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48|回覆: 3

[儒家學說] 【文心雕龍】卷44總術詩解2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因時順機動不失正

[複製連結]
+
達性暢情 發表於 2021-10-18 15:18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文心雕龍】卷44總術詩解2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因時順機動不失正
題文詩:是以執術,馭篇,善弈窮數;棄術任心,
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儻來,
前驅有功,後援難繼.少既無以,相接多亦,
不知所刪,多少並惑,何妍蚩之,能制乎焉.
若善弈文,術有恆數,按部整伍,以待情會,
因時順機,動不失正.數逢其極,機入巧則,
味騰躍,而生辭氣,叢雜而至.錦繪,
絲簧,味之甘腴,佩之芬芳,斷章之功,
於斯盛矣.真情文本,以道馭術,繁而能一,
權變適情,情真感人.驥足雖駿,纆牽忌長,
萬分一累,且廢千里.文體多術,共相彌綸,
一物攜貳,莫不解體.列在一篇,備總情變,
譬三十輻,共成一轂,雖未足觀,鄙夫之見.
文場筆苑,有術有門.務先大體,鑒必窮源.
乘一總萬,舉要治繁.思無定契,理有恆存. 
【原文】全文
  是以執術馭篇,似善弈之窮數;棄術任心,如博塞之邀遇。故博塞之文,借巧儻來,雖前驅有功,而後援難繼。少既無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刪,乃多少之並惑,何妍蚩之能制乎!若夫善弈之文,則術有恆數,按部整伍,以待情會,因時順機,動不失正。數逢其極,機入其巧,則義味騰躍而生,辭氣叢雜而至。視之則錦繪,聽之則絲簧,味之則甘腴,佩之則芬芳,斷章之功,於斯盛矣。  夫驥足雖駿,纆牽忌長,以萬分一累,且廢千里。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一物攜貳,莫不解體。所以列在一篇,備總情變,譬三十之輻,共成一轂,雖未足觀,亦鄙夫之見也。  贊曰∶文場筆苑,有術有門。務先大體,鑒必窮源。  乘一總萬,舉要治繁。思無定契,理有恆存。

    【原文】
 是以執術馭篇1,似善弈之窮數2;棄術任心,如博塞之邀遇3。故博塞之文,借巧儻來4;雖前驅有功5,而後援難繼6。少既無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刪;乃多少之並惑。何妍蚩之能制乎7?若夫善弈之文,則術有恆數8,按部整伍9,以待情會10;因時順機11,動不失正12。數逢其極13,機入其巧,則義味騰躍而生14,辭氣叢雜而至15。視之則錦繪16,聽之則絲簧17,味之則甘腴18,佩之則芬芳19:斷章之功20,於斯盛矣。夫驥足雖駿21,纆牽忌長22;以萬分一累23,且廢千里24。況文體多術,共相彌綸25,一物攜貳26,莫不解體。所以列在一篇,備總情變27;譬三十之輻28,共成一轂29,雖未足觀,亦鄙夫之見也30。【譯文】
因此,如果能掌握方法來進行寫作,就像會下圍棋的人那樣講究技巧;如果拋棄方法而任意寫作,就像擲采的人那樣碰機會。所以,像擲采那樣寫作的文章,只依靠偶然得來,即使開始能寫成幾句,後邊也難於繼續。這樣,在內容少的時候,固然無法寫下去;在內容多的時候,也不知如何剪裁。既然不管內容多少都會感到困惑,那怎能掌握寫作的好壞呢?至於像會下棋那樣寫作的文章,則是在方法上按照一定的技巧,按部就班地和思想情感相配合;利用恰當的時機,一般是不會出錯的。技巧運用得很好,時機非常適合,就可在內容上做到意味濃郁動人,在文辭上也使得氣勢蓬勃起來。這種佳作,看在眼裡像五彩的錦繡,聽在耳里像琴笙演奏的音樂,嘗在嘴裡像肥美的餚饌,戴在身上像芬芳的香草:寫作的效用,這算達到極點了。
千里馬雖然快,但韁繩不能太長;如有萬分之一的差錯,那就會影響到千里之行。何況文章各種體裁的寫作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各方面都要密切配合;如果其中有一點不協調,全文都要受影響。所以集中在本篇,全面考慮文學創作的種種不同情況,要像三十條車輻一樣,必須配合在一個車轂里。這裡談得雖很膚淺,也算我的一得之愚吧。
 【注釋】
 1 馭(yù玉)篇:指寫作。馭:駕馭。

