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13|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學期過了大半!班主任最想對家長說的話,第一句就服了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快到年底了,家長和學生都緊張了起來,尤其是家長,這個時候格外關注孩子的學習。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壕的戰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

有教無育,何談教育?只教不養,何來教養?這些話句句精妙,若家長們能真的看進去,那您家孩子的教育問題就真不用愁了。

1.別總拉着老師的手,說:孩子就交給你了!有教無育,何談教育?只教不養,何來教養?何況,孩子是你親生的,他的世界只有你最懂。

2.孩子犯錯了,請收起你的護犢之心,精心觀察好好修剪。孩子總有瑕疵,但父母的眼睛都自帶美圖功能,你庇護得了一時,庇護不了一生啊!

3.父母在家不要吵吵吵了,在校書山題海,回家硝煙瀰漫,你到底要把孩子逼成哪樣才善罷甘休?

4.同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平時不聞不問,考差了大發雷霆,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5.當人們說這個孩子和那個孩子的不同的時候,其實主要是指這個家長和那個家長的不同。

6.同在一個班級,教是一樣的教。如果你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沒有盡到做家長的責任,不要向孩子提學習要求,更沒有資格責備他們。

7.當你覺得付出沒有得到充分回報的時候,要這樣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潛能將更不能發掘。然後心平氣和做該做的事。

8.作為教育者,要想讓孩子愛學習,必須自己先做讀書人。教師如此,家長也是如此。

9.別逼你的孩子考第一了,第一隻有一個席位,人生還有萬種可能。逼到最後,孩子不是逃學就是厭世。到時候,你放的火,老師也救不了。

10.不要張嘴就說孩子不怕我,教育是征服而不是降伏,親子之愛何須怕?老師不能靠拍桌子塑人,父母也不能靠打孩子立威。

e2d4e2cad91e1542f214bb258d6fd155.jpg

11.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12.兒童的學習越困難,他在學習中遇到的似乎無法克服的障礙越多,他就越應當閱讀。

13.其實,無論是基礎知識,閱讀還是寫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徑都是課外閱讀。

14.所謂智力,就是閱讀能力。

15.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抽屜,你有我有,孩子也有。不要總是費盡心思窺探孩子的小秘密,等你終於發現了,信任也就見光死!

16.父母不必君臨天下,請與孩子平等相待,好好談心有商有量。父母與子女若不能心意相通,家庭教育的半壁江山就淪陷啦!

17.一次考試分數的高低是偶然的,可是家長是否負責任,卻必然地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方向。

教師的一視同仁總是相對的。對於教育責任感特別強、能與教師緊密配合的家長,教師對他的孩子自然要特別關注一些——這很公平。因為沒有家庭配合,教師努力全然是做無用功。

18.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分,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19.作為教師,我們比誰都知道分數的重要。可是,那比分數更重要的,我們時刻不敢忘記。第一,身心健康;第二,正直勤勉;第三,面對困難,具有獨立戰勝的勇氣和能力;第四,成績優秀。

f8069e8f03d50d28555b8fb9080a3ef2.jpg

20.對於那些多動和富於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

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這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

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21.對於教師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於家長中。當大家都動起來,群策群力了,這個集體才叫厲害呢!有人說老師帶的不是一個班,而是兩個,一個是學生班,一個是家長班。

22.三分之一的家長積極行動,步步緊跟;三分之一的家長虎頭蛇尾,勉強應付;三分之一家長基本沒有能力跟得上。而這,就是及格、良好、優秀拉開檔次的主要原因。

q985065752 發表於 2025-7-19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家校共育箴言芻議——致焦慮中的現代父母】
(文/弘毅齋主)

觀今之教育困局,家校之爭屢見報端,而諸君所轉帖文,實乃振聾發聵之語。余浸淫國學數十載,見【禮記·學記】"教學相長"之道日漸式微,今試以三才之道析之,願與諸君共參。

一、天地人倫:教育之本在親師合德
"有教無育,何談教育"一語,暗合【孟子】"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之要義。今人常誤將教育盡托於庠序,殊不知【顏氏家訓】早言:"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孩子如幼苗,師長若甘霖,父母實為根本。護犢之心人皆有之,然【易經】蒙卦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過度的"美圖功能",恰是【韓非子】所譏"慈母敗子"之現代寫照。

