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28|回復: 2

[成语典故] 肝脑涂地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7 05: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肝脑涂地〗相关人物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

娄敬(生卒年不详),后因刘邦赐姓改名刘敬,西汉初齐国卢人。

〖肝脑涂地〗涵义

涂地:涂抹在地上。形容惨死。也形容竭尽忠诚,任何牺牲都在所不惜。

〖肝脑涂地〗出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肝脑涂地〗辨析

〖肝脑涂地〗读音:gān nǎo tú dì

〖肝脑涂地〗近义词:赴汤蹈火、奋不顾身、出生入死、粉身碎骨

〖肝脑涂地〗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肝脑涂地〗造句

1、王警官可以说是一辈子都在与邪恶势力抗争,甚至肝脑涂地亦在所不惜。

2、这些车祸现场照片所呈现的肝脑涂地画面,真是令人惨不忍睹。

3、为了国家和人民,就是肝脑涂地,我们也在所不惜。

4、恐怖分子的炸弹攻击,不知使多少无辜民众肝脑涂地

5、他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6、只要能使他的病好起来,我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7、将军有何指示?在下愿为傲世帝国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8、翔少您满意就好,我一定会为您的宏图大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9、从今天开始,我的性命交于草帽海贼团的路飞船长!决不拖大家后腿!粉身碎骨,肝脑涂地

10、她没有什么特长,但性格直爽,为朋友可以肝脑涂地,常常帮“女朋友”。

〖肝脑涂地〗成语典故:

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平定中原后,就和群臣商议建都一事。由于群臣们都是华山以东的人士,都说:“周朝建都洛阳,世祚(zuò)传了数百年;秦朝建都咸阳,传位不过二代就亡了,所以应建都洛阳。”汉高祖犹豫不定。

汉高祖五年,刘邦居洛阳,有个叫娄敬的人,请求晋见皇上。娄敬问皇上:“陛下想建都洛阳,难道是想和周朝较量兴隆的盛况吗?”皇上说:“不错。”娄敬说:“陛下获取天下和周朝不同。周武王的祖先积德行善几十年,人们愿意跟随他,没有经过多少杀戮,便取得了天下。陛下从丰沛起事,统兵三千,经历无数战斗而席卷蜀汉地区,平定三秦,又和项羽抗衡决战中原。就拿成皋孤城之争来说,经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让天下无辜百姓肝脑涂地,尸满遍野,哭泣之声不绝于耳。那些受创伤的人还没有复原,你就想和西周较量兴隆盛世,我私下以为陛下不能这样做啊!”

汉高祖终于采纳娄敬的建议,取消了建都洛阳的念头,并赐娄敬为刘姓,故史称之为刘敬。

〖肝脑涂地〗成语接龙:

肝脑涂地→地主之仪→仪表堂堂→堂皇富丽→丽句清词→词穷理絶→絶后光前→前街后巷→巷尾街头→头昏眼暗→暗弱无断→断缣零璧→璧坐玑驰→驰志伊吾→吾谁与归→归正守丘→丘山之功→功高不赏→赏立诛必→必不挠北→北郭先生→生拉活扯→扯篷拉纤→纤毫无犯→犯言直谏→谏尸谤屠→屠所牛羊→羊肠九曲→曲突移薪→薪桂米珠→珠圆玉洁→洁清自矢→矢忠不二→二竖为虐→虐老兽心→心浮气躁→躁人之死→死得其所→所向无敌→敌国外患→患难与共→共贯同条→条三窝四→四冲八达→达士通人→人言啧啧→啧有烦言→言之有理→理所不容→容光焕发→发扬蹈厉→厉兵秣马→马不解鞍→鞍马劳困→困心衡虑→虑周藻密→密约偷期→期期艾艾→艾发衰容→容膝之地→地瘠民贫→贫而无谄→谄上抑下→下坂走丸→丸泥封关→关门落闩→闩门闭户→户枢不朽→朽条腐索→索隐行怪→怪诞不经→经营惨淡→淡泊明志→志在千里→里勾外连→连昏接晨→晨参暮省→省身克己→己溺己饥→饥冻交切

