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84|回復: 2

[儒家学说] 【颜氏家训】卷5治家篇诗解3才智之女辅佐君子不使干蛊女不为累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0-27 15:4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颜氏家训】卷5治家篇3才智之女辅佐君子不使干蛊女不为累
题文诗: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礼耳,国不可使,
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才智,识达古今,
聪明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如是必无,
牝鸡晨鸣,以致祸也.江东妇女,略无交游,
其婚姻家,或十数年,未相识者,而其惟以,
使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妇持门户,
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街衢,绮罗盈府,
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
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
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
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
倡合之礼,或尔汝之.河北妇人,织纴组事,
黼黼锦绣,罗绮之工,优于江东.太公:
养女多费.陈蕃:不过,五女之门.
女之为累,亦以深矣.天生蒸民,先人传体,
其如之何?世人也者,多不举女,贼行骨肉,
岂当如此,望福于天?吾有疏亲,家饶妓媵,
诞育将及,遣阍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
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不忍闻.
【原文】全文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此鸡晨鸣,以致祸也。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来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街,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平?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倡和之礼,或尔汝之  河北妇人,织任组训之事,黼黻 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  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 陈蕃曰:『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以深矣。然天生蕃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守之,体有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原文】
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 如有聪 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晨鸣,以致祸也。
【译文】
妇女主持家事,也只能主持操办一些酒食衣服等事,国家大事是不能让她们参与的,家中的大事,也不能让她们作主。如果是聪明有才学的妇女,她们知古通今,正好可以辅助其丈夫,弥补其不足,但不能由她来决定一切。如果让母鸡在清晨打鸣,那是一定会招致灾祸的。
【原文】
江东妇女,略无交游,其婚姻之家,或十数年间,未相识者,惟以信命赠遗,致殷勤焉。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衢, 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乎?南间贫素,皆事外 饰,车乘衣服,必贵整齐; 家人妻子,不免饥寒。河北人事,多由内政,绮罗 金翠,不可废阙,羸马悴奴,仅充而已; 倡合之礼,或尔汝之。【译文】
在江东,妇女一般没有什么交往,即使是与亲家,也有几十年从未谋面的,只是派人送信、送礼物以表示自己的情意。邺下的风俗则与此正好相反,他们专门让妇女主 持家政,与人打官司、争论曲直,拜访交际、应酬客人都是妇女的事。她们乘着车子四处交游,到府衙去为儿子求取官位,替丈夫打抱不平,这种风俗或许是恒、代的旧习气吗?南方人即使非常贫寒,家人妻子儿女即使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也要重视衣着打扮,乘坐的车子和穿的衣服都很讲究,很齐整。河北的交际应酬由妇人来做,所以她们所需要的绫罗金翠是不能缺少的,至于丈夫所需的车马仆人,都很破旧、憔悴,仅能够用就行了。对夫妻之间夫唱妇随这一套礼节也不重视,甚至有彼此轻贱的。

【原文】
河北妇人, 织纴组之事,黼黼锦绣罗绮之工, 大优于江东也。
【译文】
河北妇女的纺织、刺绣、剪裁等女工要比江东妇女强得多。
【原文】
太公曰:『养女太多,一费也。』陈蕃曰:『盗不过五女之门。』女之为累,亦 以深矣。然天生蒸民,先人传体,其如之何?世人多不举女,贼行骨肉,岂当如此,而望福于天乎? 吾有疏亲,家饶妓媵,诞育将及,便遣阍竖守之。体有 不安,窥窗倚户,若生女者,辄持将去; 母随号泣,使人不忍闻也。
【译文】
     太公说: 『养的女儿太多,是家中的一笔开支。』陈蕃说: 『小偷也不去偷那些 有五个女儿的家庭。』由此可见,女儿对家庭的拖累也的确是很大的。然而老天将生灵降给人类,父母生育子女也实在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事。世人大多不愿抚养女儿,甚至将自己亲生的骨肉残害,这样做,难道是希望上天降福于你吗?我有一位远亲,家里有很多妾媵,在孩子要出生时,就派守门人去看着,在临产时就通过窗户或门缝张望,如果生的是个女儿, 就立刻进去抱走,母亲随之号哭不已,其痛苦之情使人真不忍心再听下去。
今日平说 發表於 2025-6-8 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颜氏家训·治家篇》"才智之女"章义疏

颜之推此章所论,实承汉魏以来"妇德"传统而有所折衷。其要义可分三重解之:

一、礼制之本
"妇主中馈"四句,本于《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及《礼记·内则》"女不言外"之训,此乃周礼确立的性别分工范式。颜氏特别强调"干蛊"之戒(典出《周易·蛊卦》),谓妇人不可侵夺男子主导的宗庙祭祀、外事管理等"阳位"职责。此种思想,实为汉晋士族维系门第之要义,观《后汉书·列女传》载班昭《女诫》"正色端操以事夫主"之说可知。

二、权变之智
然颜氏特标"才智之女"一节,显见其通达处。六朝门阀政治中,谢道韫咏絮之才、卫铄书法之妙,皆女子参预文化建构之实例。所谓"辅佐君子",非指牝鸡司晨,而是如《世说新语》所载山涛妻韩氏"夜穿墉以视嵇阮",以慧眼助夫甄别人才。颜氏身历梁末乱离,深知家族存续需内外协力,故主张女子之才当用于"补阙"而非"僭越"。

三、中道之衡
末句"必无"后阙文,据敦煌残卷当为"牝鸡晨鸣之咎"。此中深意,在区分"内助"与"干政"界限:才女之智当如《诗经》所谓"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其辅佐之效见于《晋书·列女传》钟琰与夫张华"谈议名理"而不涉权术。颜氏此论,既不同于范晔《后汉书》单标"贞烈"的极端化书写,亦有别于唐代《女论语》的刻板教条,体现北朝士族在胡汉交融中对礼法的弹性持守。

要之,此章以"礼经为体,才用为变",既守《礼记》"男不言内,女不言外"之大防,复采《世说》"林下风气"之新声,堪称中古家训文化之典范。今人读之,当于其历史语境中体会传统家礼的辩证智慧,而非简单以"封建"斥之。
ldk8 發表於 2025-6-27 08:06 | 顯示全部樓層
《颜氏家训·治家篇》"才智之女"章义疏

章旨析微
颜之推此章论妇职之本分与才智之用,其要在"中馈不逾矩,才智不越位"二义。所谓"妇主中馈,惟事酒食衣服之礼",乃承《周易·家人》"无攸遂,在中馈"之古训,此礼制之常经;而"才智识达者当辅佐君子",则为权变之智慧。二者看似相悖,实有深意存焉。

礼制本义考辨
"干蛊"语出《易·蛊卦》"干父之蛊",颜氏转喻妇人干预外务。古礼强调"男不言内,女不言外"(《礼记·内则》),然此非贬抑女子才智,实为维系家国秩序。北齐时妇人干政成风,《家训》特引汉和熹邓皇后"称制终身,号令自出"致家族覆灭事(见《后汉书·皇后纪》),警示"预政"之祸。所谓"不使干蛊",重在防僭越之失,非谓禁锢才能。

才智之用在于"辅佐"
颜氏突破"女子无才便是德"之俗见,提出"识达古今者当助其不足"。此与班昭《女诫》"妇德不必才明绝异"形成对话:东汉崔瑗妻"寝疾不言家事"(《后汉书·崔瑗传》),而魏晋谢道韫以咏絮才"为小郎解围"(《世说新语·贤媛》),颜氏显然取法后者。其所谓"辅佐",当如唐太宗长孙皇后"道观起居注以匡君失"(《贞观政要》卷二),在守礼前提下发挥补阙作用。

历史语境与当代启示
六朝门阀政治中,妇人参政屡见不鲜。颜氏亲历梁陈之变,见士族女子或如娄逞"诈为丈夫"入仕(《南史·崔慧景传》),终致祸败,故强调"才智不为累"的前提是明位分。今人读此,当思其"以礼制欲,以智成德"之深意:女子才学当如《诗经》"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般含蓄内敛,又需具《列女传》"母仪""贤明"之识度。

结语
此章体现颜氏"守经达权"之家教智慧。其警示不在压抑才能,而在申明"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礼记·曲礼》)之大义。昔曹大家作《女诫》而续《汉书》,卫铄授笔法而启右军,皆颜氏所谓"辅佐君子"之典范。读《家训》者,当于字外得女子"德才相济"之三昧。(全文798字)

注释
[1] "干蛊":此处化用王弼注"干父之事,能承先轨",转指妇人干预男子职分。
[2] 邓皇后事:见《颜氏家训·治家》原注,颜氏以此证妇人专权之弊。
[3] 娄逞事:南齐女子女扮男装任扬州议曹,事发后被驱遣,事载《南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