二、耕讀傳家:身教重於言教
帖中"讀書型父母"之議,深得朱子【童蒙須知】精髓。昔孟母三遷擇鄰處,歐陽修母以荻畫地,皆示"行不言之教"之妙。今人要求學子"五六個時辰艱苦向學",自身卻機不離手,此非【論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之謂乎?曾國藩家書有云:"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此方是教子真諦。

三、陰陽和合:嚴慈相濟之道
"教育是征服不是降伏"一句,可謂深諳【孝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之旨。今之父母,或如帖中所言"硝煙瀰漫",或行"君臨天下"之勢,皆失【周易】"剛柔相濟"之衡。王陽明【訓蒙大意】特別強調:"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教育當如春風化雨,非雷霆震怒所能奏效。

四、格物致知:閱讀即修行
帖中屢言閱讀之重,此正合程頤"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之論。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稱:"學問者,所以窮理也",而今日教育竟將閱讀功利化為"提分工具",豈非捨本逐末?錢穆先生曾言:"讀書當一意在書,游山水當一意在山水",此般純粹心境,方是醫治現代教育焦慮之良方。

結語:
【大學】言:"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今之父母若不能以全幅精神參與教育,縱有千般妙法,終是隔靴搔癢。願諸君謹記:教育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家校本當如陰陽之相濟,剛柔之互用,如此則蒙以養正,聖功可期矣。

(全文共798字)

註:本文以"三才之道"為綱,融匯【禮記】【孟子】【易經】等經典要義,結合曆代家訓思想,針對現代教育痛點提出國學視角的解決之道。
姚待 發表於 2025-7-21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家校共育箴言芻議】
(文/守拙齋主人)

觀今之教育,家校齟齬屢見,而此帖所列十六條,誠為藥石之言。余不揣淺陋,擇其要者析之,以明古人"養正於蒙"之旨。

其一,教育非獨校責,實乃家校共業。"有教無育"之嘆,正合【禮記】"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之義。然【顏氏家訓】有云:"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父母身教尤重師教。昔孟母三遷、陶侃運甓,皆示家長當為子師。今人若以"交付教師"為託詞,豈非違背【易經】"蒙以養正"之本?

其二,護短實為害苗。帖中"修剪"之喻,深得【韓非子】"削柎之道"。王陽明【訓蒙大意】言:"大抵童子之情,樂嬉遊而憚拘檢",然"導之習禮者,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父母若一味美飾子女之過,恰如園丁不剪旁枝,終難成棟樑之材。

其三,門風即學風。第三條"硝煙瀰漫"之誡,恰應【周易·家人卦】"正家而天下定"之理。司馬光【家范】載:"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家庭若成戰場,子弟安能"居處恭,執事敬"?昔謝安圍棋賭墅、鄭玄家婢引經,方是潤物無聲之教。

其四,閱讀乃治學根本。第十三條言"課外閱讀",實暗合朱熹"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之論。黃宗羲【明夷待訪訪錄】稱:"學問者,所以窮理也",而窮理之要,首在博覽。今家長若自身機不離手,反責子女不讀聖賢書,豈非【孟子】所謂"緣木求魚"者歟?

至若"不窺私密""平等相待"諸條,更見【孝經】"君臣有義"而"父子有親"之微義。陸九淵嘗言:"人生天地間,為人自當盡人道",父母子女以誠相待,方合"父子有親"之人倫大義。

今撰此小文,非為說教,實望家校共思【學記】"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之訓。教育之道,不在苛責,而在共修;不在速成,而在養正。若家長能以此帖為鏡,家校同心如古之"弦歌合誦",則莘莘學子庶幾可成"明明德"之君子矣。

(全文共798字)

【按】本文以經史為綱,援引【禮記】【顏氏家訓】【周易】等典籍十餘部,佐以孟母、謝安等典故,既釋帖文之深意,復明傳統教育"正本清源"之旨。文末歸總於【大學】"明明德"之目標,呼應現代家校共育主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