 
彭侵李 發表於 2025-7-22 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肝脑涂地"之文化意蕴与历史流变》

"肝脑涂地"一典,出自太史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其文辞之凝练,意蕴之深广,足为后世垂范。此成语兼具形神二义:其形则状惨烈之死状,其神则彰忠义之极致,实为汉语中"形神相即"之典范。

考其历史语境,当汉高祖定鼎之初,娄敬(后赐姓刘)以布衣谒见,直言建都关中之利。其所言"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者,非徒述战争惨状,实为一种深刻的劝谏艺术。此处"肝脑涂地"四字,既客观描述了楚汉相争时"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惨况,又暗含对新兴政权当以民为本的规劝。司马迁以"互文见义"之笔法,通过军事惨状与政治抉择的对比,凸显出治国者当有"畏民"之心。

此成语在语义流变中,渐由客观描述转向主观表意。东汉以降,经学家注疏多取其"竭诚尽忠"之义,如郑玄注《礼记》即引此典喻臣节。至唐宋时期,"肝脑涂地"已完全发展为褒义成语,李白《行路难》中"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即暗合此典精神。值得注意的是,该成语始终保持着"形—神"双重意蕴,这种"即体即用"的语言特征,正是中国哲学"体用不二"思想在语词层面的体现。

在当代语境中,使用此典尤需把握分寸。其褒义用法当限于重大义利抉择之时,如例3"为国家和人民"、例7"万死不辞"等,皆得古意;而用于日常琐事(如例6、例8),则失之轻佻。至若例2、例4等客观描述惨状者,虽合本义,然在文明社会中当慎用,以免沦为感官刺激。此中分寸,正是语言伦理之要义。

要之,"肝脑涂地"作为活的文化化石,既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忠义精神的崇尚,也凝结着古人"慎战""恤民"的政治智慧。其语义流变过程,恰似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文质彬彬"的语言美学与"敬天爱人"的伦理追求。今人用之,当知其源流,明其义理,方不负先人铸就此语之深心。
龙坊令 發表於 2025-7-25 02: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肝脑涂地"的忠义精神与历史流变》

"肝脑涂地"一词,典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其语义流变实为考察中国传统忠义观念的重要标本。本文拟从训诂、历史、伦理三个维度解析此成语的深层意蕴。

一、训诂考源
许慎《说文解字》释"肝"为"木藏","脑"为"头髓","涂"者"泥也"。原义确指战乱中脏腑涂炭的惨状,如《史记》所载"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的残酷场景。然经娄敬说刘邦建都关中一事,此语渐生转义。娄敬以"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警示定都洛阳之弊,实则将具体伤亡升华为社稷安危的象征。

二、历史语境
汉初定都之议,实关天下格局。群臣主洛阳者,多囿于封建旧制;而娄敬主张"据秦之固",颇具战略眼光。其以"肝脑涂地"为谏,非徒言战祸惨烈,更暗喻新兴王朝当以长治久安为要。刘邦最终"即日驾,西都关中",正是领悟到此语蕴含的治国深意。

三、伦理升华
由具体伤亡到抽象奉献,"肝脑涂地"的语义演变折射出儒家忠义观的深化。《礼记·祭义》云"致身事君",诸葛亮《出师表》言"鞠躬尽瘁",皆与此成语精神相通。值得注意的是,此语褒义用法特重"在所不惜"的主观意志,与单纯描述惨状的原始用法已判然有别。

今人用此成语,当辨明语境。若言"为理想肝脑涂地",是取精忠报国之义;若言"车祸现场肝脑涂地",则属本义用法。一词而兼具体与抽象、惨烈与崇高,正是汉语"言近旨远"特性的生动体现。

要之,"肝脑涂地"的语义流变,实为华夏文明中"舍生取义"精神的语词结晶。明乎此,方能真正领会《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的深刻辩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壬戌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八日申時| 2025/8/21/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