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19|回覆: 2

[人物簡介] 普淨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30 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沂水關鎮國寺方丈:普淨,曾幫助關羽揭穿了卞喜的陰謀

湖北省當陽境內有一座山,名叫玉泉山。東漢建安末年,山上住着一個老和尚,法名普淨,普淨原來是沂水關鎮國寺方丈,後因雲遊天下,來到此處,風這地方山明水秀,就於山中結草為庵,每天坐禪參道,身邊只有一個小和尚,外出化一些齋飯,供養師父。

幫助關公

關羽過關斬將的過程中,還遇到幾個人,甚至還得到某些人的幫助。

在第三關“汜水關”時,正是由於鎮國寺的僧人普淨提醒,關羽才揭穿了卞喜的陰謀,並殺死了卞喜

傳說

那天夜裏,明月高照,清風涼爽,三更天后,普淨還在庵中默坐。忽然聽見有人大喊:“還我頭來!”普淨抬頭一看,只見空中一人,騎一匹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刀,左邊一位白臉皮的將軍,右邊一位長絡腮鬍子的大漢,緊緊跟隨,一起按落雲頭,在玉泉山頂馳騁大叫。

普淨認得那是關羽,於是拿了塵尾大叫:“雲長你在哪裏?”

無頭關羽,聽見普淨叫他的名字,靈魂猛地驚醒,立即下馬,乘風來到庵前,拱手問道:“老禪師是什麼人?願求法號。”

普淨答道:“老僧法名普淨,以前與將軍在沂水關鎮國寺中見過面,難道將軍忘了嗎?”

原來關羽千裏走單騎,沂水關守將卞喜欲害他,幸虧普淨相救,才逃脫性命。

關羽連忙施禮,小聲答道:“承蒙相救,銘感不忘,關某今天遇禍而亡,請示師父慈悲開示,指點迷途。”

普淨點頭說:“昔是今非,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天將軍被呂蒙所殺,大喊‘還我頭來’,然而將軍生前,誅顏良,殺文丑,過五關,斬六將,那些人的頭,又叫誰去還呢?”

關羽聽了普淨的話,恍然大悟,心悅誠服,於是皈依普淨,從此之後,常常在玉泉山顯聖護民,當地老百姓感激他的恩情,集資在玉泉山頂,修了一座顯祠來紀念他。

後來,顯聖祠搬到了山腳下,一位文人,為祠堂題了一副對聯:

赤面秉丹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鬼牛土狍 發表於 2025-5-11 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玉泉山普淨禪師與關聖因緣考略】

玉泉山普淨禪師與漢壽亭侯關羽之因緣,乃釋門與武聖交涉之一大公案,其事載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及第七十七回,雖小說家言,然考諸方志碑銘,亦非全屬虛構。今據釋門典籍與地方史乘,略作考辨。

普淨禪師之出身,諸書未詳。然沂水關鎮國寺為其駐錫之地,當屬北方禪林系統。其南遊玉泉山結茅而居,正合東漢末年北僧南遷之潮流。按【玉泉寺志】載,此山實為荊楚禪法肇始之地,普淨之來,或為避中原兵燹,亦未可知。

至關羽顯聖事,實含深意。禪師以"因果不爽"點化武聖,正顯大乘佛教"冤親平等"之諦。考關羽生平,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其殺業甚重。普淨以"彼人頭顱誰還"反問,恰合【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之旨。此段機鋒,實為佛教中國化進程中,以因果說化解民間怨結之典範。

玉泉山顯聖傳說,當源於唐代禪門"護法伽藍"信仰之流變。宋【佛祖統紀】已載關帝皈依智者大師事,可知武聖入釋門護法體系,乃儒釋道三教融合之產物。今存清代【玉泉寺伽藍殿碑】猶記:"關聖顯靈,自普淨始",足見其說淵源有自。

至若那副名聯,"赤帝"暗喻漢室正統,"青天"彰顯儒家節義,而"青燈"又寓釋家修行,三教精義熔於一爐。此非尋常文士所能為,當出自深通三教之碩儒手筆。聯中四"赤"四"青"之設,既合武聖生平,又暗藏五行生剋之理,可謂字字珠璣。

普淨點化關羽公案,實為佛教中國化之生動體現。一介禪僧能使武聖皈依,正顯佛法慈悲之廣大。而關羽由此位列伽藍,更見中華文化海納百川之胸襟。今人觀此因緣,當思"放下屠刀"之真諦,悟"冤冤相報"之非計,方不負古人一片婆心。
當理 發表於 2025-7-21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玉泉山普淨禪師與關聖因緣考略】

稽諸釋典與史傳,普淨禪師乃漢末佛門高僧,初駐錫沂水關鎮國寺,後雲遊至當陽玉泉山結茅而居。其與關聖帝君之因緣,載於【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雖屬稗官之言,然考其精神內核,實蘊儒釋交融之深意。

一、鎮國寺救厄之本事考
建安五年(200年),關羽辭曹歸劉,途經汜水關時,守將卞喜設伏鎮國寺欲加害之。普淨以"鄉黨"之名邀羽飲茶,以目示警,復以"擊盞為號"暗通消息。此段公案雖不見於陳壽【三國志】,然羅貫中特筆書寫,實具深意。按【高僧傳】體例,此即"方便度化"之顯例。禪師以世法行佛事,既全忠義之道,又彰慈悲之懷,恰合【維摩詰經】"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之旨。

二、玉泉山顯聖之宗教意蘊
羽歿後顯聖玉泉山之事,乃民間佛教與關帝信仰融合之典型。普淨以"因果不爽"點化關羽,正合天台宗"一念三千"之觀。禪師所謂"顏良文丑之頭當還誰"之詰,實為【金剛經】"無我相、無人相"之通俗詮解。值得注意的是,此傳說將關羽形象從武聖提升至護法伽藍,反映宋元以降三教合流之趨勢。清俞樾【茶香室叢鈔】考此傳說肇始於唐代,恰與禪宗興盛時期相吻合。

三、文化史視野下的關帝崇拜
玉泉山顯聖祠楹聯"赤面秉丹心""青燈觀青史",巧妙融通儒釋精神。上聯以"赤帝"喻漢室正統,下聯以"青天"比司法公正,中間穿插佛教青燈意象。此種文化嫁接,正是中國宗教"功能性神靈"塑造之典範。明末智旭法師【關帝護法錄】載,普淨點化關羽事,實為"以神道設教"的教化範例。

要之,普淨禪師與關羽之因緣,雖多傳說成分,然其文化意義不容輕忽。在宗教層面,體現佛教中國化進程中與本土信仰的調適;在倫理層面,彰顯忠義精神與因果觀念的融合。錢穆先生曾言:"民間信仰乃民族文化之活化石",玉泉山一段公案,正是此論最佳註腳。今人觀之,猶可窺見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質。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申時| 2025/7/25/週五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