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13|回復: 2

[其他] 【天工开物】卷11燔石诗解2煤炭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6-20 21:2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天工开物】卷11燔石诗解2煤炭
题文诗:
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南方秃山,
无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论.煤有明煤,
碎煤末煤.明煤大块,如斗许也,燕齐秦晋,
生之不用,风箱鼓扇,以木炭少,许引燃嫫,
炽达昼夜.其傍夹带,碎屑则用,洁净黄土,
调水作饼,烧之碎煤,有两种,多生吴楚.
炎高者曰,饭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铁炭,
用以冶锻.入炉用水,沃湿必用,鼓鞲后红,
以次增添,而用末炭,如面者名,曰自来风.
泥水调饼,入于炉内,既灼之后,与明煤同,
昼夜不灭,半供炊爨,半供熔铜,化石升朱.
至于燔石,为灰与矾,硫则三煤,皆可用也.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
然后掘挖,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
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
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
施钁拾取.或一井,而下,纵横广有,
则随其左,右阔取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
煤炭取空,而后以土,填实其井,以二三十,
年后其下,煤复生长,取之不尽.其底及四,
石卵,土人名曰,铜炭,取出烧皂,
矾与硫黄.凡石卵单,取硫黄者,其气薰甚,
名曰臭煤,燕京房山,固安湖广,荆州等处,
有之.煤炭经焚,而后质随,火神化去,
总无灰滓.盖金与,土石之间,造化别现,
此种云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乡以见,
天心之妙.炊爨功用,所不及者,唯结豆腐,
一种而已,结豆腐者,用煤炉则,其味焦苦.

煤炭【原文】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煅炼金、石之用。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有煤,北方勿论。煤有三种,有明煤、碎煤、末煤。明煤大块如斗许,燕、齐、秦、晋生之。不用风箱鼓扇,以木炭少许引燃,嫫炽①达昼夜。其傍夹带碎屑,则用洁净黄土调水作饼而烧之。碎煤有两种,多生吴、楚。炎高者曰饭炭,用以炊烹;炎平者曰铁炭,用以冶锻。入炉先用水沃湿,必用鼓鞲②后红,以次增添而用。末炭如面者,名曰自来风。泥水调成饼,入于炉内,既灼之后,与明煤相同,经昼夜不灭,半供炊爨③,半供熔铜、化石、升朱④。至于燔石为灰与矾、硫,则三煤皆可用也。凡取煤经历久者,从土面能辨有无之色,然后掘挖,深至五丈许方始得煤。初见煤端时,毒气灼人。有将巨竹凿去中节,尖锐其末,插入炭中,其毒烟从竹中透上,人从其下施钁⑤拾取者。或一井而下,炭纵横广有,则随其左右阔取。其上支板,以防压崩耳。凡煤炭取空而后,以土填实其井,以二三十年后,其下煤复生长,取之不尽。其底及四周石卵,土人名曰铜炭者,取出烧皂矾与硫黄(详后款)。凡石卵单取硫黄者,其气薰甚⑥,名曰臭煤,燕京房山、固安、湖广荆州等处间有之。凡煤炭经焚而后,质随火神化去,总无灰滓。盖金与土石之间,造化别现此种云。凡煤炭不生茂草盛木之乡,以见天心之妙。其炊爨功用所不及者,唯结腐一种而已(结豆腐者,用煤炉则焦苦)。
【注释】
①嫫炽:猛烈燃烧。
②鼓鞲(ɡōu):鼓风机。
③炊爨(cuàn):烧火做饭。
④升朱:烧制朱砂。
⑤施钁(jué):用大锄挖。
⑥薰甚:很呛人。

