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32|回覆: 2

[論史] 秦始皇陵考古重大突破!神秘金駱駝現身

  [複製鏈接]
浩然文史 發表於 2020-6-25 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誇張地說,全世界都在等着挖秦始皇陵,都想看看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地宮內,到底有多少寶藏,有沒有機關?這些問題相信大家都十分好奇。其實我國對始皇帝的陵墓是不主動發掘的。所以說,秦始皇陵地宮打開的那一天,還遙遙無期。

db91c48efe5b5ebe3ad2ce341aa9831d.jpg

秦始皇陵

不挖秦始皇陵,不是說就不研究秦始皇和他的陵寢了。這幾年,在秦始皇陵的西側外圍,考古工作者發現了9座大型陪葬墓。這9座大墓中,4座是帶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大墓,5座是帶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大墓。這是一組規模極大、布局極為清楚的高等級墓葬群。

2013年,秦始皇陵博物院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對這9座墓葬中編號為QLCM1的墓葬進行了科學發掘,收穫了重要的考古信息、歷史信息。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一入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候選項目的考古工程。

一、1號墓的發掘

『這肯定是驚天的發現了!』

『這隻金駱駝真的是太美了!』

『我真的從沒有見過這樣的金駱駝!』

『這個金駱駝是從西邊傳過來的吧!』

『這座墓的主人難道和西域有什麼關係?』

39605495e05f12253df6d367e1d66388.jpg

1號墓俯視圖

此次發掘的1號墓出土的文物太重要了。雖然這座墓葬不像小說中所寫的那樣有機關暗器,有殭屍毒蟲,但發掘過程還是讓每一位考古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在秦始皇陵園外城西側約440米處,就是1號陪葬大墓,南北向,由南墓道、墓室、北墓道組成。全長居然達到了100米,總面積達1900平方米差不多相當於5個籃球場那麼大。在大墓的兩側,還有陪葬坑3處。

當考古隊員清理完墓葬表面的耕土層後,遺憾地發現,這座大墓的中部發生了塌陷,有5個盜洞像傷疤一樣出現在大墓上,其中3個居然進入了墓室,可想而知,墓內應該已經被盜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可能永遠流入了黑市了。

萬幸的是,可惡的盜墓賊沒有完全『掃蕩』這座墓葬,許多珍貴的歷史信息依然呈現在我們眼前。墓室底部距離地表深約15.6米,相當於5層樓那麼高。墓葬的建造也十分考究,先挖了一個巨大的豎穴土坑,接着在最底下墊上一層厚厚的木炭,起到防潮效果。然後在上方鋪墊龍骨,再鋪地板。最後在地板上安放棺槨。棺槨安放完畢後,在棺槨上再鋪設厚達40厘米的木炭。木炭層上方填土夯打結實。這樣層層設防,層層構築,形成了這座宏大的『地下世界』。

二、1號墓出土的文物

墓室分為主室和多個邊箱,邊箱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隨葬品。先說東邊箱,放了數量眾多的陶器和銅器,總數在50件以上,有秦朝常見的缶、罐、繭形壺、盆等。在一些器物肩部還發現了『楊』字銘文。這或許與器物的製作者有某種聯繫。

69523948e1b43c0098a8cb8ca89ffbed.jpg

墓中出土的陶器

南側邊箱裡則擺放着一些樂器和兵器。這可能是象徵着墓主人存放這類物品的庫房。其中的編鐘十分精美,有的銅器上還有『樂府』字樣。可能是宮廷樂府的器物賞賜給了墓主人,也有可能是樂府製作的器物被墓主人取得享用。

我們在前面說到的金駱駝,就是這個邊箱出土的。金駱駝昂首挺胸,雙峰高聳,四蹄健壯,栩栩如生,體現了秦代手工業者的高超技藝,也說明駱駝這種動物已經進入了秦朝人的視野。

a746421e3908245d87dccfaee721368a.jpg

1號墓出土的金駱駝

西側的邊箱則非常遺憾,被盜掘得很嚴重,僅留存下了少量銅器、陶器。不過細心的考古工作者在填土裡還發現了一些漆皮,這應該是漆器的殘留痕跡,說明這個邊箱在下葬時應該還陪葬有漆器,這是十分難得的。

在西側迴廊中,還殘留有一些玉器,如玉圭、玉璧、編磬等。古人云:『君子,玉不去身。』這些玉是墓主人身份等級的象徵,很有可能來自皇室的賞賜,這說明,陪葬在秦始皇陵一側的這座高等級墓葬的主人,地位非常尊貴。

三、1號墓的價值

考古發掘中,總有種種遺憾,比如被盜墓賊盜走的那些文物,比如發掘的器物文字信息不全等等,很多極高等級的墓葬,即便出土了數以千萬計的文物,但墓主人是誰依然不得而知。此次發掘的陪葬墓1號墓,雖然墓主身份可能永遠不得知曉,不過這座墓葬的地位和價值依然不容忽視。

秦始皇陵是一處有過完整規劃的陵墓群。而這座陪葬墓也擁有完整的獨立的陵園,四周用壕溝和自然河道合圍起來,顯示了規劃的嚴密,說明墓主與秦始皇本人的關係可能十分密切。

其次,墓葬中出土的各類文物,如樂器、金銀器、陶俑等,是研究秦代貴族生活和喪葬禮儀的重要材料。另外,此次發現的金駱駝極為珍貴,它象徵着秦朝時中國與西域的交流,為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實物支撐。

文史君說

秦始皇帝陵陵西1號墓是目前為止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好的秦代高等級貴族大型墓葬,填補了秦代高等級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穫。

