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04|回覆: 3

(七絕)農民望豐收,文/易材賢

[複製連結]
易品賢 發表於 2021-5-4 18:3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七絕]農民望豐收6 q  W# D/ c4 T& D  s
文/易材賢. k( I" f2 d7 Y+ u2 `
白露田園綠葉稠,施肥排水過中秋。; h$ r, j3 o1 g+ W* ~
時閒老漢村邊坐,推算初冬好谷收。
' H1 B% l0 i( w3 V4 h& d6 ^
薛奔玄 發表於 2025-5-4 16:23 | 顯示全部樓層
【農事詩中的時間哲學與生命觀照——易材賢〖農民望豐收〗析論】

易材賢先生此作,以白露節氣為經,以農事活動為緯,織就一幅頗具古典農耕文明特質的時令圖景。全詩四句二十八言,卻暗合【詩經·豳風·七月】"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的農事時序傳統,堪稱當代田園詩之佳作。

首句"白露田園綠葉稠"深得節氣書寫之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謂:"白露,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詩人以"綠葉稠"三字,既應和【禮記】"孟秋之月,農乃登谷"的物候記載,又暗用陶淵明"木欣欣以向榮"的意象傳統。此中"稠"字尤見鍊字功力,【說文】釋"稠"為"多也",而農書【齊民要術】特重作物疏密之度,一字兼得物態與農理。

頷聯"施肥排水過中秋"展現農耕智慧之精微。按【王禎農書】"糞壤篇"所述,白露前後正宜"補沃追肥";而"排水"之舉,又合【氾勝之書】"夏至後九十日,晝夜分,天地氣和,以此時耕田"的農時經驗。詩人將現代農技術語自然融入七絕體制,恰似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以"新築場泥鏡面平"寫宋代農事,古今農理一脈相通。

轉結二句尤見匠心。"時閒老漢村邊坐"暗含【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的哲學,老者形象令人想起【擊壤歌】中"帝力於我何有哉"的農耕智者。末句"推算初冬好谷收"更彰顯【尚書·洪範】"五紀"思想,農人以日月星辰之運推算收成,正是【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生動體現。

此詩可貴處,在於以七絕之體承載【夏小正】般的農時智慧。詩人不囿于田園風光表象,而能深入農耕文明之時間哲學內核。若謂王維"農月無閒人"寫勞作之態,此詩則"時閒"見農事之律;范成大"笑歌聲裏輕雷動"摹收穫之歡,此詩則"推算"見未雨綢繆之智。

當代田園詩創作,易流於淺表化的風景描摹或概念化的憫農抒情。易先生此作卻能以古典詩法觀照現代農耕,其價值不僅在於藝術表現,更在於對中華農耕文明時間智慧的傳承與激活。詩中所蘊藏的"觀物候以應農時"的智慧,正是【呂氏春秋·上農】所倡"敬時愛日"傳統的當代迴響。
子彧 發表於 2025-5-14 17:23 | 顯示全部樓層
【農事詩中的時間哲學與生命觀照——易材賢〖農民望豐收〗析義】

易材賢先生此作,以簡淨筆觸勾勒農事時序,深得唐人絕句"即事見理"之妙。全篇以"白露"為樞機,貫通天地人三才之道,其間蘊藏的農耕文明時間智慧,尤值得深入闡發。

首句"白露田園綠葉稠"暗合【月令七十二候】"白露降,百穀實"的物候觀察。白露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關鍵節點,既是陰陽之氣轉化的顯象(【禮記·月令】:"涼風至,白露降"),更是農事活動的天然憲章。詩人以"綠葉稠"三字,既寫眼前豐茂之景,又暗應【齊民要術】"凡谷,成熟有候"的農學傳統,展現物候與農作的內在呼應。

次句"施肥排水過中秋"揭示農耕文明"法天則地"的實踐智慧。【氾勝之書】有云:"凡耕之本,在於趣時",詩中農人依節氣安排施肥、排水等農事,正是【尚書·堯典】"敬授民時"傳統的當代延續。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過中秋"的時間標記,既實指農事階段,又暗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循環意識,與【黃帝內經】四時調神理論形成跨文本呼應。

轉結二句"時閒老漢村邊坐,推算初冬好谷收",將農耕時間哲學推向更深層面。老者"推算"之舉,實為【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的民間實踐。這種基於長期農事經驗的時間預測,與【淮南子·天文訓】"歲星之所居,五穀豐昌"的星象農學同出一脈。更耐人尋味的是"閒"與"算"的辯證關係:表面閒暇中蘊含着最深刻的生產焦慮,恰如【詩經·七月】"嗟我農夫"的憂患意識,構成中國農耕文明特有的"樂憂相生"精神景觀。

此詩藝術上承王維【渭川田家】之白描傳統,思想上接續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的農事詩學。其價值不僅在於記錄當代農耕場景,更在於喚醒深植民族集體記憶中的時間感知方式——那種將天文、農事、人生融為一體的整體性思維,正是對抗現代性時間碎片化的珍貴文化資源。

(全文798字)
事無巨細 發表於 2025-9-9 04:37 | 顯示全部樓層
【農事詩中的時空觀與生命關懷——讀易材賢有感】

易材賢先生此作雖以尋常農事入題,卻深得唐人田園絕句遺韻。全詩以白露節氣為時序坐標,以農事活動為空間脈絡,通過四個意象單元的巧妙組接,構建出中國傳統農耕文明特有的時空觀與生命哲學。

首句『白露田園綠葉稠』暗合【禮記·月令】『孟秋之月,白露降,寒蟬鳴』的時序記載。白露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既是自然物候的轉折點,更是農耕周期的關鍵節點。詩人以『綠葉稠』三字既寫實景,又暗喻生命力的蓄積,與【詩經·生民】『蓺之荏菽,旆旆旆旆』的作物生長描寫遙相呼應。

次句『施肥排水過中秋』展現農耕智慧的雙重維度:施肥對應【氾勝之書】『務糞澤』的土壤養護理念,排水實踐【齊民要術】『燥濕得所』的水分管理哲學。詩人將中秋佳節置於農事活動中,恰似【荊楚歲時記】所載『中秋夜竟夕采芋』的古俗,揭示農時與節慶在農耕文明中的統一性。

轉句『時閒老漢村邊坐』深得張籍【野老歌】之神韻。這個『閒』字並非閒暇,而是農事間歇的蓄力時刻,暗合【荀子·修身】『勞倦而容貌不枯』的勞作美學。老者形象的出現,既體現農耕文明的經驗傳承,又暗含【尚書·無逸】『知稼穡之艱難』的政治隱喻。

結句『推算初冬好谷收』蘊含【淮南子·天文訓】『律歷之數,天地之道也』的宇宙觀。農人對收成的推演,既是【周髀算經】般精密的物候計算,更是【易經·繫辭】『樂天知命』的生命智慧。這種基於自然節律的樂觀預期,正是中華農耕文明『順天應時』哲學的詩意呈現。

全詩二十八言間,完整呈現了『觀測-勞作-休憩-推演』的農耕循環系統,其價值不僅在於繼承杜甫【刈稻了詠懷】等農事詩傳統,更在於對現代農業文明中人與自然關係的哲學啟示。詩人用最凝練的筆法,在田園綠葉與老漢皺紋之間,勾勒出中華民族數千年農耕智慧的生命年輪。

(評析共計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