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劉立志5 k" k0 B: C' f- e) s
& `" o& r6 _0 y- t. o : m# ~. |- t" ~% h2 z/ n6 ?* Q
7 r, O3 K) _& G" n. W# h2 D2 ~( X 張居正畫像
c0 |$ a4 y# Z# W, z1 h$ l. W
. Q0 h" n+ t5 E N5 Z, ^ ^
- P& P( J0 s: f; W, x" A4 x# d2 M 特邀嘉賓
" H. ^+ j- n5 o/ k K5 t% C
; i- g8 \9 e* p) c. Z 劉志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著有【張居正評傳】等 , M# U' o ^' j7 |6 R
) s7 n, q& H2 l* U ^ 樊樹志:中國明史學會顧問,復旦大學 歷史學系教授、博導 2 w7 L" J. M Z
# o- T8 y7 C% ~) e. R" `, _
熊召政:【萬曆首輔張居正】編劇 1 a6 z, ~. G; J& t4 J( e8 E- S
/ | |8 `6 N4 p, r$ C( J 梁啓超:『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 $ Y8 G: S! }+ F7 \6 @$ T# N
2 P/ t5 @$ s* z$ W& l/ `5 u
主持人:近日播出的歷史劇【萬曆首輔張居正】,塑造了一個嘔心瀝血的改革家的形象。很多人都想了解歷史上真實的張居正是個什麼樣子,請做些評述。 & h2 Z, c. a8 }4 u# n+ v
: `5 N7 ^" g; y$ e" R4 C 劉志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擁有276年歷史的明王朝,有過能人輩出、群星燦爛的輝煌,可梁啓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中卻斷言:『明代有種種特點,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以這樣高的評價給予張居正,不僅是看重16世紀的明代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宰相之傑,更在於張居正確有過人之處。明末學者劉芳節自述他閱讀張居正遺集的心情是:『手舞足蹈而不能已。』盛讚這是『千古奇人,千古奇書。』張居正非有極大的思想魅力,不足以贏得後人如此傾倒。
z+ q8 q/ K T
1 \) \' x% [/ j- G 樊樹志(中國明史學會顧問,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博導):歷史人物是複雜多面的,張居正當然也不例外。他既是無所畏懼的改革家,自詡『嫌怨有所弗避』;也是一個權勢顯赫的首席大臣,慣於玩弄權謀術數的政客。刻畫這樣一個人物,忽略任何一面都不可能接近歷史真實。當時人已經注意到他的兩面,【明神宗實錄】對他的蓋棺論定,一方面肯定他的政績:『成君德,抑近幸,綜名實,清郵傳,核地畝』;另一方面也指出他的過失:『偏衷多忌,小器易盈,鉗制言官,倚信佞幸』。
# z7 K( G2 _; z" l, c6 ^6 Q. g- q6 b0 H
主持人:作爲一個雷厲風行的改革家,張居正的成就體現在哪裡?
; \+ H% X ^6 Y( e
1 Q/ d$ k6 O8 e 樊樹志:張居正得到皇太后李氏與小皇帝朱翊鈞的充分授權,得到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密切配合,『代帝攝政』,『宮府一體』,得以獨斷專行。憑藉這樣的權力與地位,大刀闊斧推行改革,雷厲風行。時人把這種久違了的政局,稱之爲『朝下令而夕奉行』,『中外淬礪,莫敢有偷心』。因此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無論是迫使官員不敢懈怠的『考成法』,還是清理欠稅增加財政收入的『清丈田畝』,以及把『一條鞭法』推廣到全國,促使賦稅徭役貨幣化,都收到了以往罕見的成效。嘉靖以來政治頹靡,財政虧空,邊防廢弛的局面,得到了改變;國力不斷下滑的頹勢,得到了遏制。這就是張居正改革爲人們津津樂道的原因。
0 @9 F# t! U) c8 `
' n2 C4 ^ @) |( M( d7 N$ n 劉志琴:張居正出身貧寒,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從秀才、舉人、進士,官至內閣大學士。在萬曆朝初年當了十年首輔,協助十歲的小皇帝,推行改革(史稱『萬曆新政』),把衰敗、混亂,幾近崩潰的明王朝,治理得民富國安,人們稱頌他是起衰振墮的『救時宰相』。『救時』是很高的評價,這不僅表明他在王朝頹敗之際是一位臨危制變的大政治家,更以威震一世的非常舉措,彪炳史冊。他的功績,堪與商鞅、王安石並稱爲我國封建社會初期、中期與後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