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3|回復: 0

礼记正义浙江大学出版社

[複製鏈接]
Gravious馃懜 發表於 2025-5-30 14: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礼记正义》作为儒家经典《礼记》的重要注疏本,是研究中国古代礼制、思想及社会结构的重要文献。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版本,通常会在文本校勘、注释、排版等方面有所优化,适合现代读者研读。以下从版本价值、内容解析、学术意义及研读建议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力求简明扼要。

一、版本价值:浙江大学出版社版的特点
浙江大学出版社在古籍整理领域素有声誉,其出版的《礼记正义》通常具有以下优势:
1. 校勘精审:以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参校宋元善本(如余仁仲本、十行本),纠正历代刊刻中的讹误。例如《曲礼上》"毋不敬"条,浙大版比对多种版本,对"毋"与"无"的用字差异作了校记,体现严谨性。
2. 注释整合:汇集郑玄注、孔颖达疏及清代学者(如孙希旦《礼记集解》)的精华,重要异说以按语形式呈现。如《大学》"格物"释义,附入朱熹、王阳明不同解读。
3. 现代编排:采用简体横排(或保留繁体竖排但加标点),章节划分清晰,书末常附人名、礼器索引,便利检索。部分版本配有白话翻译,适合不同层次读者。

二、内容解析:核心篇章的学术要点
《礼记正义》四十九篇中,以下部分尤需关注:
1. 制度类(如《王制》《月令》)
   - 《王制》记载分封、爵禄、祭祀制度,反映先秦政治理想。孔疏特别指出"天子百里"等记载与《周礼》差异,揭示汉代今古文经学之争。
   - 《月令》的天人感应思想,郑玄注以阴阳五行释四季政令,体现汉代宇宙观。

2. 理论类(如《礼运》《乐记》)
   - 《礼运》"大同"章,孔疏强调"天下为公"与"小康"的政治哲学分野,康有为《大同书》即受此启发。
   - 《乐记》"动静"说,注疏以"乐由中出,礼自外作"阐发情性论,为宋代理学心性论先声。

3. 仪节类(如《曲礼》《内则》)
   - 《曲礼》"坐如尸"等日常规范,注疏揭示"以敬为本"的礼学精神,非徒形式。
   - 《内则》的家庭伦理,郑玄注特别说明"子妇无私货"与汉代家族制度的关联。

三、学术意义:经学与思想史维度
1. 经学脉络:郑注以古文经学为本,兼采今文说;孔疏奉行"疏不破注"原则,但实际暗含南北朝至唐初的学术融合。如《中庸》"天命之谓性"疏,调和汉儒气性论与玄学本体论。
2. 礼制实证:通过注疏可考见汉唐间制度变迁。如《丧服小记》中对"五服"的诠释,反映唐代宗法制度与汉代的差异。
3. 东亚影响:日本江户学者荻生徂徕《弁道》多引《礼记正义》,朝鲜王朝礼讼亦常引孔疏为据,可见其域外传播价值。

四、研读建议:方法与注意事项
1. 文本对读:建议配合孙希旦《礼记集解》、朱彬《礼记训纂》比照阅读。如《学记》"教然后知困",孙氏从教育学角度补充孔疏,更易理解。
2. 工具书使用:
   - 查礼制术语可用《三礼辞典》(钱玄编)
   - 名物制度参考《释名》《尔雅》相关条目
3. 批判思维:注意区分先秦礼制原貌与汉唐学者的建构。如《昏义》中"六礼"程序,考古发现显示周代实际仪式更为简朴。

结语
浙大版《礼记正义》为现代读者提供了可靠的研读底本,但需认识到:礼学研究贵在"明其义而非泥其迹"。通过此版本,既可把握传统注疏学的解经方法,更能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实践理性特质。建议以《礼运》《学记》等篇为切入点,逐步扩展至全书,同时关注近年出土简帛(如清华简《系年》)对礼学研究的补充。
我知道答案 回答若採納將獲得10 银币已有0人回答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