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a; e) C2 y7 k) T
W0 A$ h0 M4 u$ p, |4 M. X 丘逢甲 ( u, J0 G% [1 S6 ]
* }& W e/ e6 _" A% \# i$ M
; r! ] R' e) B' A + }0 o% a4 X* L/ F2 o4 U
; e3 ` U4 e6 y5 e
3 ^! h; _( B+ l4 _ 丘逢甲创办的岭东同文学堂 & J f( R9 h8 x& f9 a5 m
+ W+ U4 t; w# z9 f& x- X K
5 K3 M& ~' g! N7 p4 m# d
1896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一周年之际,丘逢甲作《春愁》诗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其情悲壮,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中国人。丘逢甲(1864―1912),出生于台湾苗栗县,祖籍广东镇平(今蕉岭县)文福淡定村,1895年保台抗日失败后退居祖居地。 " W, V, D' ]5 | k& z
6 ^5 P- ^& D! s1 j, R6 x* t. t
110年后,位于蕉岭县文福镇逢甲村的丘逢甲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6年9月正式挂牌。记者曾参观丘逢甲故居,目睹这位抗日志士、爱国诗人的光辉事迹,感慨良多。丘逢甲保台抗日失败后退居蕉岭,其故居建于1896年,共计55间2堂,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幢坐西朝东两堂四行的客家围屋,故居内陈列有珍贵的照片及手稿、文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