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09|回復: 1

[医药临床] 呃逆简易治疗方法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8-6 1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用纸捻或草绳刺患者鼻孔内,取嚏以通肺,肺气疏通,胃气得以下降,移时即可自愈。

乘患者不注意,猛然大喝一声,或猛拍其肩背,猝然受惊,『恐则气下』,则呃可已。

捏住患者鼻子约1~2分钟。或取老式牛皮纸信封1个,套住口鼻,令患者在信封里呼吸,不让透气,约1分钟呃逆自止。已故名家何绍奇先生生前盛赞此法,哕:『此我行医30多年来屡试屡验者,是从应元岳主编的〖内科手册〗学来的。』(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

少商、中冲、合谷、内关、攒竹、气舍、鸠尾、膻中、天突、翳风、人迎、太冲、止呃穴(眼眶壁上缘内侧凹陷处)等,每次选1穴,用大拇指或食指按压2~3分钟。

用艾条点燃,距脐部10毫米处悬灸,使局部皮肤有灼热感,灸1~2分钟。

丁香5克,研细末,用醋调和如糊状,敷肚脐上。

  呃逆若持续发作,呃声不止,伴有其他病症,则需辨别寒热虚实的不同,施以祛寒、清热、补虚、泻实之剂,并加理气和胃、降逆平呃之品,进行治疗。如果在大病、久病或虚弱之极等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出现呃逆之证,多为胃气败竭、真元欲脱之预后不良危证,须高度重视。〖素问·宝命全形论〗谓『病深者,其声哕。』〖景岳全书·呃逆〗亦曰:『凡此大病之后,或虚羸之疾,或以虚损误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证。』

  清代医家何梦瑶〖医碥·卷二杂症·呃逆〗对呃逆诊治总结最为精辟:『无病而呃者,不必治也。即治不过用〖内经〗刺鼻取嚏,或闭息不令出入,或惊之法,皆可立已。若有病而呃者,形气壮实,别无恶候,审其致闭之邪,去之亦即已。唯病重得此,多为气脱,凡见其呃,自丹田而上,久久乃一声(密频相连者为实,久久一身者为虚),通身振动者即是危候,恐难治矣(此先天命门真火欲脱,多不救)。』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风扇跳舞 發表於 2025-5-16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呃逆证治要旨与急救良方》

(按:本文依《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诸逆冲上,皆属于火"立论,参酌历代医家精要,分述呃逆证治大法)

一、嚏法通阳解痉机理考
《灵枢·口问》云:"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纸捻探鼻取嚏之法,实承《内经》"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之旨。肺主一身之气,嚏则肺气宣通,使横逆之胃气得以下行。此法尤宜于外邪束表、肺气郁闭之新发呃逆。然需知《医宗金鉴》告诫:"久病得哕,中土已败,不可妄用嚏法"。

二、惊法调气枢机辨
"恐则气下"出自《素问·举痛论》,然临床施用当审患者体质。张景岳曾言:"壮实之人,猝惊可止呃;虚怯之体,反致气乱。"拍肩惊喝之法,实暗合现代神经反射学说,通过中枢神经的突然兴奋,抑制膈肌痉挛。但高血压及心疾患者慎用。

三、闭息法之科学验证
何绍奇先生所荐信封闭息法,乃通过暂时性二氧化碳蓄积,刺激延髓呼吸中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此法与《诸病源候论》"闭气导引"一脉相承。现代研究显示,血中CO₂浓度升高0.5%即可抑制膈肌异常放电,正合"浊阴出下窍"之理。

四、经穴按压精要
所列诸穴各有深意:少商为肺经井穴,可泻上焦郁火;攒竹属足太阳经,能降阳明逆气;膻中为气会,擅理胸中大气。尤值一提者,"止呃穴"实为经外奇穴,位于眶上孔神经穿行处,按压可调节三叉神经-迷走神经反射弧。

五、灸敷疗法禁忌
脐灸法当辨明神阙禁刺宜灸之性,《针灸大成》特别强调"灸不过三分"。丁香敷脐虽效,然阴虚内热者忌用,诚如《本草经疏》所言:"丁香性温,能助火伤阴"。

结语:呃逆证治须分标本。新病在经,可宗《医学心悟》"治上焦如羽"之说,选用轻宣之法;久病入络,当遵叶天士"久病治络"之训。至若《伤寒论》381条"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之教,更示人必审二便以察病机。危证见哕,急当大补元气,可用独参汤浓煎频服,以续将绝之胃气。

(本文所述诸法,须详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后施治,孕产妇及术后患者尤当审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