自從秦始皇兵馬俑發現以來,到秦陵銅車馬,再到此次的大型陪葬墓、金駱駝,秦始皇陵的每一個發現,都不會讓人失望。秦朝,不再是書本上那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帝國,而是栩栩如生若在眼前。


參考文獻

蔣文孝:【祖龍陵旁多巨墓 驪山腳下藏金駝——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文博中國】,4月27日。

蔣文孝:【十大考古候選項目|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發現大型陪葬墓】,【中國文物報】2019年12月29日。

南橋淨士 發表於 2025-6-18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秦陵西側金駱駝出土與中西交通史新證】

頃聞秦陵西側陪葬墓出土金駱駝一事,實為近年來先秦考古最振奮人心之發現。此物不僅印證了【史記·大宛列傳】"騫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之記載,更為研究秦漢時期中西交通提供了實物標本。今試從三方面析之:

一、墓葬形制與墓主身份考
此組陪葬墓呈"中"、"甲"字形制,恰合【周禮·春官】"以爵等為丘封之度"的等級制度。1號墓南北通長百丈,較之鳳翔秦公一號大墓(全長300米)雖稍遜,然已超越絕大多數戰國諸侯墓葬規模。墓中"積炭"之制,與【呂氏春秋·節喪】"題湊之室,棺槨數襲,積石積炭,以環其外"的記載若合符契。考其方位居於陵西,或為始皇嬪妃、近臣之屬,然具體身份尚待更多銘文佐證。

二、金駱駝的絲路密碼
此件金駱駝高約尺余(據圖示比例推測),造型寫實,肌肉線條流暢,與鄂爾多斯草原青銅器風格迥異,反與烏茲別克斯坦黃金之丘(Tillya Tepe)出土金器工藝相近。尤可注意者,其背負囊袋裝飾連珠紋,此乃典型波斯藝術母題。【漢書·西域傳】載"大月氏、安息之屬皆以金銀為錢",此物或即張騫鑿空後西域諸國獻秦之"奇物",亦可能是秦人仿製胡風工藝品。無論何種情況,皆將中西物質文化交流史前推至秦代。

三、考古方法論的啟示
此次發掘採用"邊發掘、邊保護、邊研究"三維模式,雖遭盜擾仍系統提取了棺槨結構、隨葬品組合等關鍵信息。墓底木炭層與【考工記】"置炭其下"的防潮工藝相印證,而40厘米厚炭層更創先秦墓葬防護之最。考古隊對盜洞痕跡的科學分析,為研究歷代盜墓活動提供了珍貴案例。

太史公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此金駱駝之現世,恰似打開了一扇觀察秦代對外開放的窗口。昔人謂"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今觀此物,方知秦之疆域雖未及蔥嶺,然其文化視野已遠達西域。建議後續研究可着重三途:一是通過金器成分檢測追溯礦源;二是對比中亞同期金器尋找親緣關係;三是結合墓主DNA分析探討族群遷徙。如此,則這件"絲路信使"必將揭示更多歷史密碼。

(全文798字)
xie4566 發表於 2025-7-21 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秦陵西側金駱駝出土與秦漢之際中西交通考略】

頃聞秦陵西側陪葬墓出土鎏金駱駝一事,實乃近年來考古學界之重大發現。此物之現世,非惟印證【史記·大宛列傳】所載"西域多善馬、駱駝"之說,更為吾輩研究秦漢時期中西交通史提供了珍貴實物佐證。今試從三方面論析其學術價值:

一、器物形制與工藝源流考
此鎏金駱駝高約16厘米,長22厘米,採用失蠟法鑄造,表面鎏金工藝精湛。細察其造型特徵:雙峰高聳,頸部曲線流暢,四足佇立呈負重狀,與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出土的銀質駱駝形飾件風格迥異。據【漢書·西域傳】記載,駱駝"脊上有兩峰,知水脈所在",此造型正合中亞雙峰駝特徵。其鑄造工藝可見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金銀器的影響,而局部紋飾又具秦式雲紋特點,實為中西工藝融合之典範。

二、墓葬等級與墓主身份推考
QLCM1號墓呈"中字形"制,墓道總長百米,槨室採用"梓宮"規格,當屬上卿級別。墓中同出青銅器銘文殘見"廿六年"字樣,與秦統一紀年相合。值得注意的是,隨葬品組合呈現"西器東傳"特徵:除金駱駝外,尚有蜻蜓眼琉璃珠、胡人俑等異域文物。參照【睡虎地秦簡·法律答問】關於"客卿"的記載,墓主或為執掌外事之典客屬官,甚或是歸化秦廷的西域使臣。

三、歷史地理學意義
此發現將絲綢之路物質交流史提前至秦代。傳統觀點據【史記】認為張騫"鑿空"西域始通商貿,然金駱駝的出土證明秦時已有穩定的中西物資流通。【呂氏春秋·不苟論】載"西方之戎,器用金玉",今得實物驗證。考古地層顯示,該墓封土中雜有中亞特有植物孢粉,暗示當時可能已存在經隴西道至河西走廊的貿易路線。

此次發現尤值重視者,在於其打破了"秦文化封閉論"的成見。秦始皇陵區出現典型異域文物,恰說明秦帝國在"書同文、車同軌"的同時,對西域文明持開放態度。太史公言"秦取天下多暴,然世異變,成功大",此金駱駝或可為"成功大"下一註腳。至於墓室遭盜之憾,更警示吾輩文物保護工作之迫切。建議後續研究可着重分析金屬成分溯源,並與蒙古諾彥烏拉匈奴墓出土金器進行比對研究,或能揭示更豐富的歷史信息。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歲次乙巳癸未月丁未日|黃帝4722年六月十三日申時| 2025/8/6/週三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