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0837|回覆: 0

[氣功] 論人體內的空間系統--揭開氣功和經絡之謎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5-12-28 1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祖國醫學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對人體內的空間系統有所了解,意識到氣運行於人體內,之所以能四通八達,是因為體內存在着網絡式的結構——經絡。經絡雖然看不見也摸不着,但它在人體內卻確實存在着。【自然】雜誌1979年第5期【循經傳感現象的調查及其特徵的研究】一文報導,經絡現象在全國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身上都能測到。那麼,經絡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可以說:『經絡就是人體內的空間!』

一切空間都有物質佔據着。人體內的空間,在一般情況下,由氣佔據着。大氣中雜質佔據空間比例大,空氣的成分就差。人體內空間越小,致病的因素就越多。如肥胖者容易得病,這是由於脂肪過分地佔據了體內大量空間。好比交通幹線上的空間越小,交通事故就越多。百脈暢通,人就感到舒服,就是這個道理。

人體內的空間,遍佈於全身每個角落。由於體內各器官、組織並不是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所以,空間氣流必定隨務器官、組織的間隙縱橫交錯於體內。這同經絡縱橫交錯遍佈於全身相一致。十二經、十五絡、奇經八脈等等,就是縱橫交錯於人體內大大小小的空間氣流。而任督兩脈則是人體內二條最大的空間氣流(這是因為任督兩脈循行路線正好在顱腔、胸腔、腹腔三個空腔的正中)。人體上的穴位,也就是空間氣流中較小的空間,它像個『閥』。某些重要的『閥』被關閉後,會影響整條空間氣流的暢通,從而對關聯着的器官、組織發生連鎖反應。針灸、推拿、點穴的作用,就是要尋找出並打開關閉着的『閥』,使空間氣流暢行。通過運行內氣,從內部沖開那些關閉着的『閥』,使空間氣流通行無阻,從而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那麼,人體內的空間和氣與氣功存在着什麼必然關係呢?氣功之氣又是怎樣產生的呢?也就是說它的機理如何?俗話說『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麥克斯韋使人類找到了從宏觀世界通往微觀世界的大門。人體這個微觀世界和整個宏觀世界之間存在着必然的聯繫。天文學家哈布爾提出宇宙通過運動正在擴大的結論,這個擴大正是空間的擴大,而氣功運動正是擴大人體內空間的特定途徑。氣功之奧秘全在於人體內的空間和一個鍊字上,煉就是運動。但是,氣功運動同客觀事物本身之運動不一樣,它是在人主觀意識指導下進行的運動。人的腹部像個密封罐,在腹部的不斷收縮運動中一點一點積累熱量。密封的熱量到一定程度,腹中的氣與熱量不斷轉換、增殖。氣在腹部的空間增長到相當程度產生氣壓,氣開始向胸、背、肩,四肢的空間遊走。在腹部的下方,膀胱的後面,直腸的前面,有一個狹長的空間『庫』。這空間『庫』裏的氣充滿後,沖『閥』條件成熟(尾閭穴和玉枕穴是督脈上的二個最小空間,是坐和睡的緣故,屬後天造成,並非新生兒斷臍所造成。氣過這二穴時,對人的振動較大),此時,可加上一點意念活動,即神經系統的反射作用,氣就能沖開尾閭『閥』。接着,引導氣沿着背正中(即督脈)上行,隨後夾脊,玉枕二『閥』相繼沖開,氣從頭頂、面部、頸部的空間向下順胸正中(即任脈)歸回到腹部。久而久之會形成條件反射作用,一運動就會得氣。氣功之氣從腹部的空間進過培養、生發,經過周身的空間仍然返回腹部的空間,這好比血液從心臟主動脈流出最後仍從靜脈返回心臟。氣功繼續煉下去,氣能充斥到全身各處的空間,使原來在空間中的氣得到充分補充。那時,氣在內營養五臟六腑,在外潤筋骨皮毛,加強了血液循環,推動了五臟六腑務器官組織的活動並提高了它們的功能。人體表現出精力充沛,體魄健壯。
陳心華 發表於 2025-7-9 10: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氣化空間與經絡本質芻議】

拜讀【論人體內的空間系統】一文,深感作者於傳統醫學與現代科學之會通處獨具慧眼。今不揣譾陋,謹就氣機運行與經絡本質問題略陳管見,以就正於方家。

一、經絡本質當為"氣化空間"
【靈樞·脈度】云:"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此論正與閣下"空間氣流"說相契。然需辨明者,此空間非解剖學之腔隙,乃氣化運動所呈現的功能性通道。張介賓【類經】注曰:"經者,徑也;絡者,網也。"恰似江河主幹與支流之關係,其物質基礎當為"經氣"在組織間隙中的定向輸布通道。

二、空間氣化之動態平衡
【素問·調經論】指出:"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所謂"隧",即含有空間通道之意。然此空間系統具有動態特性:其一,隨晝夜時辰呈現子午流注之節律;其二,應四時陰陽而有開闔變化。現代研究顯示,經絡低電阻特性與組織液定向流動相關,此正印證古人"經氣遊行"之說。肥胖致病之喻甚當,然更需強調空間通道中氣機升降出入之動態平衡。

三、任督二脈與三焦氣化
閣下謂任督為"最大空間氣流",誠為卓見。然需補益者:督脈總督諸陽,似天體黃道;任脈妊養諸陰,類地球赤道。二者構成人體小周天,與三焦氣化密切相關。【難經·三十一難】云:"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上中下三焦之空腔,實為氣化運動之三大場域,非徒解剖位置也。

四、氣功機理新詮
氣功之要,在於"鍊氣化神"。所謂"擴大空間",實為增強氣機運化能力。腹部運動產生之"氣壓",即【周易參同契】所言"真人潛深淵,浮游守規中"之內氣萌動。現代研究證實,意守丹田可使腸繫膜血流增加30%,此即"密封蓄熱"之科學印證。然需注意,氣功效應乃整體性調控,非局部空間之機械擴張。

五、餘論
錢超塵教授曾言:"經絡是生命活動的時空表達。"愚以為,人體空間系統實乃形氣轉化的中介場域。建議結合【黃帝內經】"升降出入"理論,進一步探究空間氣化與細胞外基質關係,或可解開經絡實質之謎。

此文僅就大要言之,未盡之處尚祈海內同道指正。傳統醫理與現代科學之對話,正當如此抽絲剝繭,循序漸進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酉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三日午時| 2025/7/27/週日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