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4|回覆: 2

[中醫入門] 一杯黃芪水,沒想到功效竟然這麼強大!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黃 發表於 2017-12-11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黃 中醫 性命 心靈

黃芪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具有很好的排毒、消腫、利尿等等作用,並且我國從兩千多年前就開始使用黃芪了。

現代醫學發現,黃芪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多糖等等物質,對於我們的身體有着很好的調養作用。

最重要的是,黃芪有補氣固表的功效,對於氣虛的男人女人們,那可是個寶!

黃芪的最常見的用法,就是泡水喝。但你知道這樣喝有什麼好處嗎?

黃芪泡水有增強體質的功效,科學家曾用實驗證明:服用黃芪水的動物,明顯比未服用黃芪水的動物體重增長快的多。

在中醫方面認為,日常多喝黃芪水,精神可以變得更好,氣短的情況也會逐漸消失,能夠有效的增強身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喝黃芪水的好處,除了強壯身體之外,還包括了加強心肌收縮力,能夠有效的預防身體循環出現衰竭的情況。

如果是患有實驗性胃炎,那麼日常多喝一些黃芪水,能夠有效減輕症狀,並且尿液中,蛋白定量也會出現下降的情況。

很多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現下半身浮腫的情況。喝黃芪水,能夠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腫、有降低血壓的作用。

如果患者患有缺鐵性心臟病,那麼每天取出 50克 的黃芪用水煎煮,然後將藥液分為三次服用。對身體恢復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喝黃芪水還能有效的緩解心絞痛的情況。

一般的糖尿病患者都有浮腫。面色蠟黃的情況,所以可以喝黃芪水,並且加上一些葛根效果更好;如果有出現下至潰瘍的情況,那麼再加上葛根、赤芍、丹參效果更好。

如果患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那可以適當地選擇黃芪桂枝五物湯,這樣可以有效地治療下肢酸麻的情況。

將黃芪和白朮、防風一起煎水服用,能夠有效的治療虛汗、盜汗、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等疾病,可以有效的防治慢性鼻炎。

喝黃芪水的好處有很多,其中還包括了防治脾氣虛證。常見的脾氣虛證主要表現為人體精神倦怠、氣短、痰多等等情況。將黃芪和黨參、白朮、茯苓等一起煎水服用即可。

黃芪泡水一次,取 4 ~ 8 片放在杯中,用沸水泡 5~10 分鐘即可。條件允許,放上枸杞、大棗,效果更佳!黃芪水略帶甜味。

這是個很有名,而且很實用的方劑。東垣老人的當歸補血湯,藥僅二味,其中就有黃芪,另一味是當歸。

這兩味藥的以 5:1 的比例組合,補氣生血功效強悍,這對於氣血不足之人,無疑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方劑。

方法:黃芪和當歸按照5:1的比例,一起泡茶飲用。

謝丘申 發表於 2025-7-31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芪水補益功效芻議——兼論氣血雙補之理法】

黃芪者,【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其"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病"。李時珍【本草綱目】更明言其為"補藥之長",其藥用價值歷經兩千餘年臨床驗證,確非虛譽。今就黃芪泡水之效,試從中醫理法詳析之。

一、黃芪性味歸經與核心功效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二經,其補氣之功尤著。張元素【醫學啟源】指出:"黃芪甘溫純陽,其用有五:補諸虛不足,一也;益元氣,二也;壯脾胃,三也;去肌熱,四也;排膿止痛,活血生血,五也。"現代研究所示"體重增長"現象,實與【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之理暗合,乃黃芪補脾肺之氣,助運化精微使然。

二、黃芪水配伍應用精要
1. 氣血雙補法:東垣當歸補血湯(黃芪五錢、當歸一錢)深得"陽生陰長"之妙。黃芪大補脾肺之氣,以資生血之源;當歸養血和營,使氣有所附。此方暗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之旨,對勞倦內傷、氣血兩虛者尤宜。

2. 固表止汗法:與防風、白朮配伍(玉屏風散),取黃芪益氣固表為君,佐白朮健脾,防風走表,三藥相須,共建"衛外為固"之功。此方對表虛自汗、易感風邪者確有良效,然須注意外感實證忌用。

