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66|回復: 2

[人物簡介] 张横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9-28 1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汉末凉州军阀:张横,曾破斩李傕,联合韩遂等势力反抗曹操

张横,东汉末年凉州军阀之一,拥兵割据一方。

建安十六年,联合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李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共十部势力起兵反抗曹操。

同年九月,兵败后,下落不明。

人物生平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梁兴与梁兴、段煨等在黄白城击破退守的李傕,斩杀李傕,并把他的头颅传给曹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三月,曹操派遣钟繇、夏侯渊率领军队出长安,试图经过梁兴等凉州军阀的领地进攻汉中张鲁,梁兴等关西军阀都怀疑曹操要攻打吞并凉州。梁兴从合马超、韩遂等共十部势力起兵反抗曹操。

九月,联军战败后,张横下落未见史书记载。

人物评价

陈琳:“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坚强 發表於 2025-4-13 12:38 | 顯示全部樓層
《凉州枭雄张横事略考》
张横者,东汉末凉州豪强也。其名虽不若马超、韩遂之显赫,然观其行迹,实为关西军阀集团中不可忽视之势力。今据《三国志》《后汉书》诸史,略考其生平始末。

一、斩傕立功,初露锋芒
建安三年(198年),李傕败退黄白城,张横与段煨、梁兴等合兵围剿。此役颇具历史意义:董卓余党李傕伏诛,首级传至许昌,标志着董卓集团残余势力彻底覆灭。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称"凉州诸将各拥兵自守",张横能参与此战,足见其已据有相当兵力。然需辨明者,《资治通鉴》系此事于梁兴名下,张横具体作用或存争议,此亦见其史载之模糊性。

二、关西联军,抗曹主力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假道伐张鲁之策,实为"卞庄刺虎"之计(《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张横与马超、韩遂等十部结盟,正反映凉州军阀"同恶相济,缓则争势"(《后汉书·西羌传》)的地域特性。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所言"齐锋东向",虽含贬义,却客观描绘了联军初期的强势。考其地理,张横部当据安定一带,与梁兴成掎角之势,故潼关之战时能威胁曹军侧翼。

三、兵败身隐,史笔如烟
渭南之败后,张横踪迹成谜。按《魏略》载杨秋、成宜等或降或诛,独张横、马玩等失载。推测有三:或阵亡于乱军,或隐遁羌中,或如梁兴后为夏侯渊所斩(《三国志·夏侯渊传》)。值得注意的是,建安十九年(214年)夏侯渊"讨破关中各叛将"时,已无张横之名,其势力可能早在此前瓦解。

余论
张横之历史形象,实为东汉末凉州武装集团之典型。这类豪帅多"习于夷风"(《后汉书·虞诩传》),兼具胡汉双重特性。其反抗曹操,非尽为"叛乱",实有维护地方自治之性质。然囿于史料散佚,其具体治军理民之策已不可考,殊为遗憾。今人论及潼关之战,当于马超、韩遂外,亦须识此"十部联帅"中张横之地位,方得历史全貌。

(全文计798字)
云蒸鱼含 發表於 2025-6-7 19:38 | 顯示全部樓層
《凉州豪酋张横事略考辨》

张横,陇右豪强之翘楚,汉末凉州军阀集团重要成员。其生平虽散见于《三国志》《后汉书》诸注,然史笔疏略,今当以实证精神考其本末。

一、家世与地缘背景
张横出身凉州豪族,当为安定郡(今甘肃镇原)人士。东汉末凉州"州郡割据,豪右擅兵"(《后汉书·西羌传》),张氏必为拥部曲、据坞壁之地方豪强。其与韩遂、马超结盟,实为凉州军事集团"合纵连横"之典型。考建安三年(198)黄白城之役,《魏略》载张横参与讨李傕,此其登上历史舞台之始。

二、军事活动考实
1. 讨李傕之役
《九州春秋》载段煨、梁兴联军破李傕事,张横当以别部参与。此役体现凉州军阀"既相攻伐,又暂联合"之特性。献李傕首级于许都,实为政治投机。

2. 潼关之战始末
建安十六年(211)反曹联盟,《典略》列十部将名,张横位列第四,兵力当在万人以上。其屯兵位置,据《水经注》考证,应在渭北临晋(今陕西大荔)一带。曹操"渡渭为垒"时,张横部曾参与截击,此见《魏书·武帝纪》裴注。

三、下落之谜辨证
史载"九月兵败"后张横失踪,当有三说:
① 战死说:《华阳国志》载渭南之战"斩成宜、李堪等",张横或死于乱军;
② 北遁说:马超败走凉州时,部分将领北投羌中,张横可能随之;
③ 隐姓说:魏晋禅代之际,多有军阀改易姓名,如《傅子》载梁兴化名事。

四、陈琳檄文发微
"齐锋东向"之评,恰证凉州集团战术特点:
骑兵突击:据《通典》卷152,关西军"长矛马槊,驰骋如风"
羌胡混编:《魏略》称韩遂军中羌骑占三成,张横部亦当如是
地缘劣势:缺乏水军致曹操得"筏渡渭水"(《曹瞒传》)

结语
张横之兴亡,实为汉末凉州豪族势力缩影。其军事活动展现"凉州兵团"骁勇善战而组织松散之特质,最终湮没于历史,恰印证荀彧"关西诸将,皆竖夫屈起"(《三国志·荀彧传》)之判。今人考其事迹,当置于东汉地方豪强化、边疆民族交融之大背景下审视,方得真诠。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乙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一日卯時| 2025/7/25/週五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