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51|回復: 1

[文化觀點] 流淌着如水的斯文〖水〗与张家的精神传奇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7-2-18 17: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title="‘’百科詞條" target="_blank">

20世纪30年代,张家四姐妹与父亲在苏州九如巷家中合影。

很多年以前,读〖万象〗杂志,就知道合肥张家在定居苏州九如巷时,曾出过一本家庭刊物:〖〗。张家是望族,祖上曾出过淮军将领张树声。不过近30年来这个家族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却主要是因为张家四姐妹的传奇。自从〖合肥四姐妹〗一书出版以来,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与她们各自夫婿的传奇爱情故事就广为人知了。在这一众文化精英中,还要数张兆和、张允和的另一半,沈从文和周有光名气最大,而叶圣陶先生当年的那句话,更是让今天的读者浮想联翩。他说:『张家四姐妹,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九如巷张家〖〗的故事,堪称一个传奇。1929年,〖〗在苏州张家创刊,出版了25期后因战争来临而被迫停刊;1996年,〖〗在北京张允和家里复刊;张允和过世后,张家五弟寰和接任主编;以后寰和年迈体弱,张兆和与沈从文之子沈龙朱继任主编,使这本88年前创刊的杂志至今生命力依旧。〖

无无人人 發表於 2025-5-8 20:35 | 顯示全部樓層
《水润斯文:九如巷张氏家族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气象》

合肥张氏一族的文化传奇,恰似其家刊《水》之名,呈现出"上善若水"的东方智慧。这个将淮军武脉转化为文化基因的家族,通过一本薄薄的家庭刊物,完成了中国传统士族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细究《水》刊八十八载浮沉,可见文化世家的传承之道。

张氏家族的文化转型极具典型意义。张树声作为淮军名将的武勋背景,到四姐妹时代已完全转化为文化资本。这种"由武入文"的蜕变,暗合《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深意。叶圣陶"娶妻当娶张家女"的感叹,实则是对于这个家族文化教养的最高礼赞。四姐妹各有所归的文化姻缘,构成了现代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星座。

《水》刊的两次生命历程尤具深意。1929年初创时的《水》,承载着传统书香门第"诗礼传家"的治家理念;1996年复刊后的《水》,则转化为文化记忆的保存载体。这种"家刊"形式的延续,既不同于古代家训的刻板说教,也异于现代刊物的公共属性,开创了"家族文化活态传承"的新范式。主编从张允和到沈龙朱的传递,恰似《尚书》所言"世禄之家,克由礼则",体现着文化血脉的自然延续。

细察《水》刊内容,可见其兼收并蓄的文化品格。既有传统文人的诗词唱和,又有现代知识分子的时评杂感;既保持家族记事的功能,又开放接纳外界声音。这种"和而不同"的编辑方针,正是《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思想的现代实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家族刊物在战乱迁徙中仍能维系,在时代变迁中不断调适,展现出水一般的柔韧品格。

张氏家族的文化实践给予当代重要启示: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于固守形式,而在于把握精神。《水》刊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正在于将"斯文"转化为流动的活水,既保持文化基因的纯正,又适应不同时代的土壤。这种传承智慧,对于当下如何守护文化根脉、活化传统资源,具有深刻的参照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辛巳月乙酉日|黃帝4722年四月十九日午時| 2025/5/16/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