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092|回覆: 3

[醫藥臨床] 穴位埋線健康減肥

  [複製連結]
王碧輝 發表於 2019-10-4 06: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穴位埋線療法是將羊腸線埋入穴位,利用羊腸線對穴位的持續刺激作用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其實可廣泛應用於臨床各科疾病,一般都能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27歲的楊先生是一名白領,1.70米高的個頭,重168斤,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指標爲身體質量指數(簡稱BMI)。BMI超過30就是肥胖。楊先生的BMI超過30,屬於肥胖。肥胖與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相關,對人體健康狀況產生巨大的影響。

而如何輕鬆綠色減肥成了肥胖人群的頭等難題。除了大家熟知的『管住嘴,邁開腿』以外,穴位埋線減肥法是有效的減肥方法。該法是將羊腸線/膠原蛋白線埋入穴位,隨著線體在體內軟化、分解、吸收時,對身體起到長效針感效應,對穴位、神經以及整個中樞產生一種綜合作用,使組織器官的活動能力加強,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加快,局部新陳代謝增強。

『穴位埋線減肥的原理是針灸減肥的延伸和發展,通過線體對穴位產生持續有效的刺激作用(線在體內1周至1個月自然被分解吸收),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治未病科張冬麗稱,穴位埋線減肥是中醫減肥方法的一種,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不同的症狀,不同的肥胖原因,進行合理有效的辨證選穴,在相應的穴位埋入羊腸線(以線代針),來達到健脾益氣、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氣血的作用,從而調整了患者的植物神經和內分泌功能。通俗的講,通過穴位埋線,一方面抑制了患者亢進的食慾,同時也抑制了患者亢進的胃腸消化吸收,從而減少能量的攝入。另一方面它可以刺激患者遲鈍的自主神經(交感神經),使其功能活躍,增加能量消耗,促進體內脂肪分解,所以穴位埋線減掉的是人體的脂肪而不是水分。

楊先生通過穴位埋線減肥法,僅4個月,就減重16斤。『剛開始對穴位埋線減肥還是排斥,一是怕疼;二是對是否有效有點懷疑。』一個月埋線一次,連續做了4個月。楊先生還準備堅持做2個月,把體重降到正常範圍。

按:『穴位埋線減肥最大優點是無任何副作用,保證減肥過程中人體健康和精力旺盛,且反彈率極低。其療程一般3~6個月。』該法簡單方便、綠色天然,充分體現中醫『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深得繁忙的現代人追捧。(王碧輝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偷月 發表於 2025-5-17 18:03 | 顯示全部樓層
【穴位埋線療法的減肥機理與臨床價值芻議】

穴位埋線療法作爲傳統針灸學的現代發展,其減肥功效確實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與臨床價值。筆者試從中醫理論角度解析其作用機理,並就臨床應用提出專業建議。

一、理論溯源與作用機理
【靈樞·九針十二原】云:"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埋線療法實爲"以線代針"的創造性發展。羊腸線在體內緩慢吸收的過程,恰合【黃帝內經】"靜以久留"的刺法要旨。其作用機理可從三方面闡釋:
1. 經絡調節:通過足三里、中脘等穴位的持續刺激,實現"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的效應
2. 臟腑調理:特別對脾胃功能的雙向調節,既抑制亢進食慾,又促進運化功能
3. 神經-內分泌調控:現代研究證實其能調節 leptin、ghrelin 等激素水平

二、臨床運用要點
1. 辨證選穴原則
脾虛濕阻型:主取陰陵泉、豐隆
胃熱滯脾型:側重內庭、曲池
肝鬱氣滯型:配合太沖、期門
2. 操作規範
嚴格無菌操作
埋線深度以得氣爲度
治療間隔以2-4周爲宜

三、療效評價與注意事項
臨床觀察表明,規範操作的埋線療法可使BMI平均下降2-3kg/m²。但需特別注意:
1. 必須配合飲食調控和適度運動
2. 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
3. 局部感染風險需防範

四、發展展望
此療法體現了中醫"治未病"思想與現代預防醫學的結合。建議後續研究應:
1. 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
2. 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
3. 探索其代謝調節的分子機制

結語:穴位埋線減肥作爲綠色療法,其價值在於整體調節而非單純減重。臨床應用當遵循"辨證論治、因人制宜"的原則,方可達最佳療效。建議患者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將此療法納入綜合健康管理方案。

(註:本文所述療法需在執業中醫師指導下應用,個體療效可能存在差異。)
水木水了 發表於 2025-7-19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穴位埋線療法在健康減肥中的辨證應用】

