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94|回覆: 3

易撥詩一首(閒中有寄節判陶岑)

[複製連結]
易品賢 發表於 2021-4-29 01:5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易拔詩一首,【閒中有寄節判陶岑】:$ Z1 L& F& H" g, K, `2 c0 Z
我醉欲眠召罷休,誰能倚杖聽江流。
* o) s2 w5 J, m4 h5 m% q8 j蕉花當戶不知午,榕葉滿庭疑是秋。* I: b3 T" v% i+ V& C
吾道從來無物累,此心何處不天游。4 M  h& C5 T# H: f( t. ]0 d
鴻邊幸有音書至,春在江南雲夢洲。1 n$ \  V3 ^; u' ^$ @
西米露 發表於 2025-4-28 21:43 | 顯示全部樓層
【易撥詩一首(閒中有寄節判陶岑)】解詁

此詩乃南宋遺民詩人易撥寄贈友人陶岑之作,字不過五十六,而意蘊深長,頗得宋人理趣與唐人格調之妙。今試爲析義如下:

首聯"我醉欲眠召罷休,誰能倚杖聽江流",典出雙源。"我醉欲眠"化用陶淵明【飲酒】"我醉欲眠卿可去",暗含晉人蕭散之致;"倚杖聽江"則承杜甫【旅夜書懷】"危檣獨夜舟"之孤詣。詩人以醉眠、倚杖二態,勾勒出疏放自適的隱者形象,而"聽江流"三字尤見工夫——江水東流本屬尋常,然以"聽"字點化,遂使視覺意象轉爲聽覺感受,此乃宋詩"通感"技法之妙用。

頷聯"蕉花當戶不知午,榕葉滿庭疑是秋",實爲全詩警策。"蕉花"句暗用王維"山中習靜觀朝槿"句意,而"不知午"三字更進一層,寫時光凝滯之態;"榕葉"句則取法柳宗元"榕葉滿庭鶯亂啼",然易"鶯亂啼"爲"疑是秋",頓生新意。蕉花、榕葉皆嶺南風物,詩人不直言暑熱,反以"疑秋"出之,此乃"反常合道"之筆,深得江西詩派"活法"三昧。

頸聯"吾道從來無物累,此心何處不天游",轉入理語。"無物累"顯系莊子"物物而不物於物"之化用,"天游"更直取【莊子·外物】"心無天游,則六鑿相攘"之意。然詩人妙在將玄理與日常生活打成一片,所謂"即事見理",正是宋代理學影響下詩學之典型表現。

尾聯"鴻邊幸有音書至,春在江南雲夢洲",忽轉溫馨。"鴻邊"暗用雁足傳書典,而"春在江南"四字最堪玩味。陶岑時任節判,當在江南任所,詩人寄詩時值嶺南盛夏,卻遙想江南春色,此非實景乃心象也。"雲夢洲"既實指洞庭雲夢澤,復暗含【楚辭】"與女游兮九河"之縹緲意境,一語雙關,情韻悠長。

此詩章法謹嚴,由醉起,經景承,轉理合,終以情結。語言洗鍊而意境深遠,既得唐人風致,又具宋人思理。蕉花榕葉之詠,可見嶺南風土;天游無累之思,足征道學涵養。至若結句"春在江南"之想,非特寄懷友人,實亦暗寓故國之思——易撥作爲遺民,其筆下"江南春色",豈非故宋山河之象徵耶?斯乃弦外之音,讀者當於字外求之。
堅強 發表於 2025-5-15 02:03 | 顯示全部樓層
【易拔〖閒中有寄節判陶岑〗詩解:宋人理趣與隱逸情懷的審美建構】

此詩乃南宋江湖詩派典型之作,以"閒適"爲表,"天游"爲里,深契程朱理學"萬物靜觀皆自得"之旨。首聯"我醉欲眠召罷休,誰能倚杖聽江流",用陶淵明"我醉欲眠卿可去"典故,而"聽江流"三字暗含張孝祥"萬象爲賓客"的宇宙意識,非真醉眠,實爲對官場徵召的疏離姿態。

