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60|回复: 2

[人物简介] 凌操

[复制链接]
文强 发表于 2016-9-27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将领:凌操,是凌统父亲,为人侠义,曾随孙策征伐江东

凌操(?—203)东汉末年将领,吴郡余杭(今浙江余杭)人,凌统之父。早年跟随孙策转战江东。孙权统军后,凌操随其征伐黄祖,被甘宁射杀。《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人物生平

凌操,吴郡余杭人。为人侠义有胆气,孙策锋起淮南时,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后守永平长,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敛手,迁为破贼校尉。孙权统军后,凌操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而死[1] (《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历史评价

陈寿:“父操,轻侠有胆气,孙策初兴,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

历史年表

凌操,吴郡余杭人。为人侠义有胆气,孙策锋起淮南时,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后守永平长,平治山越,使奸猾之徒敛手,迁为破贼校尉。

《公元203年》东汉献帝建安八年

孙权统军后,凌操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中流矢而死。(《吴书》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

大好四四 发表于 2025-4-8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凌操之死与孙吴早期军事格局的演变》

凌操之殁,非独一将之陨落,实乃孙氏政权由创业期向守成期转折之缩影。考《吴书》所载"甘宁以善射,将兵在后,射杀校尉凌操"一事,当置于建安八年(203年)孙权初统军事之特殊背景下审视。其时孙氏集团正经历由孙策时代的开拓型军事体制向孙权时代的整合型政权过渡,凌操作为孙策旧部"常冠军履锋"的典型将领,其阵亡过程颇具深意。

细究凌操生平,其军事特质有三:其一为"轻侠有胆气"的江淮豪强本色,此乃孙策创业时期核心武装的普遍特征;其二具"先登陷阵"的战术风格,陈寿特笔记载"每从征伐,常冠军履锋",恰与孙策"小霸王"的作战方式相呼应;其三兼有"平治山越"的镇抚之才,任永平长时能使"奸猾敛手",反映孙氏对江东本土势力的整合需求。此三者共同构成孙吴第一代将领的完整画像。

建安八年江夏之役,凌操"轻舟独进"而殁于甘宁箭下,表面观之乃战术冒进所致,实则暗含更深层次矛盾。此时甘宁新附孙权,其射杀凌操虽属敌对阵营的正常交战行为,却折射出孙氏政权面临的转型困境:一方面需要消化刘表旧部等新附势力,另一方面又需妥善安置孙策时代的元从将领。凌操之死客观上加速了孙权对军队体系的改造,为后来周瑜、鲁肃等新生代将领的崛起腾出空间。

凌统日后成为东吴名将,其父仇与国事的处理尤显孙权御下之道。《江表传》载孙权刻意阻挠凌统复仇,却对甘宁、凌统皆予重用,此般政治智慧,恰始于对凌操阵亡事件的妥善处置。故凌操之死非徒悲壮,更为观察孙吴政权军事传承与人才代谢的重要节点。

要之,凌操作为孙吴军事集团代际更替中的标志性人物,其生平际遇折射出江淮豪强武装向江东世族政权演变的历史轨迹。后世论吴将多聚焦周瑜、陆逊等名帅,然凌操这般"冠军履锋"的先锋将领,实为孙氏立国不可或缺之基石。其殁后二十余年,凌统随吕蒙取荆州、战石阳,父子两代俱为吴臣,恰成孙氏政权由创业到鼎盛的最佳注脚。
闫吟 发表于 2025-7-16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凌操之忠勇及其在孙吴基业中的历史定位》

凌操,字史阙,吴郡余杭人,东汉末季之骁将,孙氏开基之元勋。其生平虽短,然以"轻侠有胆气"(陈寿语)著称于世,实为考察孙吴军事集团早期发展之重要个案。

一、从龙之功:孙策时期的先锋履锋
凌操之崛起,正值孙策"锋起淮南"之际。考其军事履历,每战必"常冠军履锋",此非徒勇力之谓,实含兵法"先声夺人"之要义。《吴书》载其"登先冠于军中",恰合《孙子兵法》"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先锋战术。其守永平长时,"平治山越,奸猾敛手",更见其兼具治军理政之才。此时凌操已由斗将蜕变为可独当一面的"破贼校尉",此乃孙氏"以战养战"用人策略之典型。

二、殉国之烈:征黄祖战役的军事意义
建安八年(203年)江夏之役,实为孙权继位后首次大规模对外用兵。凌操"轻舟独进"而殁于甘宁之箭,此役细节颇可玩味。其一,夏口地形狭窄,《水经注》称其"江浦峻狭",凌操选择轻舟突进,正是发挥吴越水战传统;其二,甘宁时为黄祖部将,其"善射"之技载于史册,凌操之死实因遇特殊战术单位所致,非战之罪也。此役虽折大将,却为日后孙权三次征黄祖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历史定位:早期孙吴军事集团的缩影
凌操其人,可谓孙氏"淮泗集团"与"吴会豪强"融合之缩影。陈寿特笔"孙策初兴,每从征伐",暗示其元从身份。其子凌统后为东吴名将,更证明凌氏已由地方豪强转化为世袭军事贵族。值得注意的是,《吴书》详载其死因,而陈寿《三国志》反略之,此中微意,或因晋室立国后对孙吴史料之取舍使然。

凌操一生虽止于建安八年,然其"侠义胆气"实开东吴武风之先。后世论孙吴之兴,多聚焦周瑜、陆逊等帅才,然如凌操这般冲锋陷阵之骁将,正是孙氏基业不可或缺之基石。其军事实践,既体现了东汉末年地方武力豪强化之趋势,亦折射出孙吴政权"以武立国"的早期特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四日巳時|(立秋) 2025/8/7/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