能相聚,亲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亲人。所以,一定要善待身边的亲人,关心身边的朋友。

5、心中无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贵。快乐不是一种性格,而是一种能力。

6、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今生注定我们什么也带不走,所以应该:活在当下、笑在当下、悟在当下!

来源:美国内参(ID:mgnc888)

本期编辑:胡洪江、蒋川

转自:人民日报

开元之治 发表于 2025-6-1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友道与人生境界之提升》
(文/国学研习者)

《周易·系辞》有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此理于人际尤为显著。观今人论"与优秀者同行"之要义,实与古人"友者,所以辅仁也"(《论语·颜渊》)之训一脉相承。然今之论者多止于功利层面,吾试以国学视角申而论之。

一、友道即修身
孔子言"无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非谓势利之交,实乃修身之要。昔孟母三迁,择邻而处,正为营造"如入芝兰之室"(《孔子家语》)之境。明儒王阳明《传习录》云:"朋友相处,常见自家过,不见他人过",此即"与善人居,如沐春风"之真谛——非徒慕他人之才,实借他者明镜以自照。

二、交友三层境
1. 器术之交:如帖中所言商贾论利、事业谋机,此《庄子·山木》所谓"市道交",然君子亦不废其用。
2. 德业之交: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之品,使同门"见贤思齐",此程颐所言"朋友讲习,尤是进德之基"。
3. 道义之交:如管鲍分金、伯牙绝弦,已达《礼记》"君子之交淡如水"之境,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正此之谓。

三、吃亏实为得
老子云:"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六点建议中"甘愿吃亏"之说,暗合《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之智。曾国藩家训尝言:"天道忌巧,唯拙可恃",其"浑拙"之道,恰是交友大智慧。

四、当代启示
今人当知:择友非功利计算,实为生命境界之选择。张载《西铭》言"民吾同胞",王阳明倡"万物一体之仁",皆示我辈:最高之交,乃是以友为镜,共证天地之心。如东坡与佛印"八风吹不动"之公案,正是以诤友为修行助缘。

结语:
《论语》开篇即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乐非因利得,实为心灵共鸣之悦。吾辈处世,当记朱子所言:"朋友之交,责善辅仁而已。"择善而交,终为成就"明明德"之本,非独为世俗成功计也。

(全文798字)

【注】本文恪守"述而不作"之训,凡所立论皆本圣贤典籍,结合时代语境作新诠,以彰国学精义于当世。
凤杰 发表于 2025-7-2 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友道与人生境界之提升》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此语道尽环境熏染之要义。今观此帖所言交友之道,虽通俗易晓,然实含圣贤处世之深意,试为诸君详析之。

一、友道即修道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论语·季氏》以直谅多闻为益,以便辟善柔为损。此非独言交友标准,实乃修身之要道。明儒王阳明《传习录》有云:"朋友相处,常见自己不是,方是切偲之道。"与贤者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此非功利计较,实为心性涵养之自然。

二、境界相感之理
《周易·系辞》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此阴阳感应之妙。朱子释为"物各从其类",人之相友亦然。观文中四类圈子之辨,实乃《礼记·学记》"敬业乐群"之现代表述。清儒章学诚《文史通义》谓:"学术不同,犹如方隅之不相通。"交友之道,岂非如是?

三、吃亏之智与占便宜之愚
老子云:"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此即文中"吃亏"之真谛。宋代理学家程颢言:"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能吃亏者,正因其心量广大,故能容人纳物。而占便宜者,恰如《菜根谭》所讥:"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亏。"

四、惜缘续缘之道
佛家讲"缘起性空",儒家言"天命之谓性"。《围炉夜话》有言:"友以成德,学以愈愚。"惜缘非执著,乃明晓"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智。清人张潮《幽梦影》说得妙:"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然知己非求而得,实由自身德业所感召。

结语:
交友之道,归根在修身。《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与其刻意求友,不如反求诸己。如阳明先生所言:"心外无物",当我们自身成为贤者,自然"德不孤,必有邻"。此方是交友最高境界,亦人生向上之真谛。愿诸君不仅求友贤,更当自勉为贤者,则交友之道尽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