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04|回覆: 2

[中醫理論] 路志正:治過敏性鼻炎驗案賞析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6-3-2 18: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 案】

    王某,男, 39歲,教師,河北人。 2012年8月10日初診。

    患者主訴5年前房事後患過敏性鼻炎,漸進性加重, 後半夜畏寒明顯,晨起打噴嚏,流清涕,納馨,寐安,勞累時見頭暈,氣短,大便1日1次成形,小便調,口腔潰瘍1處,望其舌體胖大,舌質暗紅,苔薄膩根部微黃,診其脈弦滑、右尺弱。

    路志正先生診爲肺腎氣虛、肝胃熱郁,治當疏肝清熱、宣肺理氣之品。

    方藥:藿香(後下)10克,焦梔子6克,炒防風12克,柴胡10克,川芎6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20克, 炒枳實15克,八月札10克,僵蠶12克,金蟬花10克,生谷芽30克, 生麥芽30 克,建神曲12克。 7劑, 水煎服,日1劑。

    二診:服藥後症狀平穩,納馨,寐安,受涼時,打噴嚏,流清涕,二便調。望其舌體胖大,舌質暗紅,苔薄膩微黃,診其脈象右細弦、左弦滑。路志正先生認爲此乃脾胃氣虛、肝鬱化熱之證。以益氣健脾、疏肝理氣、斂肺祛風爲治。

    方藥:五爪龍20克,西洋參(先煎)10克, 炒白朮9克,白芍15克, 生山藥15克,炒杏仁9克,炒薏苡仁12克,石斛15克,娑羅子10克,厚朴花10克, 半夏曲6克,建神曲12克,雞內金12克,烏梅8克,甘草6克, 炒防風10克。 7劑, 水煎服,日1劑。

    三診:服藥後怕冷,寐安,納馨,大便1~2日一行,成形,小便調,易疲勞。望其舌體胖大,舌質暗紅,苔薄根部中微黃,診其脈象弦滑。此時,患者仍有濕濁內蘊,故路老上方去西洋參、烏梅 、白芍加藿香(後下)10克,石斛(改)12克,焦梔子6克。 14劑, 水煎服 日1劑。

    四診:服藥期間房事後怕冷,後減,畏寒微汗,汗出而寒不減,授課勞累時頭暈,納馨,寐安,大便1日1次成形,小便偶黃,易燥熱。望其舌體胖大,舌質暗紅,苔薄微黃,診其脈象弦滑。路志正治以補腎益氣、養陰和營之品。

    方藥:五爪龍30克, 西洋參(先煎)10克,炒白朮9克, 芡實15克,石斛10克,白芍15克,丹皮10克,丹參10克, 厚朴花12克, 半夏曲10克, 建神曲12克,八月札12克, 女貞子12克,山萸肉12克,烏梅10克,甘草6克,炒枳實12克。 14劑, 水煎服,日1劑。

    茶飲方:太子參6克,西洋參(先)6克, 玉竹12克,五味子4克,佛手9克,丹參12克,枸杞子10克,玉蝴蝶6克。 7劑,代茶飲,2日1劑。

    五診: 服藥後,夜間膝以下覺溫,疲勞、勞累時頭暈,寐安,納馨,大便調, 望其舌體胖大、舌質暗紅、苔薄黃,診其脈弦滑尺長。

    上方去半夏曲 、厚朴花、八月札、烏梅、甘草、芡實 加黃精10 克,婆羅子9 克,仙鶴草15 克,生龍牡(先煎)各20 克,生山藥15 克,炒杜仲12 克。15劑,水煎服 日1劑

    六診: 服藥後,房事後鼻流清涕半夜緩解,夜間受涼後晨起納欠馨,二便調,晨起打噴嚏,流清涕。望其舌質暗紅,苔薄,診其脈細弦。路志正見已收效,治以補腎溫陽、補氣固表之法。

    方藥: 生黃芪12克,西洋參(先煎)10克, 石斛15克,炒白朮12克, 炒防風12克, 芡實15克,黃精10克,炒三仙各12克, 炒枳實12克, 山萸肉10克, 女貞子15克,何首烏10克,仙靈脾10克, 婆羅子9克,當歸10克,巴戟天12克。 10劑,水煎服 日1劑。

    七診:服藥後畏寒加衣改善,晨起流鼻涕,打噴嚏好轉,寐多夢,納馨,二便調,望其舌體胖大,舌質暗紅,苔薄根中薄黃,診其脈右弦尺長左弦稍寬。上方去:巴戟天 生黃芪加五爪龍40克,知母8克, 生薑2片爲引。14劑, 水煎服, 日1劑。

