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58|回復: 2

[其他] 屈原【楚辞·九叹1逢纷】诗解吸精吐浊邪世不容竭信归诚垂文千古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牟向东 發表於 2023-3-16 20:3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屈原【楚辞·九叹1逢纷】诗解吸精吐浊邪世不容竭信归诚垂文千古
题文诗: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屈原。
原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婵连。
余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列星。
吸精粹吐,氛浊横邪,世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顺,情不吾理。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左倾。
心戃慌不,我与兮躬,速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归诚。
谗夫蔼蔼,漫著兮曷,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途而叛。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野散之。
声哀哀怀,高丘兮心,愁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道壅。
颜黴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洶洶。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蔆,华车兮紫,贝阙玉堂。
薜荔饰陆,离荐鳞衣,白蜺裳兮。
登逢龙下,陨兮违之,故都漫漫。

思南郢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潢,潢兮体而,溶溶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日颓。
白露纷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常愁。
叹曰:
譬流水纷,扬礚波洶,涌滂沛兮。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
龙卭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罹尤兮。垂文扬采,

遗将来兮。屈子中正,正道直行。

名垂青史,千古留名,真情永恒。

【原文】逢纷
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阳兮,惟楚怀之婵连。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
吸精粹而吐氛浊兮,横邪世而不取容。
行叩诚而不阿兮,遂见排而逢谗。
后听虚而黜实兮,不吾理而顺情。
肠愤悁而含怒兮,志迁蹇而左倾。
心戃慌其不我与兮,躬速速其不吾亲。
辞灵修而陨志兮,吟泽畔之江滨。
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
谗夫蔼蔼而漫著兮,曷其不舒予情。
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途而叛之。
怀兰蕙与衡芷兮,行中壄而散之。
声哀哀而怀高丘兮,心愁愁而思旧邦。
愿承闲而自恃兮,径淫曀而道壅。
颜黴黧以沮败兮,精越裂而衰耄。
裳襜襜而含风兮,衣纳纳而掩露。
赴江湘之湍流兮,顺波凑而下降。
徐徘徊于山阿兮,飘风来之洶洶。
驰余车兮玄石,步余马兮洞庭。
平明发兮苍梧,夕投宿兮石城。
芙蓉盖而蔆华车兮,紫贝阙而玉堂。
薜荔饰而陆离荐兮,鱼鳞衣而白蜺裳。
登逢龙而下陨兮,违故都之漫漫。
思南郢之旧俗兮,肠一夕而九运。
扬流波之潢潢兮,体溶溶而东回。
心怊怅以永思兮,意晻晻而日颓。
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身永流而不还兮,魂长逝而常愁。
叹曰:
譬彼流水,纷扬礚兮。
波涛洶涌,滂沛兮。
揄扬涤荡,飘流陨往,触崟石兮。
龙卭脟圈,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遭纷逢凶,蹇离尤兮。
垂文扬采,遗将来兮。

【注释】

(1)伊:他。伯庸:有说屈原父亲的字。末胄:最后的后代。谅:诚信。皇:出身皇族。直:正直。云:说。余:我。肇祖:始祖。高阳:高阳帝颛顼。婵连:族亲相连。同祖父的关系。

(2)原:屈原自称。生:生来。贞节:忠贞不二的节操。鸿:鸿达,鸿大。永路:长远道路。并:并列。
(3)精粹:精华。氛浊:尘浊之气。横:横行。邪世:邪恶世界,乱世。取容:讨好以取得容身。叩诚:款诚,真诚。不阿:不阿谀奉承。见排:被排挤。
(4)后:君王。听:一作吸。黜:废黜。不吾理:不理我。愤悁:愤怒。迁蹇:委屈貌。左倾:颓丧不振。
(5)恍慌:失意慌乱。一作戃慌。戃慌:忧愁慌乱。其:代词,他,那。与:相与。交好。速速:迅速貌。辞:辞别。灵修:有修德之神灵。这里指君主。陨志:陨失志向。志意堕落。吟:行吟也。泽畔:湖泽岸边。江滨:江边。
(6)椒桂:椒料和桂菌。皆调味香料。罗:网罗。颠覆:颠仆;跌落。竭信:竭尽忠信。归诚:归于诚心也。蔼蔼:浓烈貌。漫著:弥漫显著。曷其:何其。予:我的。
(7)结言:用言辞订约。口头约定。中涂:中途。
(8)高丘:高山。隐含狐死首丘之意。承闲:继承伦理道德的规范、界限。自恃:自恃闲德也。淫曀:多水昏暗。越裂:消散分裂。衰耄:衰老糊涂。襜襜chān:飘动貌。纳纳:沾湿貌。
(8)霉黧:发霉污黑。越裂:消散分裂。衰耄:衰老糊涂。襜襜chān:飘动貌。纳纳:沾湿貌。
(10)湍tuān流:急而回旋的水流。波凑:凑聚的波涛。山阿:山的曲折处。飘风:旋风;暴风。
(11)玄石:山名。在洞庭湖西。苍梧:苍梧山,又名九嶷山,在湖南南部。石城:城名。在今湖北省钟祥市。
(12)阙:阙车。游车补阙者曰阙车。玉堂:玉装饰的车堂。薜荔:木莲。陆离:形容色彩绚丽繁杂。荐:垫子。
(13)逢龙:山名。下陨:下落。违:久违。漫漫:广远无际貌。南郢:郢城南部。九运:九转。
(14)潢潢:水势浩大的样子。溶溶:缓缓流动貌。怊怅:惆怅。晻晻:无日光,黑暗貌,抑郁貌。
(15)涂涂:浓厚的样子。浏:风疾貌。
(16)譬pì:比如。纷:纷纷。扬:激扬。磕:水石撞击声。汹涌:濆pēn:喷涌。滂沛:水大充沛,波澜壮阔。
(17)揄扬:挥扬。涤荡:荡洗。冲刷。陨往:下流而去。崟:【五音集韵】崟,高险也。龙邛:【汉典】水波互相撞击之貌。脟luán圈:挛曲。缭戾:缭绕屈曲。
(18)纷:纷乱。蹇:楚方言。其,与。离尤:逢祸,遭罪(离,通罹)。垂文:留下文章。扬采:张扬华彩。遗:遗留。

