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45|回覆: 2

[醫藥臨床] 健脾益氣 軟堅散結治肝癌驗案

[複製連結]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16-11-4 06: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 案】

    姚××,男,69歲,2005年5月20日初診。肝右葉占位術後2個月,結節性肝硬化,刀口下結節,刀口處隱痛。刻診:面色蒼黃,形體消瘦,倦怠乏力,納差,口淡不渴,有時腹脹,大便稀溏,舌質淡紅,苔薄黃,脈沉細小弦。

辨治要點:老年男性,經手術之後正氣已傷。四診合參乃脾胃虛弱,兼有肝膽濕熱之證,治宜健脾益氣,清利濕熱,軟堅散結,擬四君子湯合小柴胡湯化裁:

處方:太子參15克,炒白朮15克,茯苓15克,炒柴胡10克,黃芩10克,清半夏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車15克,藤梨根15克,青蒿15克,鱉甲15克,凌霄花15克,綠萼梅10克,水紅花子10克,桃仁10克,炮山甲10克,莪朮10克,僵蠶10克,雞內金30克,生麥芽30克,炙甘草10克。

方義:方中四君子湯健脾益氣,堅固中焦,小柴胡湯扶助正氣,驅逐肝膽未盡之邪熱疫毒;白花蛇舌草、草河車、藤梨根祛陽分未盡之邪毒,青蒿、鱉甲解陰分未盡之邪毒;凌霄花、綠萼梅、水紅花子、桃仁善化肝之纖維化,炮山甲、莪朮、僵蠶善解肝之堅積;雞內金、生麥芽開胃化積,炙甘草扶中,調和諸藥。14劑,每天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5年6月7日複診:精神好轉,納食漸增,偶有腹脹,大便好轉,每日2解,刀口處仍有疼痛。舌質淡紅,苔薄黃,脈沉細小弦。處方:

太子參15克,炒白朮15克,茯苓15克,橘皮10克,廣木香10克,砂仁10克,枸杞子15克,女貞子15克,莪朮10克,綠萼梅10克,炮山甲10克,炒枳殼10克,水紅花子10克,地龍5克,生麥芽30克,雞內金30克,川厚朴10克,凌霄花15克,藤梨根15克,炙甘草10克。14劑,每天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8年12月3日複診:述2008年8月復發,出現新病灶,介入治療2次,射頻治療後。2008年11月複查,肝S4強化,結節內見碘油充填,大小同前,約2.8×2.1厘米,舌質淡紅,苔薄黃,脈弦細。處方:

太子參15克,炒白朮15克,土茯苓30克,生黃芪15克,杭白芍15克,八月札15克,凌霄花15克,金蕎麥15克,莪朮10克,炮山甲10克,生蒲黃10克,白芷10克,雞內金30克,生麥芽30克,海浮石10克,地龍5克,桃仁6克,鱉甲15克,僵蠶10克,代赭石15克,草河車15克,藤梨根15克。14劑,每天1劑。服法同前。

2009年4月1日複診:3月11日複查,肝左葉實性占位,射頻治療後,較前變化不大,肝硬化多發硬化結節。舌淡紅,苔薄黃,脈弦細。處方:

沙參15克,黃芩10克,清半夏10克,葛根15克,炒柴胡10克,杭白芍15克,茯苓15克,靈磁石30克,水紅花子10克,地龍5克,凌霄花15克,八月札10克,金蕎麥15克,炮山甲10克,鱉甲15克,桃仁5克,螻蛄5克,綠萼梅10克,生蒲黃10克,露蜂房5克,焦楂榔各10克,草河車15克,藤梨根15克,生甘草10克。14劑,每天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分2次服,每日2次。

按:本例患者爲老年男性,辨證爲脾胃虛弱、肝膽濕熱,整個治療過程一直以健脾益氣,清利肝膽濕熱爲基本法則,以四君子湯、小柴胡湯爲基礎方,酌加鱉甲、炮山甲等軟堅散結之品,治療過程雖有復發,但仍守法治療,終收佳效。在用藥方面,孫桂芝喜用水紅花子、桃仁、地龍合鱉甲、炮山甲,其用意在於此數味藥在改善肝纖維化、松解肝硬化方面,卓有功效,而松解肝硬化,則能有效地遏制硬化結節演變爲肝癌,值得效法。

隨緣 發表於 2025-5-26 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健脾益氣、軟堅散結法治療肝癌術後驗案析義】

姚案乃肝癌術後本虛標實之典型,其辨治思路深契【內經】"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之旨,又參合仲景"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訓,現析其要如下:

