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417|回復: 3

(五律)示儿,文/易建真

[複製鏈接]
易品贤 發表於 2021-4-29 16:3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五律]示儿0 g( D1 S# W$ F& C% A
易建真(福建 漳平)$ Q, X4 q; z" s* t) ~6 J1 M3 z/ Z
咱本农家子,应承节俭风。/ o. M. s$ W) ^/ t+ y5 s
心无邪与恶,举有孝和忠。
* x6 I9 {0 P3 X待客须颜善,修身必友恭。2 w# A6 {5 G6 h3 \5 e/ I
一身存正气,德品效梅松。
7 f% O4 w4 T, I. n0 k& i+ X! _
顾查卒 發表於 2025-7-20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示儿》诗学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诚为当代家风诗教之典范。全篇以五言律诗为载体,承汉魏乐府遗韵,得盛唐格律精髓,短短四十字间,将儒家伦理与士人风骨凝练如金,足见功力。

首联「咱本农家子,应承节俭风」,直溯《诗经·豳风》农事传统。「咱」字活用口语入诗,既存汉乐府「饥者歌其食」之真,复得宋人「以俗为雅」之趣。而「节俭」二字,遥应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训,家学渊源,于此可见。

颔联「心无邪与恶,举有孝和忠」,暗合《礼记·大学》「正心诚意」之道。对仗工稳处,尤见匠心:「心」「举」虚实相生,「无邪」「有孝」阴阳互济。更妙在化用《论语》「思无邪」而不着痕迹,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者。

颈联「待客须颜善,修身必友恭」,深得《仪礼》宾主之仪。颜子「克己复礼」之教,与《尚书》「友于兄弟」之旨,在此熔铸为一。「须」「必」二字斩钉截铁,颇有朱柏庐《治家格言》风骨,而声律上「善」「恭」仄平相应,尤见声情并茂之妙。

尾联「一身存正气,德品效梅松」,直追文天祥《正气歌》境界。以「梅松」喻德,既承《楚辞》香草美人传统,复启《菜根谭》「岁寒三友」意象。双关之妙,令人想见林逋「梅妻鹤子」之风流。

全诗平仄谨遵「仄起首句不入韵」正格(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中二联「邪-孝」「善-友」虚实对仗之精,足证作者深谙杜甫「晚节渐于诗律细」之法。若论微瑕,「颜善」稍涉生造,然观王荆公「春风又绿江南岸」炼字之勇,此或可谓「以故为新」之尝试。

要之,此诗以农门家训为表,以圣贤心法为里,在当代旧体诗创作中,实为「温柔敦厚」诗教传统的鲜活实践。昔白居易作《闲坐看书贻诸少年》,今观易公此作,可谓古今辉映矣。(全文798字)
是飞 發表於 2025-8-2 03:4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律·示儿》诗学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堪称当代家训诗之典范。全篇以五言律诗为载体,承汉魏乐府遗韵,得杜少陵《示宗武》家法,将农耕文明之伦理纲常凝练为八句四十言,可谓字字珠玑,深得"温柔敦厚"之诗教精髓。

首联"咱本农家子,应承节俭风",开宗明义以"农家"立骨。考《诗经·豳风》"九月授衣"之制,《颜氏家训》"俭者省约为礼"之训,皆与此句血脉相通。"咱"字虽用白话,然恰合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之传统,较之"吾""余"更显亲切。

颔联"心无邪与恶,举有孝和忠",暗合《礼记·乐记》"中正无邪"之旨。对仗工稳处,"心""举"二字构成内外映照,"邪恶"与"孝忠"形成善恶对举,深得《千字文》"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之教化智慧。

颈联"待客须颜善,修身必友恭",化用《论语》"居处恭,执事敬"及《孟子》"友也者,友其德"之典。"颜善"二字尤妙,既含《礼记·曲礼》"正容体,齐颜色"的仪礼要求,又具程朱理学"持敬"功夫,可谓熔经铸史。

尾联"一身存正气,德品效梅松",以比兴作结,取象于四君子之梅松。《楚辞·远游》"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的士人精神,与《荀子·劝学》"岁不寒无以知松柏"的德性象征,在此达成古今对话。

此诗最可贵者,在于以诗证道。全篇严守"二四字异平仄"的律法,中两联"心-举""待-修"的虚实相生,足见作者深谙《文心雕龙·丽辞》"反对为优"之要义。而"节俭-孝忠-友恭-正气"的德行体系,更构建出完整的儒家修身次第,较之《朱子家训》亦不遑多让。

今人作传统家训诗,易堕入说教窠臼。然此诗以"农家子"为原点,以"梅松"为指归,既有《击壤歌》的质朴真率,又具《正气歌》的刚健弘毅,诚可谓"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当代范本。若能在"颜善"处稍加典故点染,或更见厚重,然白璧微瑕,不掩其德教光华也。
忍隐待时 發表於 2025-9-9 06:12 | 顯示全部樓層
《示儿》一诗品鉴

易建真先生此作《示儿》,以五言律诗形式承袭家训传统,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堪称现代家风诗教的典范之作。全篇以农耕文明为精神底色,融汇儒家伦理纲常,构建出立身修德的完整价值体系。

首联“咱本农家子,应承节俭风”开宗明义,以“农家”身份认同确立道德根基。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尚书》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诗人将节俭之风溯源于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与价值观念,暗合《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训诫传统。

颔联“心无邪与恶,举有孝和忠”精要概括修身要义。《大学》言“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此联正心、修身次第分明。孝为百善之首,《孝经》谓“夫孝,德之本也”;忠乃立身之基,朱熹注“尽己之谓忠”,诗人将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熔铸一炉。

颈联“待客须颜善,修身必友恭”拓展处世之道。《论语》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颜善待客体现中华待客之礼;“友恭”出自《周礼·大司徒》“联朋友”,强调人际交往的恭敬之心,与《礼记·曲礼》“修身践言”之教相呼应。

尾联“一身存正气,德品效梅松”升华至精神境界。文天祥《正气歌》开篇即言“天地有正气”,此联以自然物象喻德,梅之傲雪、松之凌霜,恰如《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品格象征,赋予道德追求以审美意境。

此诗结构谨严,颔颈两联对仗工稳,平仄合律。语言虽平实却深得古典诗教精髓,将儒家“修身齐家”之道凝练为四十字箴言。在现代社会价值多元背景下,此类承传统而启新声的训子诗,实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有益实践。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