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23|回復: 2

[成语典故] 长林丰草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8-28 11: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长林丰草〗相关人物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262年),字叔夜。三国曹魏时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长林丰草〗涵义

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长林丰草〗出处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长林丰草〗辨析

〖长林丰草〗读音:cháng lín fēng cǎo

〖长林丰草〗近义词:草长莺飞

〖长林丰草〗反义词:童山濯濯、牛山濯濯

〖长林丰草〗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长林丰草〗造句

1、他不求闻达,只想遁迹于长林丰草之间。

2、该地地势较高,在清代以前,曾是一片长林丰草、人烟稀少的荒山群。

3、徒步2小时抵达要塞峰顶,长林丰草掩盖不住被苏军炸毁的日军作战工事,战争阵亡者的白骨依然可见。

4、我们今天能够在长林丰草间,不经意地触动历史的一段段插曲,山无言水无语而心有所感有所得。

5、环境像是一座植物园,长林丰草、树青花香。

6、山峰上,有着一块十来丈方圆的空地,在长林丰草、绿树成荫的深林中,极其少见。

7、见两旁尽是长林丰草,远远有鼓角之声,旌旗之影。

〖长林丰草〗成语典故:

嵇康是魏晋人,一心向往田园生活。嵇康很有君子气概,他的朋友王戎说:“我和嵇康相处二十多年了,从来没见过有什么事能使他高兴或者生气的。”

嵇康家道清贫,常常靠打铁来补贴家用,有一次权贵钟会来拜访他,嵇康在树下挥锤如故,钟会等了很久只得离去。

朋友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出来做官,稽康写了篇绝交信,来表示自己的心志。他说“就像那麋鹿,从没有被驯服过,如果让它出来见人,时间长了它就会显露出桀骜的本性来,挣脱缰绳,到处狂奔,干出赴汤蹈火的事来。虽然它身上披着金镳玉辔,享受着美味佳肴,可是却常常思念那长林丰草。”

〖长林丰草文言文〗: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加少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又读〖庄〗〖老〗,重增其放,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愈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长林丰草白话文〗:

每当我读尚子平和台孝威传的时候,对他们十分赞叹和钦慕,经常想到他们这种高尚的情操。再加上我年轻时就失去了父亲,身体也比较瘦弱,母亲和哥哥对我很娇宠,不去读那些修身致仕的经书。我的性情又比较懒惰散漫,筋骨迟钝,肌肉松弛,头发和脸经常一月或半月不洗,如不感到特别发闷发痒,我是不愿意洗的。小便常常忍到使膀胱发胀得几乎要转动,才起身去便。又因为放纵过久,性情变得孤傲散漫,行为简慢,与礼法相违背,懒散与傲慢却相辅相成,而这些都受到朋辈的宽容,从不加以责备。又读了〖庄子〗和〖老子〗之后,我的行为更加放任。因此,追求仕进荣华的热情日益减弱,而放任率真的本性则日益加强。这像麋鹿一样,如果从小就捕捉来加以驯服养育,那就会服从主人的管教约束;如果长大以后再加以束缚,那就一定会疯狂地乱蹦乱跳,企图挣脱羁绊它的绳索,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顾;虽然给它带上金的笼头,喂它最精美的饲料,但它还是强烈思念着生活惯了的茂密树林和丰美的百草。

〖长林丰草〗成语接龙:

长林丰草→草腹菜肠→肠肥脑满→满盘皆输→输肝写胆→胆战心惊→惊慌无措→措手不及→及溺呼船→船坚炮利→利灾乐祸→祸不单行→行不履危→危如累卵→卵覆鸟飞→飞声腾实→实获我心→心长力短→短中取长→长街短巷→巷尾街头→头稍自领→领异标新→新益求新→新婚燕尔→尔雅温文→文章魁首→首尾两端→端人正士→士饱马腾→腾焰飞芒→芒屩布衣→衣敝履空→空谷足音→音问两绝→绝代佳人→人琴两亡→亡秦三户→户曹参军→军令如山→山长水远→远交近攻→攻苦食俭→俭以养德→德胜头回→回文织锦→锦瑟年华→华屋山丘→丘山之功→功成名就→就事论事→事过景迁→迁客骚人→人微言轻→轻财好义→义正辞约→约法三章→章决句断→断齑块粥→粥粥无能→能言快说→说白道绿→绿叶成阴→阴魂不散→散带衡门→门到户说→说短道长→长夜之饮→饮水思源→源清流清→清天白日→日久月深→深仇宿怨→怨女旷夫→夫妻反目→目怔口呆→呆头呆脑→脑满肠肥→肥遯鸣高→高歌猛进

