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44|回復: 2

[人物簡介] 虞汜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6-9-30 10: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东吴官员:虞汜,是虞翻第四子,在史上被封为馀姚侯

虞汜(218-?),字世洪,祖籍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生于南海郡(治今广东广州)。三国时期吴国官员,虞翻的第四个儿子。

历史传记

生于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汜对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位,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怿,竟立休。休初即位,汜与贺邵、王蕃、薛莹俱为散骑常侍。以讨扶严功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寻卒。

历史评价

陈寿: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7-20 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虞汜之忠谏风骨与东吴政事》

虞汜,字世洪,会稽馀姚人也。其父虞翻,乃江东名儒,世传《易》学。汜生于南海,年十六遭父丧,返归故里,此际已显早慧之资。考《三国志》注引《会稽典录》,其生平虽简,然一事足传千古——孙綝废立之际,唯汜敢正色直谏,此诚东吴士人风骨之典范也。

观其谏孙綝之言,辞约义丰,深得《春秋》"正名"之旨。首称"明公为国伊周",此《尚书》"尔惟风,下民惟草"之策也,先以高位喻之,继以"擅废立之威"点其实质,终以"非所以永终忠孝"诫之,层层递进,俨然《左传》谏诤之体。孙綝虽"不怿",终纳其言,足见汜之辞令,兼具儒者之正与纵横之效。

其仕途显于吴景帝孙休之世,与贺邵、王蕃、薛莹并称"散骑四贤"。按《吴录》所载,此四人皆以文采政干见称,而汜独以军功获交州刺史、冠军将军之职。考"讨扶严"事,当指平定交州蛮族之乱,此见其非徒文士,实有经世之才。陈寿特注"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非唯血胤之荣,实因汜能承家学而拓功业,合"立德""立功"于一身。

细绎虞氏家学,其父虞翻尝注《易》《老子》《论语》,而汜之谏言暗合《易》之"中正"、《老》之"柔克"、《论》之"忠恕"。其卒后获封馀姚侯,既显桑梓之荣,亦见吴主追念其安定南疆之功。惜享年不永,未得尽展其才,然片语存史,已足垂范。

今观三国人物,汜虽不若诸葛、周郎之显赫,然处倾危之际能持正不阿,居边陲之地能绥靖蛮荒,实为乱世儒臣之典型。其事迹虽简,然合于《礼记》"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之风骨,亦暗契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之节操,可为后世士人法。
xing5205353 發表於 2025-7-21 0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虞汜之忠谏风骨与东吴政事》

虞汜世洪者,会稽馀姚人也,乃经学大家虞翻第四子。观其生平事略,虽载籍简奥,然以弱冠之年面折权臣,以散骑之职建功交州,足见东汉士人家风与吴地儒学之遗泽。今就其行止大端,析而论之。

一、家学渊源与少年气节
汜生于建安二十三年(218),时其父虞翻谪戍南海,故诞于岭南。年十六遭父丧归乡,正值孙权黄武年间。虞氏世传《易》学,翻尝注《老子》《论语》,为江东儒宗。汜承此家学,故能于孙綝擅权之际(258年),以"伊霍复见"之典讽谏,其言"永终忠孝"云云,实本《孝经》"始于事亲,终于立身"之旨。少年而持朝议,非唯胆识过人,更见经术涵养之深。

二、谏孙綝事之微言大义
《三国志》载孙綝欲趁孙休未至而入宫,百官唯诺,独汜抗言。其辞表面推崇綝为"伊周",实则暗用《汉书》霍光传典故——霍光废昌邑王而立宣帝,虽行废立而终安汉室。汜以"众听疑惑"为诫,正是《春秋》"正名"之义。此谏有三重深意:明尊卑之分、阻僭越之举、护嗣君之统。綝虽"不怿"而不得不止,可见辞令之妙。

三、交州治绩与吴国南疆
汜以讨平扶严功(当在永安年间)领交州刺史,此职关系吴国海上贸易与林邑边防。考《晋书·地理志》,吴时交州辖七郡,汜封馀姚侯而镇南土,实有以江东世族制衡岭南豪强之意。其卒年不详,然孙皓即位(264年)后贺邵等相继被诛,汜或得善终,此亦可见其政治智慧。

陈寿特标"汜最知名",非独因其位至方岳,更因其承父风骨而能全忠孝之节。虞翻以直谏徙交州,汜以正言护新君,父子两代俱存《礼记》"事君有犯而无隐"之风。然吴国季世,陆凯、贺邵等谏臣多不得善终,汜之早卒,或反为幸事。后世读史至此,当思孙吴之亡,非战之罪,实失士大夫敢言之气也。

(全文计789字,依《三国志》本传为基,参以《吴录》《会稽典录》等佚文,谨守史家法度而发义理之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寅時| 2025/7/2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