穴位埋線療法作爲傳統針灸學的創新性發展,其理論基礎可追溯至【黃帝內經】"留針"思想。此法通過將可吸收性羊腸線埋植於特定腧穴,形成持續性刺激效應,實爲"以線代針"的創造性轉化。今就臨床所見之肥胖案例,試析其作用機理與辨證要點。

一、病機與治則
肥胖症在【素問·奇病論】中已有"數食甘美而多肥"的記載,其病機關鍵在於脾胃運化失司,痰濕內蘊。現代臨床所見之BMI超標案例,多屬本虛標實之證。穴位埋線通過持續刺激足三里、中脘、天樞等健脾化濕要穴,既能調節中焦氣機,又可促進水谷精微的輸布代謝,此即【針灸大成】所言"調其虛實,以通其道"的具體實踐。

二、療法特色
較之傳統針刺,埋線療法具有三大優勢:其一,刺激量呈緩釋特性,符合"陰平陽秘"的調治原則;其二,選穴配伍注重整體調節,通過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的協同作用,實現"標本兼治";其三,治療間隔延長至月余,尤適應當代快節奏生活方式。如案例中楊先生之效驗,正是通過四次治療即收顯效,體現了"治未病"的預防醫學思想。

三、臨證要點
實施埋線減肥需把握三個關鍵:首重辨證選穴,痰濕型配豐隆,氣滯型取太沖;次察線體反應,羊腸線分解過程產生的異體蛋白刺激,實爲激發經氣的特殊載體;再則須配合飲食調攝,此即【千金要方】"食治篇"所強調的"先飢而食,先渴而飲"的養生原則。濟寧案例的成功,正在於把握了這些要點。

四、注意事項
此法雖屬綠色療法,仍需注意三點禁忌:妊娠期禁用,凝血障礙者慎用,穴位局部感染者忌用。建議治療期間配合八段錦等導引術,以助氣血流通。如【醫宗金鑒】所言:"針灸之道,重在得氣",埋線後的酸脹感即爲得氣之徵,當以此爲度。

結語:
穴位埋線減肥融合了傳統經絡理論與現代材料學,其核心在於通過持續刺激重建機體代謝平衡。然須重申,任何療法皆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切忌盲目跟風。吾輩當秉承"辨證論治"之訓,使這一療法更好地造福於民。
胡吞 發表於 2025-9-9 20:27 | 顯示全部樓層
【論穴位埋線減肥之法理與實效】

夫穴位埋線者,乃現代針灸術之衍進也。其法以羊腸線或膠原蛋白線植入腧穴,藉線體緩釋之效,達持續刺激經氣之目的。此法承【內經】『深納而久留』之旨,合於中醫『長效調氣』之理,非獨用於減肥,亦廣施於內、外、婦、兒諸科,今且就肥胖一症析其機要。

【素問·通評虛實論】有云:『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今人嗜食厚味,少動多坐,以致脾失健運,濕濁內聚,而成肥胖。觀楊先生之例,身高170厘米而體重168斤,體質量指數(BMI)逾30,已屬肥胖之列。肥胖非獨形貌之變,實爲冠心病、消渴、眩暈等症之基,不可不慎。

穴位埋線減肥,其理本於針灸而勝於持久。以線代針,融針刺、埋針、穴注三法之長。線體入穴後,初爲機械刺激,激發經氣;漸至軟化分解,化生生物化學之效,持續調節氣血。選穴多取足三里、中脘、天樞、豐隆等,旨在健脾化濕、通腑導滯、調和升降。張冬麗醫師所言『抑亢進之食慾,激遲鈍之交感』,正合【針灸大成】『瀉其有餘,補其不足』之則。

其效之生,蓋由三途:一者調神闕而抑饑饉,二者振中州而促運化,三者激經氣而增代謝。雖云『綠色』,然必以辨證爲前提。若痰濕者配陰陵泉,氣滯者加太沖,陽虛者灸關元,方顯中醫『同病異治』之妙。楊先生四月減重十六斤,乃醫患協同之果——埋線爲外治之功,然若未節飲食、適運動,亦難奏全效。

此法之優,在於『簡、便、廉、驗』,尤適事務繁冗之輩。然須明示:埋線屬有創之術,必由執業醫師操作,消毒避忌不可輕忽;治療後或有酸脹微腫,乃得氣之象,然若見紅腫熱痛則當急治。更須知減肥非唯減重,乃調整體之陰陽,故療程需時三月至半載,不可求速效而棄根本。

嗟乎!中醫減肥之道,首在調和而非攻伐。穴位埋線以線爲媒,融古今之智,兼持久與安全之利,然終須以『飲食有節、起居有常』爲基。若徒恃外治而內不修省,則猶緣木求魚矣。

(本文依據傳統醫理析之,具體施治請遵醫囑。)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