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53|回復: 1

[成语典故] 冻浦鱼惊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8-28 1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冻浦鱼惊〗相关人物

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字休徵。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书圣王羲之的族曾祖父。

〖冻浦鱼惊〗涵义

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后为孝亲之典。

〖冻浦鱼惊〗出处

〖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冻浦鱼惊〗辨析

〖冻浦鱼惊〗读音:dòng pǔ yú jīng

〖冻浦鱼惊〗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冻浦鱼惊〗成语典故: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等等。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是个至孝之人。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待他不慈,数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不好,于是失去了父爱。他每天被责命清扫牛房。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地事奉他们,毫无怨色。

有一次,继母重病,要以鲤鱼做药。当时天寒冰冻,王祥不顾严寒,来到河中,解开衣服,卧冰求鲤。这时,冰忽然自动裂开,一双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持鱼而归。一片孝心,如愿得偿。

乡人惊叹,以为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上天所致。

〖冻浦鱼惊〗成语接龙:

冻浦鱼惊→惊愕失色→色授魂与→与众不同→同日而论→论千论万→万户千门→门阶户席→席卷天下→下马看花→花明柳暗→暗箭难防→防不胜防→防微杜衅→衅稔恶盈→盈科后进→进旅退旅→旅进旅退→退如山移→移国动众→众啄同音→音信杳无→无故呻吟→吟风弄月→月圆花好→好色之徒→徒有其名→名卿钜公→公忠体国→国将不国→国仇家恨→恨相知晚→晚生后学→学识渊博→博闻多识→识变从宜→宜喜宜嗔→嗔目切齿→齿牙余论→论黄数黑→黑天白日→日月无光→光彩溢目→目酣神醉→醉吐相茵→茵席之臣→臣心如水→水到鱼行→行己有耻→耻居王后→后起之秀→秀出班行→行不逾方→方寸不乱→乱七八糟→糟糠之妻→妻离子散→散阵投巢→巢林一枝→枝叶扶苏→苏海韩潮→潮鸣电掣→掣襟露肘→肘胁之患→患至呼天→天下一家→家无二主→主少国疑→疑行无成→成一家言→言行相悖→悖言乱辞→辞巧理拙→拙贝罗香→香火不绝→绝妙好词→词约指明→明若观火→火伞高张→张袂成阴

贺券 發表於 2025-6-27 11:56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冻浦鱼惊"的孝道意蕴与礼教张力》

"冻浦鱼惊"典出《晋书·王祥传》,其事虽简,其义至深。此典以"冰裂鲤跃"的意象,构建了中国孝文化中"精诚格天"的经典范式。王祥解衣卧冰的极端行为,实为汉晋之际孝道伦理宗教化的典型表征。考《孝经》云"孝悌之至,通于神明",王祥事正暗合此理。

细绎此典,可见三重文化密码:其一,将自然现象道德化,冰解鱼跃被诠释为"天应至孝"的神迹;其二,构建"苦行—感应"的孝道实践模式,这与《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孟宗哭竹"等故事同构;其三,通过身体受难的仪式性表演,完成对孝子身份的确认。值得注意的是,《晋书》记载王祥"衣不解带"侍疾在前,卧冰求鲤在后,这种叙事序列暗示着"孝"已从日常伦理升华为超越性信仰。

然此典在当代语境中呈现微妙张力。从训诂学角度,"冻浦"之"浦"当训为"水涯",与《诗经·常武》"率彼淮浦"同义;"鱼惊"之"惊"非谓恐惧,乃《周易·震卦》"震惊百里"之惊,指异象显现。这种语言编码本身即承载着天人感应的宇宙观。但现代视角下,需要辨析的是:孝道的本质究竟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还是追求感应的表演?王祥面对继母不慈仍恪尽孝道,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是否符合现代伦理?此实为传统孝道现代转型的核心议题。

至若该典的文学影响,可溯及王羲之《孝经论》与后世"孝感"类诗文。在成语体系中,"冻浦鱼惊"与"哭竹生笋""扇枕温衾"构成孝道意象群,共同塑造了中国人的伦理记忆。其接龙游戏中的"惊愕失色""色授魂与"等衍生,恰折射出该典故的情感辐射力。

要之,"冻浦鱼惊"作为文化符号,既浓缩着"孝感天地"的传统价值观,也包含着礼教与人性的深刻矛盾。今日重释此典,当取其敬亲诚意之核,去其极端化表演之弊,使孝道回归"仁之本也"的本来面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九日巳時| 2025/7/3/週四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