    茶飲方:太子參6克,西洋參(先煎)6克, 玉竹12克,五味子4克,佛手9克,丹參12克,枸杞子10克,玉蝴蝶6克。 7劑,代茶飲, 2日1劑。

    八診:服藥後房事後畏寒、頭暈改善、晨起流鼻涕、打噴嚏皆消。

    【按】過敏性鼻炎(鼻鼽)多屬肺氣虛弱、飲邪客肺或肺氣不宣、濁邪犯肺,或濕熱蘊於肺胃、蘊蒸清竅而然。溫肺蠲飲,宣肺化濁乃常用之法。鼻鼽爲病,纏綿難愈。而本案路志正根據脈證及病邪的性質、邪正的盛衰、和病情變化的不同階段,遣方靈活,施治合法。先期以益氣健脾、疏肝理氣、斂肺祛風爲治。中期以補腎益氣、養陰和營爲主。後期以補腎溫陽、補氣固表收功。

王立寧 發表於 2025-7-20 06:28 | 顯示全部樓層
【路志正治過敏性鼻炎驗案辨證思路探析】

本案以過敏性鼻炎爲主症,兼見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之複雜病機,路志正先生四診調方盡顯"持中央而運四旁"的學術特色,今試析其辨證精要如下:

一、病機辨析層次分明
初診見舌胖暗紅、苔膩微黃、脈弦滑右尺弱,路老斷爲"肺腎氣虛爲本,肝胃鬱熱爲標"。患者房勞傷腎,子盜母氣致肺虛衛弱;肝鬱化熱上灼肺竅,形成上熱下寒之格局。首方以藿香、防風宣通肺竅,柴胡、八月札疏肝達郁,梔子清三焦浮游之火,更以生谷麥芽、神曲運中州,體現"治上焦如羽,非輕不舉"的用藥特點。

二、治法轉換契合病機
二診見右脈細弦,路老轉以益氣健脾爲主,取五爪龍、西洋參補而不滯,佐烏梅斂肺、防風祛風,暗合"培土生金"之法。至三診察舌根黃膩未淨,果斷去滋膩之西洋參、酸收之烏梅,復入藿香化濕、梔子清熱,示人"有是證用是藥"的辨證精髓。末診針對房勞傷腎之本,加入山萸肉、女貞子固攝下元,佐丹皮清相火,完成從標實到本虛的治療重心轉移。

三、用藥特色發微
1. 風藥運用之妙:防風、僵蠶貫穿始終,既祛外風又熄內風,符合"鼻鼽多風動"的病機特點
2. 運脾藥物配伍:建神曲、雞內金與補氣藥相伍,體現"脾以運爲補"的學術思想
3. 茶飲方之巧思:以太子參、玉竹輕清濡潤,既固護氣陰,又防湯劑溫燥之偏

此案啟示:過敏性鼻炎雖病在肺竅,實與肝、脾、腎三髒密切相關。路老層層抽絲剝繭,先疏肝清熱治標,繼則健脾益氣,終則補腎固本,全程注重調節氣機升降,堪爲"調理脾胃治百病"學術思想的典範案例。學者當於方藥轉換間,細察其辨證思維之精微。
梅花 發表於 2025-7-27 16:38 | 顯示全部樓層
【路志正治過敏性鼻炎驗案辨證思路探析】

路志正先生此案展現了國醫大家"三因制宜"的診療智慧,尤值吾輩細究其辨證用藥之精妙。本案患者病起房勞後,病程五載,症見晨嚏清涕、夜半畏寒,舌胖暗紅苔膩黃,脈弦滑而右尺弱,路老首診即斷爲"肺腎氣虛爲本,肝胃鬱熱爲標"的複雜病機,實得【內經】"標本相移"之要旨。

首診方中藿香、防風宣肺達表,取"肺開竅於鼻"之經義;柴胡、八月札疏解肝鬱,暗合"木郁達之"古訓。尤妙在僵蠶、金蟬花蟲類藥對,既祛風通絡,又避溫燥傷陰之弊。生谷麥芽各30克配伍神曲,既助運化又不礙氣機,深得葉天士"醒胃必先制肝"心法。二診轉重脾胃,以五爪龍、西洋參益氣固本,娑羅子、厚朴花理氣不傷正,佐烏梅斂肺,示人"治上焦如羽"的用藥輕靈之道。

三診去參、芍加藿香、梔子,乃據舌脈變化及時調整,體現"觀其脈證,知犯何逆"的辨證精髓。至四診更入山萸肉、女貞子補腎填精,佐丹皮、丹參清營和血,既固先天之本,又兼顧標熱未清。茶飲方取生脈散化裁,以輕清之品調攝氣陰,正合【理虛元鑒】"治虛有三本"之論。

此案四診方藥凡三變:初治標實,中轉樞機,末固根本,層層遞進如抽絲剝繭。路老尤重"房勞傷腎"致病特點,全程以脈尺弱爲腎虛指征,終以補腎收功,暗合張景岳"陽非有餘,陰常不足"之論。其用藥輕清靈動,忌剛喜柔,處處體現"和法"思想,誠爲治療過敏性疾病之典範。學者當於此處細味"治病必求於本"的真諦,方不負大家手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