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66|回覆: 1

[中醫養生] 6個『器官』越搓越長壽,勝過吃補品

[複製連結]
藥膳門 發表於 2017-8-2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搓搓手、搓搓腳、搓搓頭,在道醫里講就是按摩,可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是人體自帶的『營養雞湯』。沒事的時候,經常搓一搓,渾身溫暖不說,還有很多作用。

4a26304cb3e06ceeeeb588301525e4fb.jpg

cc5f3c97e8b707855f7b25a27a63e0a5.png

十指連心

搓手護心、延衰老

590ab2d3da3b6461beefa8baf6f2366b.png

手雖然不是器官,但是手掌手有諸多身體五臟六腑的反射區。經常搓手有利於刺激相應經絡和穴位,保護心臟和其他各個 器官,也能防止凍瘡和傷風,防止手部肌肉萎縮,延緩衰老,防止小腦萎縮。

方法:手掌對搓100下,手背對搓100下,最好是搓到微微發熱、發汗。

518f56de048d8f916aa130d9c8f24a80.jpg

f80a1d1d22dd3dfaa125db3e5c9295f7.png

腳通全身

搓腳健腦、防百病

65c485e46cfba965fe52e1b283e2e0ec.png

眾所周知,腳底分布著人體全身的反射區。經常搓腳心,對高血壓、神經衰弱、各類頭暈頭痛、耳鳴、失眠、腸胃疾病都有特別好的輔助治療作用,還能健腦。

方法:用左手掌搓右腳心,用右手掌搓左腳心,每隻腳搓100次左右,最好搓到腳心發紅髮熱,如能配合熱水泡腳更好。

75c1b827ff9ecc7cbb2ece2190cc3cc0.jpg

cd6e8b7b3d9c60bbe2e54eb68363f259.png

腦健則身強

搓額頭,醒腦提神

737a32f791fc517b2af774ffa1ad139c.png

腦部血液循環不暢的時候,我們會頭暈、頭痛,嚴重的,還會引起昏厥、腦梗等等。

經常搓額頭,可以增加大腦的供血量,活躍大腦的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方法:左右額頭各搓100次。搓後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吹冷風。

方法:手指梳頭,全面刺激頭部血液循環,讓人感覺頭腦清明,也可以幫助防止頭部過冷導致的血管爆裂。

8a751eeeaae95e23c912ca9b90b4b0f8.jpg

054f6f07ba72a57057fcfa4affa47968.png

氣從鼻入

搓鼻潤肺,提高免疫力

31ef7be8ea4df2bfbc3f8ca071980ebb.png

常搓鼻翼,能改善鼻子的血液流動情況,提高鼻子的功能。對於各種鼻炎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鼻子功能正常,則會減少更多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進入身體,使得吸入肺內的空氣更加清潔、濕潤、溫暖,提高我們抵抗疾病的能力。

方法:用食指和中指沿鼻翼兩側上下搓,搓100次。遇到酸痛的地方,可適當點按。

97e827287ff5dd949f22b9f9fa2d94e8.jpg

9dfb21644b6fcd45d64da22a94d1dff5.png

從耳聽身

搓耳養陰,降三高

耳朵,是人體第三個能夠刺激到全身多處經絡和臟腑的地方。經常搓耳朵,對於控制三高、醒腦、明目、滋陰有特別好的幫助。

方法:用手指沿外耳廓從上至下揉搓,注意耳蝸和耳後的溝處也要搓到,搓至耳朵微微發熱就好。

875f57a4d5884dde90086c1da02385e7.jpg

3e3b1f1e1992ed7e7e67bd2f404955f1.png

腎健人精神

搓腰強腎,通氣血

42a87468415059685f9c4144dd548033.png

道醫認爲,腰眼穴爲經外奇穴,居於帶脈(環繞腰部的經脈)之中,爲腎臟所在部位。常搓此處,能溫煦腎陽、暢達氣血。人的兩腎在腰部之內,因此經常搓腰可以健腎。

方法:用手掌在腰部上下來回搓100~200下,最好是貼著皮膚搓,搓到皮膚微熱。

沒事的時候搓一搓身上這幾個部位,比喝幾碗雞湯都要舒服!

jfwe761289 發表於 2025-7-4 21:49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搓摩養生之道與經絡腧穴之效

觀今人所傳「六搓長壽」之法,實與【黃帝內經】「導引按蹻」之理相通。搓摩之術,非徒機械摩擦皮表,實乃通過刺激經絡腧穴,調和氣血,激發臟腑之氣,誠如【莊子·刻意】所言:「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爲壽而已矣。」今擇其要者析之,以明醫理。

一、搓手以調心肺
手者,十二經脈交匯之所,尤以手三陰、手三陽爲要。【靈樞·逆順肥瘦】云:「手之三陰,從髒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掌心勞宮穴屬心包經,常搓之可寧心安神;而大魚際爲肺經所過,搓之能宣肺氣。此法暗合「以動引靜」之旨,使氣血周流,凍瘡、傷風自消。然需知「微熱即止」,過則耗氣,反失養生本意。

二、搓腳以固根本
足底爲腎經湧泉穴所在,【針灸大成】稱其爲「接地氣之根」。搓腳非僅刺激局部,實通過足少陰腎經激發先天元氣,如【難經】所言:「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高血壓、失眠諸症,多因水火不濟,搓腳心可使心腎相交,尤以熱水濯足後行之,效更彰。然需注意,陰虛火旺者宜輕緩,免傷津液。

三、搓額以醒神明
額部爲足陽明胃經與督脈所過,搓額實爲「干浴面」之變通。【諸病源候論】載:「常以兩手摩拭面上,令人有光澤,斑皺不生。」而督脈總督諸陽,刺激額上神庭、印堂諸穴,能升清降濁,緩解頭暈頭痛。然「頭爲諸陽之會」,搓後當避風寒,免邪氣乘虛而入。

四、梳頭以通百脈
【聖濟總錄】言:「梳欲得多,多則祛風,血液不滯,髮根常堅。」十指梳頭,實爲以指代針,刺激頭部膀胱經、膽經等數十穴,使「氣至病所」。此法尤宜晨起爲之,順應陽氣生發之機。然發稀體弱者,力道宜柔,免傷髮根。

結語
搓摩之法,貴在「持之以恆」與「因時因人制宜」。【抱朴子】云:「非長生難也,聞道難也;非聞道難也,行之難也。」今人若得此理,以搓摩爲日常導引,輔以恬淡虛無之心,則「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自可收延年之效,何必孜孜於補品哉?然需切記,凡有皮膚潰爛、高熱出血等症,當禁此法,勿犯「虛虛實實」之戒。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