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12|回覆: 2

[醫藥臨床] 孫光榮·孫氏九味清瘟飲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8-4 20: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處方組成

西黨參10克,生黃芪15克,紫丹參10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2克,金銀花12克,冬桑葉10克,麥門冬10克,生甘草3克。

方藥歌訣

九味清瘟芪參參,

銀花公英板藍根,

更加桑葉麥門草,

清熱散瘟潤肺津。

功能主治

具有益氣活血、清熱解毒、潤肺生津之功效。主治瘟疫邪毒之證。症見發熱、咳嗽、肌肉肢體疼痛。其中,發熱多爲乾熱,不伴有寒戰;咳嗽多爲乾咳且少痰;疼痛多表現爲全身性、多關節性疼痛。舌邊尖紅,脈浮數等。

用法用量

每日1劑,煎煮2次,合約500毫升,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用於預防疫病,連服7日。

處方解析

方以西黨參、生黃芪、紫丹參爲君藥,即爲孫光榮的『扶正組合』,或曰『增防型組合』,調和氣血爲基礎。西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脾肺氣、補血、生津的功效。生黃芪味甘,性微溫,具有健脾補中、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功效。紫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調經、祛瘀止痛、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功效。三者組合具有益氣活血之功。配用板藍根、蒲公英、金銀花爲臣藥。板藍根味苦,性寒,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功效。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三者聯合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配用冬桑葉、麥門冬、生甘草爲佐藥。冬桑葉味甘、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的功效。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胃、肺、心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生甘草清熱生津,兼調和諸藥。三者聯合具有潤肺生津的作用。

加減應用

1.若氣分熱邪猶盛,可重用金銀花,加連翹、黃連,或加石膏、知母,及大青葉、貫眾之屬,增強清熱解毒之力。2.若熱陷心包而竅閉神昏者,可與安宮牛黃丸或至寶丹合用以清心開竅。3.若營熱動風而見痙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鉤藤、地龍以息風止痙。4.若兼痰熱,可加竹瀝、天竺黃、川貝母之屬,清熱滌痰。5.若兼熱迫血溢之出血證,可酌加白茅根、側柏炭、小薊等,以增強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

1.此方可以預防諸般疫病。2.此方可以治療疫病尚處於衛氣分之證者。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責任編輯:高繼明)

相關帖子

廖目 發表於 2025-7-29 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孫氏九味清瘟飲方義闡微與臨證思考】

孫光榮先生所創九味清瘟飲,乃融匯傷寒溫病學說之驗方,其組方之妙,深合"扶正祛邪"之旨。今就方義機理與臨證要點析論如下:

一、組方機理探賾
本方以"參芪丹"三味爲君,取法東垣補中益氣與葉氏通補氣血之要義。西黨參補太陰肺脾之氣,生黃芪固衛氣而實腠理,紫丹參通血脈而除煩熱,三藥相伍,恰合【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訓。臣以板藍根、蒲公英、金銀花,此三味實取普濟消毒飲之意,然去升麻、柴胡之升散,更合溫病學派"清解透邪"之法度。佐使桑葉、麥冬、甘草,暗含桑杏湯潤燥之機,尤妙在桑葉輕清宣透,麥冬甘寒濡潤,正應吳鞠通"治上焦如羽"之誡。

二、證治要點辨析
觀其主治"乾熱無寒、乾咳少痰、周身疼痛"三症,實爲疫毒襲表,燥熱傷津之候。舌邊尖紅而脈浮數,恰是邪在衛氣之徵。較之達原飲治穢濁伏膜原、清瘟敗毒飲治氣血兩燔,此方更側重衛氣同病兼陰津初傷之證。現代應用於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初期,見上述證候者尤爲適宜。

三、加減法度鉤玄
其加減法深得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精髓:氣分熱盛加石膏、知母,是取白虎湯意;熱陷心包合安宮牛黃丸,乃宗【溫病條辨】法;動風痙厥配紫雪丹,實承吳氏三焦辨證之緒。尤其妙在痰熱加竹瀝、川貝,既避辛溫助火之弊,又得滌痰不傷陰之效,可見制方者於溫病治法三昧。

四、臨證運用須知
此方預防連服七日之法,暗合【素問】"七日來復"之數。然須注意三點:其一,黃芪用量宜隨汗出情況調整,過汗者當減;其二,金銀花於脾胃虛寒者當佐以生薑;其三,麥冬滋膩,痰濕素盛者需配伍陳皮。另據現代藥理研究,板藍根、蒲公英聯用有協同抗病毒之效,然其性寒涼,非熱證慎用。

此方之設,既承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之訓,又融吳門學派輕靈透達之長,堪稱現代抗疫方劑之典範。然醫者須知,凡用古方貴在辨證,尤當參合時令地域、體質差異而靈活化裁,方不負先賢制方之本意。

(本文所述方藥應用,必待四診合參而後施,切忌對號入座)
朱卯 發表於 2025-8-1 01:58 | 顯示全部樓層
【孫氏九味清瘟飲方義闡微與臨證思考】

孫光榮先生所創九味清瘟飲,實爲融貫古今之防疫良方。其組方謹守"扶正祛邪"之旨,深契【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訓,今試析其精要如次:

一、組方理法溯源
本方以參、芪、丹參爲君,取法李東垣補中益氣之要,暗合吳又可"客邪貴乎早逐"之論。其中西黨參補太陰肺脾之氣,生黃芪固衛氣實腠理,紫丹參通血脈而除煩熱,三味相伍,恰如【傷寒論】桂枝湯中桂芍相須之理,使補而不滯,通而不耗。臣藥板藍根、公英、銀花,承吳鞠通銀翹散清熱解毒之法,兼取王孟英治疫驗藥,尤妙在板藍根專解時毒,公英善消癰腫,銀花輕清透邪,共成清解疫毒之合力。

二、配伍精微探賾
佐使諸藥尤見匠心:冬桑葉得秋金之氣,合麥門冬潤燥之功,既宗葉桂"溫邪上受"治肺之要,又承【千金】生脈散保肺津之旨。生甘草非僅調和諸藥,實寓仲景甘草瀉心湯護胃氣之深意。全方九味暗合洛書之數,清補比例恰爲五比四,合"陽數極於九"之變,使清熱不傷正,扶正不助邪。

三、臨證運用指要
其加減法尤顯圓機活法:氣分熱盛加連翹、石膏,深得白虎湯清氣之髓;熱陷心包合安宮牛黃丸,源自【溫病條辨】"三寶"用法;動風加羚羊角,取法紫雪丹息風之要。然需注意,本方宜於疫病初起衛氣同病之候,若見舌絳苔燥、斑疹隱隱等營血分證,當遵葉氏"入營猶可透熱轉氣"之訓,慎防涼遏冰伏。

四、預防應用芻議
其預防連服七天之制,合【周易】"七日來復"之天道循環。然須明辨:疫病未發時,可全方施用;若已見發熱咳嗽,當據證調整君臣比例。尤當注意,黃芪補氣昇陽,陰虛火旺者宜減量;板藍根苦寒,中焦虛寒者當佐生薑。

此方之設,非惟治已病,更重在治未病,誠如【醫學心悟】所言:"預攝生機,先安未受邪之地。"然今人用方,當參合現代疫病特點,不可拘泥成法。學者宜深究【溫熱論】【疫疹一得】諸書,方能得此方三昧。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