【译文】

我是伯庸的后代啊,是正直诚信的屈原。
我的始祖是古帝高阳氏啊,楚怀王与我同根相连。
我秉受正气而生啊,生辰合道起了美名。
我的名字与天地相齐啊,光辉灿烂如同群星。
我吸天地精华吐出浊气啊,身处浊世也决不苟合求容。
我行为忠诚刚直不阿啊,于是遭谗害被弃置不用。
君王听信假话贬斥忠良啊,不理睬我反顺从邪恶奸佞。
我心怀愤恨满腔怒火啊,我心遭压抑失去平衡。
心神恍惚啊君王不与我同心,孤独冷落啊君王不同我亲近。
我辞别君王心灰意冷啊,低吟悲歌在泽畔水滨。
先贤遭祸身危难啊(花椒桂树纵使遇害遭难),依然竭尽忠信一片诚心。
众谗人嘁嘁喳喳抑人扬己啊,君王何不昭示我的真情!

当初我们曾在庙堂约好啊,如今却听信谗言中途变心。
我怀揣兰蕙和衡芷啊,却被抛弃荒野不用。
怀念故土高山声声哀叹啊,思恋祖国家乡满怀愁情。
我本想找机会自能竭尽忠心啊,怎奈道路堵塞幽暗不通。
面目黧黑人憔悴啊,身老力衰没精神。
阵阵冷风吹动我的裙裳啊,浓浓寒露打湿我的衣裙。
奔赴湍急的长江和湘水啊,顺随波涛向下漂行。
我慢步徘徊在山窝啊,山风阵阵回旋凶猛。
驾起我的车啊向玄石山奔驰,让我的马儿啊在洞庭山慢步徐行。
黎明我从苍梧山出发啊,傍晚我投宿在石城山顶。
荷花车盖菱花车啊,紫贝楼台白玉厅。
薜荔为装饰美玉做卧席啊,五彩的上衣,洁白的裙裳。
登上逢龙山向下眺望啊,离开故都道路多么漫长。

想起那郢都的风物习俗啊,一夜之间九转愁肠。
波高流急茫茫一片啊,浪涛翻滚奔向东方。
心惆怅止不住的思念啊,精神郁闷一天天倍觉神伤。
霜露一片白茫茫啊,秋风急吹萧萧响。
身随水流不回返啊,灵魂远逝愁难当。
尾声:
就像那奔腾的江水,轰轰隆响啊。
风卷大波浪翻滚,浩浩荡荡啊。
大风鼓荡,波浪起伏,撞击巨石啊。
打着旋涡,盘旋冲击,水流终究被阻挡啊。
时逢浊世遭凶险,终获罪愆啊。
留下清词丽句美篇,传于来世后人观。
yanqzh 發表於 2025-7-14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叹·逢纷》诠析:屈子精神与楚辞美学之典范

《九叹·逢纷》作为西汉刘向追慕屈原之作,实为楚辞传统中"代屈立言"的重要文本。此章以"逢纷"为题,深刻展现了屈原身处浊世而坚守精粹的精神困境,其文辞瑰丽而意蕴深沉,堪称楚辞美学与士人精神的完美结合。

一、身世溯源与精神谱系
开篇"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二句,通过追溯屈原先世(伯庸为屈原之父),建构起"皇直"(光明正直)的人格谱系。"肇祖高阳"更将血脉上接颛顼,与《离骚》"帝高阳之苗裔"形成互文。这种双重谱系(血缘/精神)的建构,实为楚辞"内美"传统的延续,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所谓"虬龙以喻君子"正指此道。