頷聯"蕉花當戶不知午,榕葉滿庭疑是秋"最見鍊字功夫。"蕉花"意象取自白居易【連雨】"隔簾蕉葉雨中愁",然易拔化愁爲閒;"榕葉"句尤妙,"滿庭"與"疑秋"構成時空錯位,比之陸游"槐陰滿庭疑舊雨",更多三分理學家格物致知的觀照。此聯表面寫景,實乃【近思錄】"觀天地生物氣象"的詩化呈現。

頸聯"吾道從來無物累,此心何處不天游"直抒胸臆,上句暗合二程"廓然大公"之說,下句"天游"語出【莊子·外物】,此處卻賦予理學新解——朱熹【詩集傳】釋"天游"爲"理之自然",詩人將莊禪逍遙轉化爲道德本心的自在流行,正是南宋理學詩的特質。

尾聯"鴻邊幸有音書至,春在江南雲夢洲","雲夢洲"用孟浩然"氣蒸雲夢澤"典而反其意,變雄渾爲清遠。全詩結穴於"春"字,既實指江南春信,亦隱喻【論語】"吾與點也"的仁者氣象。考易拔生平,此詩當作於嘉定年間辭官歸隱時,故能融會邵雍【擊壤集】的安樂精神與楊萬里"誠齋體"的活潑理趣。

此詩藝術價值,在於將理學"性即理"的命題轉化爲"詩即理"的審美表達。其章法之妙,正如真德秀【文章正宗】所云:"理在氣中,氣象渾成";其語言之工,則得呂本中"活法"真傳,在江西詩派瘦硬與四靈派清圓之間,自成疏朗明淨之格。後世王士禎【池北偶談】評江湖詩"有塵外之致",正可移評此作。
薛炊攻 發表於 2025-9-9 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易撥詩一首(閒中有寄節判陶岑)】淺析

此詩以閒適之語寄寓深意,展現了宋人融道心於日常的哲思境界。全篇八句,章法嚴整,氣韻流轉,於疏淡中見精神,可謂得陶謝遺風而自成格調。

首聯『我醉欲眠召罷休,誰能倚杖聽江流』暗用陶淵明『我醉欲眠卿可去』典故,立顯超然物外之態。『倚杖聽江流』五字勾勒出天人合一的觀照姿態,江水奔流不息,而觀者心寂然不動,已爲後文埋下伏筆。

頷聯『蕉花當戶不知午,榕葉滿庭疑是秋』以景寫時,妙在時空錯位。蕉花灼灼本屬盛夏,而榕葉蕭疏恍若清秋,詩人借物候交織暗喻超脫線性時間的禪悟。此間『不知』與『疑是』相映成趣,道出主觀心象超越客觀物象的玄機。

頸聯『吾道從來無物累,此心何處不天游』乃全詩樞機。上句化用【莊子】『物物而不物於物』之理,下句取意【齊物論】『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揭示心性不爲外物所縛,則無往而非逍遙遊的境界。此二句將前兩聯的意象提升至哲學高度。

尾聯『鴻邊幸有音書至,春在江南雲夢洲』忽轉人間溫情,鴻雁傳書意象既應和『音書至』的現實關懷,又暗合【漢書·蘇武傳】的文化記憶。雲夢澤的春意既是實指江南物候,更是心齋坐忘後的精神春色,與首聯『江流』遙相呼應,形成循環往復的意境圓環。

通觀全詩,詩人通過醉眠、聽江、觀蕉榕等日常片段,構建出『即俗證真』的修行場域。其語言看似平淡,實則暗藏機鋒:以『不知午』破時間執念,以『疑是秋』解空間分別,最終抵達『無物累』『皆天游』的渾化之境。尾句春在雲夢之喻,恰似禪宗『青青翠竹儘是法身』的現量境界,使全詩在哲學高度中不失人間溫情,誠爲宋代理趣詩之佳作。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