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23|回复: 1

[训诂学] 《每日一字》术·术业有专攻

[复制链接]
中央纪委监察部 发表于 2017-11-3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bb6232e71358b67bf5118e7f7b0d2ca.jpg
86840fbf8e1c6ac4443b83d4487ad9df.png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者都是中国古代技术的重大成就,为文化传播、思想交流和科学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信息存储载体,加快了信息的传播。

63f94463ada3c0d5f557450c904934de.png

  《说文解字》中,收录了这样三个字:术、秫、术。对这三个字,许慎做了这样的解释:


  术,秫或省禾。


  秫,稷之黏者。从禾术象形。


  术,邑中道也。从行术声。


  术字,从字形构成来说,是三个字中最早出现的字。有人说术的甲骨文字象高粱穗,不过徐中舒先生认为并不是象形,至于其本义尚不明确,但是它可能假借用作谷物之名,这才有后来加上偏旁禾构成的秫字。至于现在我们所常用的术,则是术的简化字。

ee75f4f287c11b535b757ff80bf166d3.png
261e948a3947be4a298f549c454a2e24.png
135c88a22c182f2a13cacf9643de9520.jpg

  术(术),小篆字形是在行字中加了一个术,意为城邑中的道路,由此泛指道路。《墨子》中有《旗帜》一篇,是墨子研究城池防守战术的篇章,在说城市中修建道路的时候,他曾有这样一句:“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巷术是指街巷,周道则是指大道,也就是说城防战术中,要在那些街巷通向大路的地方设置门卡,并派人守卫,没有出入证的人就不能通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术与道有相似之处,不过道更大更宽广一些,相对来说术要小一点。

5b31039ad6b05a2fa537a413a497d7e6.png

  沿着路朝前走,只要方向正确,就能抵达目标,由此引申,术便可以用来表示途径、方法、技术、学说等等意义。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书名就透露出他所撰写这本书的目的:这是平民百姓从事农业生产需要的重要方法。民以食为天,农业就是古代平民百姓的生存的根本,他们所需要的“要术”,也就是关于农业生产的一些方式方法。

a882d86f3174c7f1897a0c535c5d8194.jpg

  医者有医术,剑客有剑术,建筑有营造术,出海有航海术……各行各业,都有其独有的技艺与技能。在这个意义上,术与艺相似。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得有相应的“术”,现在我们还有说拜师学艺,就是跟从老师来学习这些技术技艺。当然了,学一门技术,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还是要自己静下心来钻研,才能有所得。《礼记》中说:“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以圣人务焉。”德,就是对于自身有所得的意思,古时候学习才能技艺之道的人,不仅仅是学习,更是要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得。

317c6496c54b3b063cb4b6c1cd7c5bbe.png

  人一旦没有足够的学问和足够的本领,不学无术,应对事物便会力有不逮。古书里记载“蛾子时术”,蚍蜉之子,虽然力量微弱,但是也时时学习衔土之事,最终也能造起一个土堆。勤学与苦练是一直被提倡的学习之法,并且对于学习而言,百工匠人皆可为师,天地万物均有可以学习的地方,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道理也正在此。

d37a0b28e910109f3f27f011761653ef.png

  术还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和学说。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每一家都有其自己的学说思想,都有其自己的观点主张,其实也就是各自的“术”,诸子百家是一个个不同的学术流派。众多的思想学说,组成了中国源远流长且精彩纷呈的学术史,每一个时代的学者也都努力丰富着这厚重的学术史。


  术业有专攻,学而须有“术”。(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施希茜)

崔柴私 发表于 2025-7-22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术":从阡陌之道到专精之学》

"术"字之演变,实为华夏文明由具象至抽象之思维跃迁的绝佳例证。许慎《说文》所录三体,恰构成一组文化密码:甲骨文"术"(𥝢)象禾穗垂实之形,乃农耕文明之原始印记;小篆"术"从行术声,演为城邑经纬之道;而今之简化"术",则凝练为方法论之总枢。三体嬗变间,可见先民认知从物质生产向社会组织,终至精神建构之升华历程。

考"术"之本义,《墨子·旗帜》"巷术周道"之说,揭示其作为具体路径的初始含义。然细究之,"术"与"道"之辨,实含先秦哲学之精微:道者,"一达谓之道"(《尔雅》),乃统摄万物之规律;术者,"因道以立术"(《文心雕龙》),是践行大道之方法。如《齐民要术》所示,先秦诸子所谓"百家之术",皆是以具体技艺载抽象哲理的文化实践。

"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之真谛,当从字形演变中体悟。甲骨文"术"强调作物特性,恰似专业精神之根基——明辨事物本质;小篆增"行"部,喻示知行合一之要义。贾思勰著农书而称"要术",非仅辑录农技,实建构出"顺天时,量地利"的农业哲学体系。此即专精之学的至高境界:在有限领域中参透无限天理。

今人谈"技术",当知"技"与"术"本有深浅之别。《周礼·考工记》载"审曲面势以饬五材",此谓技;而《天工开物》究"穷究机理",方为术。四大发明之伟大,正在其由技进乎道:蔡伦造纸非独改良工艺,更开创信息传播之新纪元;毕昇活字不仅提升效率,实重构知识生产之范式。此乃中华"术"文化之精髓——凡卓越技艺,必含宇宙观照。

观当下学术分科日细,尤当以古鉴今。专业研究者当如"术"字初文,深植实践沃土;更需效"术"字意象,在学科交叉处开创新径。真正的"术业专攻",乃是司马迁"究天人之际"的宏大视野与李时珍"岁历三十稔"的专精精神的完美统一。此即汉字"术"穿越三千年,给予当代学人的永恒启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寅時| 2025/7/27/週日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