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25|回覆: 1

[成語典故] 一飯千金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9-22 09: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一飯千金】相關人物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前196年),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

【一飯千金】涵義

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一飯千金】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信釣於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一飯千金】辨析

【一飯千金】讀音:yī fàn qiān jīn

【一飯千金】近義詞:一飯之恩

【一飯千金】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一飯千金】造句

1、一漿十餅,一飯千金是美談;飲水知源恩風長扇傳為佳話。

2、“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一飯千金”之所以流傳千古就是因為感恩的美德。

3、“啜菽飲水”“銜環結草”“投桃報李”“一飯千金”等典故和成語,都在詮釋着中華民族感恩文化的深刻內涵。

4、日後韓信通達,竟以一飯千金之重資回報那老婆婆,留下來了一番千古佳話。

5、某某富豪一飯千金的傳聞也開始在坊間流傳。

6、陛下只聽到好的成語,聽沒聽到過一飯千金胯下之辱?

7、但願我今日此舉,能夠為天下楷模,讓更多的人明白知恩圖報一飯千金的道理!

8、受恩圖報,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韓信一飯千金的故事,可以說是一段佳話。

【一飯千金】成語典故:

幫助漢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將韓信,在未得志時,境況很是困苦。那時候,他時常往城下釣魚,希望碰着好運氣,便可以解決生活。但是,這究竟不是可靠的辦法,因此,時常要餓着肚子。

幸而在他時常釣魚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絲棉絮或舊衣布的老婆婆)在河邊作工的,其中有一個漂母,很同情韓信的遭遇,便不斷的救濟他,給他飯吃。韓信在艱難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勞刻苦僅能以雙手勉強餬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對她說,將來必定要重重的報答她。那漂母聽了韓信的話,很是不高興,表示並不希望韓信將來報答她的。後來,韓信替漢王立了不少功勞,被封為齊王,他想起從前曾受過漂母的恩惠,便命從人送酒菜給她吃,更送給她黃金一千兩來答謝她。

【一飯千金】成語接龍:

一飯千金→金榜掛名→名利雙收→收鑼罷鼓→鼓唇咋舌→舌劍唇槍→槍煙炮雨→雨約雲期→期頤之壽→壽終正寢→寢苫枕干→干城之將→將功折過→過化存神→神會心融→融會通浹→浹髓淪肌→肌劈理解→解甲休士→士飽馬騰→騰蛟起鳳→鳳髓龍肝→肝腸寸斷→斷頭將軍→軍臨城下→下裏巴人→人才輩出→出乖弄醜→醜類惡物→物歸原主→主一無適→適性任情→情深潭水→水泄不漏→漏泄春光→光明磊落→落紙雲煙→煙飛星散→散帶衡門→門不停賓→賓入如歸→歸全反真→真偽莫辨→辨若懸河→河出伏流→流離播越→越古超今→今生今世→世風日下→下車作威→威望素著→著書立說→說千說萬→萬象更新→新愁舊恨→恨如頭醋→醋海翻波→波路壯闊→闊論高談→談論風生→生榮沒哀→哀鴻遍地→地崩山摧→摧朽拉枯→枯枝敗葉→葉瘦花殘→殘山剩水→水火無交→交相輝映→映雪囊螢→螢燈雪屋→屋下作屋→屋烏推愛→愛人好士→士死知己→己飢己溺→溺心滅質→質傴影曲→曲學阿世→世道人心

【一飯千金】歷史典故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不能忘恩負義。

 
覃侄客岫冊 發表於 2025-4-14 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一飯千金"的報恩倫理及其現代啟示】

"一飯千金"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微時受漂母飯食之恩,顯達後以千金相報之事。此典故歷經兩千餘年傳誦不衰,其深層價值在於構建了中國傳統倫理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道德範式。考其本義,實為三重倫理境界的集中體現:

其一,彰顯"受施慎勿忘"的處世準則。【禮記·曲禮】云:"太上貴德,其次務施報。"漂母施飯時未存圖報之心,恰合"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的上德境界。而韓信"一飯之德必償"的踐行,則體現了"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中道倫理。司馬遷特書"賜千金"而非"贈千金",一字之別,正見古人"施報有度"的禮制精神。

其二,蘊含"貧賤不移"的人格修養。韓信"釣於城下"時的困頓,與後來"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輝煌形成強烈反差。漂母之飯非僅果腹之物,實為對士人尊嚴的守護。明代思想家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論及此典,特別強調"患難中受人之恩,尤當終身不忘",正是對這種精神共鳴的深刻詮釋。

其三,確立"以德報德"的社會契約。漢代【說苑】有言:"夫施德者貴不德,受施者尚必報。"韓信以諸侯之尊追報庶民老嫗,打破了封建等級界限,構建起跨越階層的道德契約。這種"義利之辨"的實踐,較之【論語】"以直報怨"之說更顯儒家倫理的溫情面向。

今人用此典,常見三種誤區:或流於功利化的報償計算,或陷於形式化的感恩表演,更有甚者異化為道德綁架之具。實則當效法漂母"豈望報乎"的純粹與韓信"追思前恩"的誠摯。在當代社會關係中,"一飯千金"精神應轉化為對善意傳遞的自覺,而非物質衡量的標準。觀現代社會"愛心鏈條"的延續,恰是這一古典智慧的最新註腳。
fxqk001 發表於 2025-6-13 05:0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一飯千金"的倫理價值與當代啟示】

"一飯千金"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微時受漂母飯食之恩,顯達後以千金相報之事。此典故歷經兩千餘年傳誦不衰,其深層價值值得深入探討。

一、報恩倫理的三重維度
1. 物質維度:從"一飯"到"千金"的量化對比,形成強烈的道德張力。【禮記·表記】云"報者,天下之利也",韓信之舉完美詮釋了傳統報恩觀中"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量化標準。
2. 精神維度:漂母"不望報"與韓信"必報"形成道德對話,體現施恩者"仁"與受恩者"義"的精神契合。這種雙向倫理關係,正是【孟子】"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的具體實踐。
3. 時間維度:恩惠施受與回報跨越貧富兩個人生階段,驗證了【易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倫理時效性。

二、典故的現代性轉化
1. 社會資本視角:漂母的飯食實為對潛在人才的"道德投資",韓信回報則完成社會資本的良性循環。這種模式對當代慈善事業具有啟示意義。
2. 心理契約理論:雖無書面約定,但恩惠在雙方心中形成隱性契約,這種非正式契約恰是傳統社會的重要維繫力量。
3. 符號學解讀:"飯"與"金"構成符號轉換,物質饋贈升華為精神象徵,與現代社會"情感勞動"概念有相通之處。

三、當代價值重估
在契約精神盛行的今天,"一飯千金"的深層意義在於:
1. 矯正功利主義:提醒人們在精確計算之外保留道德溫度
2. 重建人際信任:示範了超越法律約束的道德自覺
3. 培育感恩文化:為浮躁社會提供精神錨點

結語:
此典故不僅是歷史佳話,更是中華倫理的活態標本。在物質豐裕的當下,我們更需謹記【菜根譚】"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的訓誡,讓"一飯千金"的精神內核在現代社會繼續綻放光芒。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