【译文】
煤炭各地都有出产,供冶金和烧石之用。南方不生长草木的秃山底下便有煤,北方却不一定是这样。煤大致有三种:明煤、碎煤和末煤。明煤块头大,有的像米斗那样大,产于河北、山东、陕西及山西。明煤不必用风箱鼓风,只需加入少量木炭引燃,便能日夜炽烈地燃烧。明煤的碎屑,则可以用干净的黄土调水做成煤饼来烧。碎煤有两种,多产于江苏、安徽和湖北等地区。碎煤燃烧时,火焰高的叫做饭炭,用来煮饭;火焰平的叫做铁炭,用于冶炼。碎煤先用水浇湿,入炉后再鼓风才能烧红,以后只要不断添煤,便可继续燃烧。末煤呈粉状的叫做自来风,用泥水调成饼状,放入炉内,点燃之后,便和明煤一样,日夜燃烧不会熄灭。末煤有的用来烧火做饭,有的用来炼铜、熔化矿石及升炼朱砂。至于烧制石灰、矾或者硫,上述三种煤都可使用。
采煤经验多的人,从地面上的土质情况就能判断地下是不是有煤,然后再往下挖掘,挖到五丈深左右才能得到煤。煤层出现时,毒气冒出能伤人。一种方法是将大竹筒的中节凿通,削尖竹筒末端,插入煤层,毒气便通过竹筒往上空排出,人就可以下去用大锄挖煤了。井下发现煤层向四方延伸,人就可以横打巷道进行挖取。巷道要用木板支护,以防崩塌伤人。
煤层挖完以后,如果用土把井填实,二三十年后,煤又会重生,取之不尽。煤层底板或者围岩中有一种石卵,当地人叫做铜炭,可以用来烧取皂矾和硫黄(在下文详述)。只能用来烧取硫黄的铜炭,气味特别臭,叫做臭煤,在北京的房山、固安与湖北的荆州等地有时还可以采到。
煤炭燃烧的时候,煤质全部烧完,不会留下灰烬,这是自然界中介于金属与土石之间的特殊品种。煤不产于草木茂盛的地方,可见自然界安排得十分巧妙。如果说煤在炊事方面还有不足之处的话,那它仅仅是不适合用于做豆腐而已(用煤炉煮豆浆,结成的豆腐会有焦苦味)。
真衣 發表於 2025-3-29 22:0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开物》卷十一《燔石》篇论煤炭之要义,诚为古代矿冶技术之珍贵实录。其文以"普天皆生"总括煤炭分布之广,又以南北地理差异析其蕴藏特征,实具科学观察之眼。明煤、碎煤、末煤三分法,非徒以形貌为别,更着眼于燃烧特性与用途差异,尤见实用智慧。所述"自来风"煤末调饼之法,暗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竹筒排毒气之术,堪称早期矿井通风之雏形。至若"煤复生长"之说,虽与现代地质认知有违,然反映了古人对矿产再生现象的朴素观察。末段特论含硫"铜炭"与"臭煤",已触及煤质化学性质分野。全篇将煤炭开采、分类、应用熔于一炉,文字简净而体系俨然,既承《考工记》之物性考辨传统,又开后世矿物志之先声,诚为明代实学之典范。今人观之,犹可窥见当时手工业技术之精微,以及古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之独到见解。
金尤 發表於 2025-6-28 16:5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工开物·燔石》煤炭章句疏证

宋应星《天工开物》卷十一"燔石"篇论煤炭一节,实为明代矿业技术之珍贵实录。今就经文章句,参以历代矿冶文献,略作疏解。

首言"煤炭普天皆生",此说与《山海经》"石涅"记载暗合。《水经注》载东汉豫章郡"可燃石",即指煤层露头。然"南方秃山无草木者下即有煤"之说,乃经验之谈。盖煤层自燃可致地表植被枯萎,此现象在《酉阳杂俎》中已有"山火潜燃"之载。北方煤藏更丰,故云"勿论",此与《元一统志》记大同"石炭窟"数十处可互证。

次论煤种分类,"明煤、碎煤、末煤"三分法,较《本草纲目》"坚炭、软炭"之说更契实用。所谓"明煤大块如斗许",即今称无烟煤,其"不用风箱鼓扇"特性,与方以智《物理小识》记"京师王屋煤,灼之不焰"相符。考燕、齐、秦、晋四地,正处石炭二叠纪煤系带,故特标其产地。

"木炭少许引燃"之法,暗合现代燃烧学原理。李时珍谓"煤炭有毒",而宋氏详记其工业用途,尤重"煅炼金石"之功,此乃承《考工记》"烁金以为刃"传统。明代冶铁遗址考古所见,确证焦炭法已取代木炭法。

要之,此段文字虽简,实涵三大要义:一述煤田地质特征,二载煤炭工业分类,三记燃烧技术改良。较诸《梦溪笔谈》仅记延州石油,《天工开物》于矿物能源之认识,已具系统科学观察。然"嫫"字当为"燔"之讹,历代版本多误,当据上下文义校正。

今人读此,当思传统矿冶技术之演进,非徒文献考据,实为中华物质文明发展之见证。煤炭之用,由燃料而冶金,由取暖而动力,其技术脉络,于此已见端倪。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