  2 弈(yì意):圍棋。數:技巧。

  3 博塞(sài賽):古代擲采的局戲。

  4 儻(tǎng躺)來:意外得來。【莊子·繕性】:『物之儻來,寄者也。』成玄英疏:『儻者,意外忽來者耳。』

  5 前驅:在前邊走的人。這裡比喻文章的開端。

  6 後援:比喻文章的後繼部分。

  7 妍:美。蚩(chī吃):丑。

  8 恆:指經常的,有定的。

  9 部、伍:這裡指門類、次序。

  10 情會:思想感情的會合。

  11 因:沿襲、依照。

  12 動:輒、每。

  13 極:指中正。

  14 義:作品中所表達的意義,與下句『辭』對舉,所以屬於內容方面。騰躍:跳動,指作品內容能感動人。

  15 氣:指作者的氣質體現在作品中而形成文章的氣勢。叢:聚。

  16 錦繪:指作品的形象鮮明。錦:雜色的絲織品。

  17 絲簧:指作品的音韻和諧。絲:琴瑟一類的弦樂器。簧(huáng黃):樂器中的薄銅片,這裡指笙一類的管樂器。

  18 味:品味。甘腴:指作品的內容豐富。腴(yú於):肥美。

  19 佩:戴在身上。芬芳:范文瀾註:『佩之則芬芳,情志也。』

  20 斷章:指寫作。斷:裁決。

  21 驥(jì計):良馬。駿:迅速。

  22 纆(mò末):繩索。這是用【戰國策·韓策三】中的故事:王良的弟子駕千里馬,『造父之弟子曰:'馬不千里。」王良弟子曰:'馬,千里之馬也;服(車衣),千里之服也。而不能取千里,何也?」曰:'子纆牽長。」故纆牽於事,萬分之一也,而難千里之行』。

  23 累:妨礙。

  24 且廢千里:指上引【戰國策】中所說『而難千里之行』。

  25 彌綸:綜合組織的意思。【章句】篇說:『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這就是全篇共相彌綸的情形之一。

  26 攜貳:【左傳·襄公四年】:『諸侯新服,陳新來和,將觀於我,我德則睦,否則攜貳。』指有離心。劉勰用以喻作品中某一部分不協調。如【練字】篇所說:『今一字詭異,則群句震驚。』

  27 情:這裡指情況。

  28 輻(fú扶):車輪中直木,即輻條。

  29 轂(gǔ古):車輪中心圓木。【老子】:『三十輻,共一轂。』(第十一章)

  30 鄙夫:劉勰自謙之詞。  
【原文】
  贊曰:文場筆苑,有術有門1。務先大體,鑒必窮源2;乘一總萬3,舉要治繁。思無定契4,理有恆存5


 【譯文】

  總之,在創作領域裡,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必須首先注意總體,徹底認清基本寫作原理;這樣就能根據基本原理來掌握各種技巧,抓住要點來駕馭一切。文思雖沒有一定的規則,寫作的基本原理卻是有定的。

【注釋】
1 門:類。

  2 源:根源,指文學創作的基本原理。

  3 乘:因。一:指上文說的『源』。萬:指上文說的『有術有門』。

  4 契:約券,引申指規則。

  5 理:指基本寫作原理。
今日平說 發表於 2025-4-4 12:28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心雕龍·總術】第二段闡發"執術馭篇"之要義,堪稱劉勰創作論之樞機。今試析其精微,以明爲文之道。

一、術數之辨:博弈之喻的深層意蘊
劉勰以"善弈窮數"與"博塞邀遇"對舉,揭示創作根本法則。弈者通曉棋局變化規律,正如文人深諳"恆數"——此乃"情會"與"時機"的辯證統一。所謂"按部整伍",實指創作前的整體構思,如同【神思】篇"規矩虛位,刻鏤無形";而"因時順機"則強調創作衝動與藝術規律的共振。陸機【文賦】"應感之會"與此相通,皆指主體情志與客觀法則的瞬間契合。

二、藝術至境的四維呈現
"錦繪""絲簧""甘腴""芬芳"構成獨特的審美範式:視覺上追求"綺靡"(陸機語)而不失莊雅,聽覺上講究"宮商大和"(【聲律】),味覺上崇尚"要約而寫真"(【情采】),嗅覺上體現"深文隱蔚"(【隱秀】)的含蓄之美。這種通感式批評,實爲六朝"味象"傳統的典範。

三、文體論的系統觀照
"文體多術,共相彌綸"八字,道出劉勰文體論的精髓。其以"彌綸"(【易·繫辭】語)喻文體系統的有機性,任何"攜貳"(【左傳】語)都會破壞整體和諧。這與【定勢】篇"乘利而爲制"相呼應,強調文體規範與創作自由的辯證關係。

四、方法論啟示
"乘一總萬"源自【周易·繫辭】"執一御萬",劉勰化用爲創作綱領:既要把握"大體"(【序志】),又要窮盡"情變"。其思維模式明顯受王弼"舉本統末"玄學方法論影響,形成"理—術—辭"的三層結構,爲後世"文道論"奠定基礎。