一、病機層次解析
患者術後呈現"面色蒼黃、納差便溏"等脾陽不振之候,兼見"苔薄黃、脈弦"的肝膽餘毒未清之象,此正合李東垣"脾胃虛則九竅不通"之論。案中尤妙在把握"虛中夾瘀"病機三要:其一,手術金刃損傷脈絡,血瘀留結;其二,肝木乘土,運化失司而生濕濁;其三,久病入絡,毒瘀互結。三者環環相扣,故以四君培土、小柴胡和樞機、蟲蟻搜剔共奏其功。

二、組方遣藥精要
首診方暗含三才結構:君藥四君補脾益氣,遵張元素"養正積自除"之法;臣藥柴胡劑疏泄肝膽,佐以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正合吳又可"客邪貴乎早逐"之誡;使藥以炮甲、莪朮等破血消症,取法葉天士"久病入絡,須用蟲蟻"之論。其中青蒿鱉甲湯之化裁尤見匠心,既清陰分伏熱,又防苦寒傷胃。

三、治法演變樞要
複診見納增便調,即減清解之品,增木香、砂仁等醒脾之藥,暗合【傷寒論】"陰陽自和者必自愈"之機。至三診雖見復發,仍守"扶正祛邪"大法,加生黃芪、杭芍等柔肝益氣,更入代赭石鎮逆,示人"固護胃氣爲第一要義"的臨證準則。全程體現"初病在經在氣,久病入絡入血"的傳變規律。

四、臨證啟示
1. 肝癌術後調治當分三期:初期宜和,中期宜調,末期宜守
2. 軟堅散結需配伍時序:春夏重清解,秋冬主滋補
3. 蟲類藥運用宜遵三則:量輕效宏、間斷給藥、佐以健脾
4. 舌脈爲辨證關鍵:黃苔未盡不可純補,弦脈未解須防傳變

此案診療三載,法度嚴謹而不失靈動,其"補土伏木"的治療策略,深得【金匱要略】"治未病"之真髓。現代醫學所謂腫瘤微環境調控,與中醫"調和氣血"之理頗有異曲同工之妙。然須指出,此類頑疾治療當守"三分治,七分養"之訓,藥物治療需配合情志調攝、飲食禁忌,方能取得持久之效。
孤鴻 發表於 2025-7-26 05:28 | 顯示全部樓層
【肝癌術後扶正祛邪辨治實錄】案析

肝癌術後治療當以"扶正祛邪"爲綱,本案體現了"健脾益氣以固本,軟堅散結以除標"的經典思路。患者術後兩月呈現脾胃氣虛兼肝膽濕熱之候,此乃肝癌術後的典型病機轉變。筆者試從理法方藥四維度剖析此案精要:

一、病機辨析
患者年近古稀,術後元氣已傷,面色蒼黃、納差便溏乃脾失健運之明證;而苔薄黃、脈弦細則提示肝膽濕熱未淨。此屬本虛標實之候,正如【金匱要略】所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故以四君子湯奠中焦之基,輔小柴胡湯疏泄少陽,暗合"治肝實脾"之旨。

二、組方特色
首診方劑暗藏三層結構:
1. 扶正梯隊:四君子湯(太子參易人參更宜虛不受補者)配伍生麥芽、雞內金,取張錫純"資生湯"之意,重在醒脾開胃。
2. 祛邪梯隊:白花蛇舌草、藤梨根清解熱毒,配青蒿鱉甲湯法透陰分伏邪,尤妙在選用草河車(七葉一枝花),此物既清熱解毒,又能消腫止痛,現代研究證實其提取物對肝癌細胞有抑制作用。
3. 化瘀梯隊:炮山甲、莪朮、水紅花子構成"破-化-消"三級活血體系,其中凌霄花與綠萼梅相配,取花類藥輕清之性疏肝絡瘀滯,避免峻藥傷正。

三、次診轉方深意
複診時加入枸杞、女貞子,乃"陽中求陰"之法,緣肝體陰用陽,術後陰血暗耗;增入木香、砂仁流動氣機,防補藥壅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持續使用地龍,此蟲類藥含纖溶酶樣物質,對肝硬化纖維化有特殊功效。

四、遠期調治啟示
三年後復發調方可見三大轉變:
1. 加強扶正:增黃芪、白芍,構建"氣-血-陰"三維補益結構。
2. 強化散結:海浮石配代赭石形成礦物藥對,取"重可去怯"之意。
3. 引入金蕎麥、八月札等抗腫瘤專藥,體現"辨病辨證相結合"的現代思路。

此案完整呈現了肝癌術後"健脾→柔肝→消症"的動態治療軌跡,其用藥法度謹守"衰其大半而止"的原則,化瘀不傷正,補虛不留邪,堪爲臨床典範。唯需注意炮山甲等瀕危藥材今當以穿山龍、皂角刺代之,以合生態保護之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