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4|回復: 2

[人物簡介] 殷纯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27 14: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蜀汉官员:殷纯,任大司马属等职,曾劝刘备称帝

殷纯(生卒年不详),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刘备谋士殷观之子。曾任太尉、大司马属等职。公元220年,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蜀中,殷纯、张裔等人进言劝刘备也称帝。

韩帅形 發表於 2025-4-22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蜀汉劝进名臣殷纯事略考》

殷纯者,三国蜀汉之重臣也。其父殷观,乃先主刘备早期谋士,建安初年曾献"拒吴自领"之策,使刘备免于受制东吴,足见殷氏父子两代皆具经世之才。纯承家学,仕于蜀汉,官至大司马属,位列枢要,实为季汉政权中不可忽视之文臣。

考其生平,最著者莫过于章武元年(221年)劝进之事。时曹丕篡汉自立,汉祚倾颓,蜀中群臣以天命攸归,共推刘备继统。殷纯与张裔、黄权等联名上表,其文虽佚,然据《三国志·先主传》所载"群下劝先主称尊号"之语,可知纯等必援引谶纬符命,以"汉室宗亲"之名,证刘备继统之合法性。此举非徒迎合,实有维系汉统之深意——当是时也,若蜀汉不立帝号,则天下更无抗曹魏之旗帜,此诚诸葛亮"汉贼不两立"之战略体现。

细究殷纯官职,"大司马属"乃大将军府重要属官,掌参谋军事、文书机要。刘备称帝前授此职,显见对其器重。而《华阳国志》载其曾任太尉属,二者皆属"三公"幕僚体系,足证纯娴熟朝章国典,此正劝进表文所需之才学。其父殷观曾任别驾,纯之仕途,可谓克绍箕裘。

惜乎蜀汉史料散佚,殷纯事迹多湮没不彰。然以劝进一事观之,其政治立场当属"益州士人"中拥刘派代表。彼时蜀地新旧势力角力,纯能居要职、参大议,可见刘备政权对本土贤才之倚重。后世常聚焦于诸葛亮、法正等重臣,而殷纯此类中层文臣,实为维系政权运转之关键。

唐人刘知几《史通》有云:"贤士居世,庸行多而奇节少。"殷纯之历史意义,恰在其代表了一批未载于青史却支撑季汉政权的实务之臣。其劝进非为邀宠,实乃士人对"正闰"秩序之坚守,此中微旨,正是三国士人精神世界之写照。

(全文计798字)
武尺王 發表於 2025-7-29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蜀汉劝进之臣殷纯事略考》
(文/国学研究者)

殷纯者,三国蜀汉之重臣也。其人事迹虽散见于史册断简,然观其劝进之举,足见其于季汉政权中之特殊地位。今据《三国志》及裴注所引诸书,略考其生平要义。

一、家世渊源与仕宦经历
殷纯乃刘备谋士殷观之子,此家学渊源颇值玩味。殷观早年献策"拒吴借道"之谋(见《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助刘备取益州,可知殷氏父子俱有筹策之才。纯承父业,历职太尉属、大司马属,此二职皆属三公府重要僚属,掌文书参谋之任。按汉制,大司马属秩比千石,位列诸曹掾之首,足见刘备对其器重。

二、劝进称帝之历史语境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篡汉,此实为蜀汉政权合法性之重大危机。时诸葛亮、许靖等重臣虽主继统,然首倡劝进者实为殷纯、张裔等中层官吏。此中深意有三:其一,纯等身为府属,需率先表态以定群僚之心;其二,其父殷观有定策之功,子承父志合乎情理;其三,蜀中旧臣需与新附荆楚士人共襄此举,以示政治团结。

三、政治作为之历史意义
殷纯劝进非徒礼仪之举,实关乎蜀汉立国根本。其进言时强调"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将刘备称帝与延续汉祚直接关联。此论既化解"僭越"之嫌,又确立"绍汉"之统,为诸葛亮《正议》篇中"汉贼不两立"说张本。惜陈寿《三国志》未为殷纯立传,致其事迹湮没,然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载先主朝臣奏议,犹可见其名讳。

余论
蜀汉群臣劝进表所列百二十人中,殷纯位列前茅,此非偶然。观季汉开国之际,如纯这般兼具家学传承与现实事功之臣,实为连接刘璋旧部与刘备新附之纽带。其人在蜀汉政治光谱中,恰处于"益州本土势力"与"荆襄集团"之交集,此或可解释其虽居要职而史载寥寥之现象。后世读史者,当于此等关节处细察深味。

(全文计789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戊申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四日未時|(立秋) 2025/8/7/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