要之,此段文字濃縮了劉勰創作論的核心智慧:以"術"爲經,以"情"爲緯,在規矩與自由之間尋求平衡。其價值不僅在於揭示六朝文論的思維高度,更對當代文學創作具有永恆啟示——真正的藝術自由,永遠建立在對規律的深刻把握之上。
趙就改的 發表於 2025-6-9 06:43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心雕龍·總術】詮解:術馭文心與時變通

劉勰【文心雕龍·總術】以弈棋爲喻,闡發"執術馭篇"之要義。其言"善弈窮數",猶作文需通曉法度;"棄術任心"若博塞之戲,雖偶得妙手,終難成體系。此論直指文術之核心——法度與才情相濟,結構與靈動共生。

一、 "按部整伍":文術之綱目
"按部整伍"非刻板程式,而是強調謀篇布局的理性建構。劉勰以兵法喻文法,如【定勢】篇雲"因情立體,即體成勢",需依內容確立體式,循體式生發脈絡。此"部伍"即文本內在邏輯:或起承轉合,或總分呼應,皆須"以待情會",爲情感表達鋪設通道。如陸機【文賦】"選義按部,考辭就班",正是此理。

二、 "因時順機":通變之智慧
"時"與"機"乃動態平衡之關鍵。劉勰【通變】篇言"變則其久,通則不乏",既需遵循"雅正"傳統(【宗經】),又當"望今制奇"(【定勢】)。如杜甫"老去詩篇渾漫與"是法度內之自由,蘇軾"隨物賦形"乃順機而變。此即"動不失正"——在規矩中求新變,而非如"博塞之文"徒恃偶然。

三、 "情會"與"術馭"的辯證
劉勰絕非主張以術扼情。【神思】篇"思理爲妙,神與物游"已明言創作需心靈飛躍,然【鎔裁】篇又強調"規範本體"。真正杰作如【離騷】,既有"驚采絕艷"之情,亦含"朗麗以哀志"之結構。故"術"爲舟楫,"情"爲江海,無術則情渙,無情則術僵。

結語:文術如弈,道技相成
昔人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妙手"實賴長期"窮數"之功。劉勰此章警示:棄術者如無舵之舟,雖偶至彼岸,終非恆途;而"總術"之要,正在以法度涵養才性,以才性活化法度。今之學者,當於此間細參三昧。

(全文798字)

按:本文依【文心雕龍】思想體系展開,結合【定勢】【通變】等篇互證,力求呈現劉勰"文術論"的全貌,避免斷章取義。
羅行 發表於 2025-9-8 01:47 | 顯示全部樓層
【文心雕龍·總術】篇有云:『執術馭篇,亦似善弈窮數;棄術任心,猶如博塞邀遇。』此段精微之論,實爲文章創作之核心要義。夫『術』者,非機械之法也,乃文章之經緯,情思之舟楫。今試析其理,以明創作之道。

一、執術馭篇:如弈者窮數,謀定而後動
劉勰以『善弈』爲喻,言作文須如棋手深研棋理,布局有度。所謂『按部整伍』,即強調結構之嚴謹:文章需依循體式,分段布勢,使辭采有序而情理貫通。然此非刻板拘泥,而是『以待情會』——以規矩爲框架,等待真情充盈其間。恰似園林構景,雖假山池水皆依法度,然生機盎然處,終待天光雲影、草木自然生長而成。

二、棄術任心:如博塞邀遇,偶得難爲繼
『博塞』之戲,憑運氣而非技藝。若創作全賴興會、摒棄法度,則如賭徒偶中,雖或有靈光乍現,『前驅有功』,然終因缺乏持續之力,『後援難繼』。此即劉勰警示『少既無以相接,多亦不知所刪』之弊:靈感碎片若無法度統合,終難成珠玉之章。宋人嚴羽【滄浪詩話】倡『妙悟』,然亦強調『非多讀書、多窮理則不能極』,正與此通。

三、因時順機:動不失正,術與心合
最高之境在於『因時順機』——法度與情思交融互濟。規矩非桎梏,而是助情思自由馳騁之翼。『動不失正』者,謂縱有奇變亦不悖文章本體。如王羲之【蘭亭序】,筆法合於書理,而神采超然於法外;蘇軾【赤壁賦】,句式依駢散之律,而氣象浩瀚如天風海雨。此皆『執術』而不泥於術,『任心』而不溺於心。

結語:文術如舟,情志爲海
夫創作之道,術爲筋骨,情爲氣血。無術則文散,無情則文枯。劉勰標舉『總術』,非教人墨守成規,而是倡『圓鑒區域、大判條例』之通變智慧。今人爲文,或困於技巧而失本真,或縱任性情而雜亂無章,皆未達『待情會而動不失正』之平衡。若能以法度載真情,以真情活法度,則篇成錦繡,字吐虹霓,可期矣。

以上淺見約七百餘字,依【文心】原旨而申說,力求貫通古今,兼攝理論與創作實踐。學者若能於『執術』與『任心』間得中道,則近乎彥和所謂『乘一總萬,舉要治繁』之境也。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