胡吞 發表於 2025-7-9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长林丰草考释与魏晋隐逸精神探微》

"长林丰草"作为中国隐逸文化的重要意象,首见于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四字非仅状自然之景,实为魏晋士人精神世界的具象化表达。考其源流,当溯至《庄子·秋水》"麋鹿食荐,翘足而陆"的生态意象,经嵇康淬炼,遂成表征自由人格的经典符号。

稽诸文献,此语出现的语境极具张力。嵇康以"饰以金镳,飨以嘉肴"与"长林丰草"对举,实乃建构了庙堂与山林的价值对立。值得注意的是,《绝交书》中"逾思"二字尤见深意——这种精神向往并非被动逃避,而是经过理性抉择的主动回归。正如钱穆先生所言:"魏晋士人之隐,非隐其身,实隐其心。"

从语义演变观之,"长林丰草"较之《诗经》"呦呦鹿鸣"的原始意象,已注入新的哲学内涵。王弼注《老子》"人法地"时特别强调"草木自长自丰"的自然之道,正与嵇康之喻相契。六朝画论中宗炳《画山水序》所谓"山水以形媚道",亦可视为对此意象的艺术延伸。

在当代语境中运用此语,需注意三重维度:其一为生态意蕴,指涉未被人类文明过度干预的自然状态;其二为文化记忆,承载着士人抗拒体制化的精神传统;其三为审美范式,影响后世山水诗画"荒寒"境界的塑造。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王维《鹿柴》"返景入深林",皆可见此意象的流变。

今人使用此成语时,当知其不仅形容草木繁盛之貌,更暗含"非汤武而薄周孔"的价值立场。如用于描写战争遗迹(例句3),则使自然意象与历史创伤形成张力;若用于植物园描写(例句5),则需警惕消解其原有的批判性内涵。建议在学术写作中,可参照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的用法,着重揭示其背后的文化抵抗意义。
牛皮风味 發表於 2025-7-11 01:32 | 顯示全部樓層
《长林丰草与魏晋隐逸精神考辨》

"长林丰草"作为中国隐逸文化的重要意象,首见于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其文化内涵远超出字面所指的自然景观。考其源流,此语实承载着魏晋士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追求。嵇康以"饰以金镳,飨以嘉肴"与"长林丰草"对举,深刻揭示了名教束缚与自然本性的对立关系。

从训诂角度析之,"长林"谓深邃不可测之丛林,暗喻精神自由之境;"丰草"指未经修剪之野草,象征生命本真状态。二者相合,恰构成对《庄子·齐物论》"道法自然"思想的具象化表达。值得注意的是,此意象在嵇康文中特指"禽兽栖止之所",实则以物喻人,暗讽当时礼法之士如同槛中驯兽,反失天然本性。

稽之史籍,此语产生于正始玄学兴盛之际。当时士人面对司马氏"以孝治天下"的政治高压,"长林丰草"成为对抗名教异化的精神堡垒。阮籍《大人先生传》所述"禽生而兽死"的隐喻,与嵇康此说形成互文。二者共同构建了魏晋隐逸文学"托自然以抗名教"的书写传统。

较之近义"草长莺飞","长林丰草"更具哲学深度。王弼注《老子》"道法自然"时强调"万物以自然为性",正可作此语注脚。而反义"童山濯濯"的荒芜意象,恰从反面印证了自然生机作为精神家园的价值。

今人用此成语,多取其隐逸表象而少究其玄学本质。实则嵇康之志非在避世,而在求"任实"(《家诫》)之人格完整。观其《养生论》可知,所谓"长林丰草"实为存养真性的精神场域。这种将自然意象哲学化的表达方式,对后世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等创作皆有深远影响。

要之,"长林丰草"非仅地理概念,实乃魏晋玄学"贵无"思想在文学中的结晶。其价值在于为士人提供了对抗名教异化的精神资源,这种将自然审美与哲学思辨相融合的表达方式,成为中国隐逸文学的重要范式。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癸巳日|黃帝4722年六月廿九日未時| 2025/7/23/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