三、臨床應用注意事項
1. 辨證施治原則:黃芪雖補,終屬溫性。陰虛陽亢(症見舌紅少津、脈細數)、表實邪盛(如外感發熱)及氣滯濕阻者慎用。高血壓患者用之降壓,必屬氣虛型方效,若肝陽上亢型反致貽誤。

2. 煎服法要義:黃芪質地緻密,沸水沖泡僅可取輕清之氣,欲取全效當煎煮20分鐘以上。建議先以冷水浸泡30分鐘,武火煮沸後文火慢煎,使藥力盡出。若配伍葛根等藥,當遵"先煎黃芪,後下葛根"之法。

四、古今驗方舉隅
1. 治消渴方:黃芪配葛根,取黃芪昇陽舉陷、葛根生津止渴之功,然須辨明上消屬肺、中消屬胃之病機,非所有糖尿病皆可套用。

2. 治心痹方: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桂枝、芍藥、生薑、大棗)乃【金匱要略】治血痹名方,適用於"尊榮人骨弱肌膚盛"之體,今用於骨質疏鬆屬氣虛血滯者確有良效,但須與腎精虧虛型相鑑別。

結語:黃芪之用,貴在"補氣以生血,益氣以行滯"。然今人每見其補益之功,輒謂"功效強大",殊不知中藥之妙,全在辨證精確、配伍得宜。讀者欲用黃芪養生,當咨訪明醫,審證求因,庶幾不負先賢發現此藥之苦心。若不明醫理而孟浪用藥,恐"雖參芪亦能為害",可不慎歟?

(全文798字)
鄭見刑 發表於 2025-8-1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黃芪水補益功效芻議——兼論中醫氣血理論之妙用】

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作為"補藥之長",其藥用歷史可追溯至【神農本草經】位列上品。今觀此帖所述黃芪水之效,雖大體得當,然猶有未盡之處,今試從醫理、臨床應用等維度補苴闡微。

一、黃芪性味歸經與藥理基礎
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二經,其補氣之功尤重"培土生金"之效。現代藥理學證實,黃芪甲苷、毛蕊異黃酮等活性成分確能調節T細胞亞群,此即古謂"益氣固表"之科學印證。然需辨明:所謂"排毒"實非中醫術語,當理解為"益氣以助運化",使濕濁自消。

二、臨床應用精要
1. 補氣層次之辨
• 輕症(氣短乏力)單用泡水即可
• 中症(臟器下垂)需配伍升麻、柴胡
• 重症(大氣下陷)當用張錫純升陷湯

2. 配伍禁忌須知
• 表實邪盛者忌用(如外感初起)
• 陰虛陽亢者慎用(常見面赤脈數)
• 用量過大致"氣壅"(每見脘脹)

三、經典方劑活用
1. 當歸補血湯(黃芪30g:當歸6g)
此方深合"陽生陰長"之理,臨床驗證其提升血紅蛋白效率優於單純補鐵劑。然需注意:現代人陰常不足,可加生地15g制其溫燥。

2. 玉屏風散(黃芪:白朮:防風=3:1:1)
最新臨床研究顯示,該方調節IgE效果顯著,用於過敏性鼻炎時,建議佐以辛夷6g、蒼耳子3g增強藥力。

四、現代應用拓展
1. 腫瘤輔助治療
黃芪多糖配合化療可減輕骨髓抑制,但需注意:放療期間陰虛證顯者當配伍麥冬、天冬。

2. 代謝綜合徵
黃芪30g配山楂15g,既可改善胰島素抵抗,又能預防黃芪滋膩礙胃之弊。

結語:黃芪之用,貴在"補而不滯"。建議讀者使用時注意:
1. 連續飲用不宜超過2月
2. 每服10日可間隔2-3日
3. 春季宜減量1/3
4. 泡水時加蓋燜泡以保藥性

另附鑑別要點:優質黃芪斷面金井玉欄明顯,味甜豆腥味濃,偽品多無此特徵。用藥如用兵,辨證精確方能盡顯其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