二、名德与天道的贯通
"齐名字于天地兮,并光明于列星"二句,展现屈原"天人相参"的哲学观。王逸《楚辞章句》注此云:"名平字原,与地相副;德配天地,光如列星。"这种将个人名德与宇宙秩序相贯通的表述,源自先秦"名实之辨"思想,而屈原更赋予其美学意蕴——人格光辉犹如星汉灿烂,此即司马迁所言"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史记·屈原列传》)。

三、吐纳之间的精神操守
"吸精粹而吐氛浊"堪称全篇文眼。《庄子·刻意》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屈原则将此养生之术升华为精神修炼。洪兴祖《楚辞补注》指出:"吸天地之精,吐尘俗之浊",揭示出屈原在价值颠倒的"横邪世"中,通过精神吐纳保持人格纯粹。这种"不取容"的抉择,正是儒家"天下无道则隐"与道家"葆光"思想的融合。

四、谗谄语境下的三重困境
诗中展现的困境极具层次:(1)政治困境——"遂见排而逢谗";(2)心理困境——"肠愤悁而含怒";(3)存在困境——"心戃慌其不我与"。这三重困境构成屈原悲剧的立体图景,王夫之《楚辞通释》谓之"忠而被谤,信而见疑,独醒之痛,匪人所知"。尤其"辞灵修而陨志"一句,将君臣关系的破裂表现为精神世界的崩塌,较之《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更为沉痛。

五、流放书写的空间诗学
自"吟泽畔之江滨"至"身永流而不还",构建出完整的流放地理:江滨、山阿、玄石、洞庭、苍梧、石城...这些意象并非实指,而是构成"心理图谱"。朱熹《楚辞集注》认为:"沅湘之间,其俗信鬼好祀,原见其辞鄙俚,为作《九歌》之曲。"这种空间移动实为精神漂泊的外化,与"魂长逝常愁"形成肉身/灵魂的双重放逐。

结语:垂文扬采的永恒价值
篇末"垂文扬采,遗将来兮",揭示楚辞创作的根本意义。屈原将个体悲剧升华为审美创造,正如刘勰所言"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心雕龙·辨骚》)。这种"竭信归诚"的创作态度,使楚辞超越时代局限,成就"名垂青史,真情永恒"的文化典范。在当代价值多元的语境中,屈原精神仍启示我们:真正的文化创造,必源于对精神精粹的坚守与对生命本真的回归。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7-25 22:38 | 顯示全部樓層
《九叹·逢纷》诠解:屈子精神与楚辞美学探赜

《九叹·逢纷》作为西汉刘向追慕屈原之作,深刻再现了屈子"竭信归诚"的人格范式与"垂文千古"的文学价值。本文试从三个维度解析此篇精髓:

一、宗族谱系与天命意识
开篇"伊伯庸之末胄兮,谅皇直之屈原"以双重血统建构屈子身份:既承颛顼高阳氏之神圣血脉,又秉楚国王族屈氏之贞节传统。"齐名字于天地兮"四句,通过天人同构的命名仪式,将个体生命提升至宇宙维度。这种"肇祖-受命"的叙事模式,实为楚辞特有的神性历史观体现。

二、浊世抗争的二元结构
"吸精粹而吐氛浊"构成全篇核心意象。屈子以"精粹"(天地正气)对抗"氛浊"(世俗污秽),形成三重对立:
1. 行为层面:"叩诚不阿"与"见排逢谗"的冲突
2. 政治层面:"黜实顺情"的昏君与"竭信归诚"的忠臣
3. 精神层面:"陨志江滨"的肉身困顿与"垂文扬采"的永恒价值
这种二元张力在"椒桂颠覆"的香草意象中达到高潮,喻示美德在浊世的必然悲剧。

三、流放书写的空间诗学
自"赴江湘之湍流"始,文本展开精妙的时空转换:
地理位移:苍梧→洞庭→石城→故都,形成环形漂泊轨迹
视觉符号:薜荔、紫贝、玉堂等楚地物象,构建神圣空间记忆
时间维度:"白露纷涂""秋风萧萧"将自然时序与生命衰颓同构
最终在"垂文扬采,遗将来兮"中完成从政治失败到文学永恒的转化。

《九叹》之价值,不仅在于延续屈骚"发愤抒情"传统,更通过"逢纷"命题揭示中国士人的根本困境:当"灵修不察"成为历史常态,"竭信归诚"的精神如何自处?刘向给出的答案是——将政治理想转化为文化创造,此即"屈平词悬日月"的深层意蕴。篇末"真情永恒"四字,恰是对楚辞精神最精当的笺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庚子日|黃帝4722年六月初六日午時|(天貺節) 2025/7/30/週三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