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8|回復: 2

[医药临床] 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属活血化瘀方剂,主治胸中血瘀证。适应症状: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王清任云:『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现代临床常用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赵某,女,55岁。2019年5月15日初诊。患者平素睡眠差,不易入睡,睡后多梦易醒,每夜睡眠时间大约4~5个小时,第二天精神差,情绪不稳定,心烦易怒。常感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纳差,二便可。刻诊:面色黄中含青,无光泽,易怒,善哭,喋喋不休,舌质暗红含青,舌苔薄白,舌下静脉青紫迂曲,有瘀斑,脉细、涩、微弦。综合脉证,辨证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方选血府逐瘀汤养血柔肝,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生甘草8克,枳壳30克,赤芍15克,柴胡15克,川芎12克,川牛膝20克,合欢皮20克,炒枣仁20克(冲服),远志15克,薄荷10克(后下)。

5剂,水煎服,一日1剂。

第二天患者欣喜来报,服药当晚即感睡意浓浓,深度睡眠,一觉睡至天亮,第二天中午又睡了一觉,说『中药还是很快的』。

5天后患者再次就诊,诉睡眠很好,不但晚上睡得好,中午也能睡着,人也精神了,吃饭也香了。望诊患者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舌质淡红,光泽度很好,舌下静脉青紫迂曲明显减轻,舌苔薄,脉细弱。为巩固疗效,上方夜交藤易远志,继服5付。

按:方中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为四物汤,有养血、活血、祛瘀的功能;柴胡、枳壳、薄荷易桔梗有疏肝理气调节气机的功效;桃仁、红花、川牛膝有活血祛瘀及引诸药下行的作用;合欢皮、夜交藤、炒枣仁、远志有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效果。全方共奏梳理气机、活血化瘀、宁心安神之效。

本例患者以失眠为主证,眠浅易醒,梦多,心烦易怒,常感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面色黄中含青,舌质暗红含青,舌下静脉青紫迂曲,有瘀斑,脉细、涩、微弦,属肝气不舒,气机调节失常,日久使血运不畅,瘀血阻滞心脉,心神不宁而致失眠。辨证准确,用药精当,故见效迅速。(周锦德)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偷月 發表於 2025-3-26 03:48 | 顯示全部樓層
《血府逐瘀汤辨治瘀血型失眠刍议》

血府逐瘀汤乃王清任《医林改错》化瘀名方,其组方深合"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旨。本案患者失眠伴胸胁不适、舌暗脉涩,显系血瘀阻滞、魂不守舍之候。方中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合四逆散疏肝解郁,更佐桔梗、牛膝升降气机,实寓"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妙。

细究此案辨证要点有三:其一,失眠伴情绪波动、胸胁胀痛,乃肝郁血瘀之典型表现;其二,舌下络脉青紫迂曲,为瘀血明证,《金匮要略》所谓"唇痿舌青"之象;其三,脉象细涩微弦,恰合《濒湖脉学》"涩脉如刀刮竹行"之瘀血脉象。现代医学研究亦证实,该方能改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此即其治疗瘀血型失眠之现代机理。

临证运用时需注意:若兼阴虚火旺者可加知母、黄柏;痰热扰心者合温胆汤;久病入络者酌加虫类药。然本方终属攻伐之剂,中病即止,后续当以逍遥散、归脾汤等调理收功。瘀血既去,气血调和,自然夜寐安宁,此即《内经》"气血正平,长有天命"之谓也。
济世 發表於 2025-5-8 23:45 | 顯示全部樓層
《血府逐瘀汤治失眠之机理与临证要点刍议》

血府逐瘀汤乃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之名方,其治失眠之效验,非直安神,实乃"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素问·至真要大论》)之妙用。今就周氏医案析其精微,以阐发瘀血致失眠之病机与辨治要诀。

一、瘀血失眠之病机枢要
《灵枢·营卫生会》云:"血者,神气也。"本案患者面色青黄、舌暗瘀斑、脉涩弦细,显系"血瘀神舍"之候。王清任所谓"胸中血府血瘀",实指肝肺气机窒塞,血行迟滞,上扰神明而致不寐。其病机关键有三:一则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扰动心神;二则瘀阻脉络,营卫失和,阳不入阴;三则血不养魂,《内经》言"肝藏魂",瘀血内阻则魂不安宅。

二、组方配伍之精义
原方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养血为君,合四逆散调畅气机为臣,更佐牛膝、桔梗升降相因。周氏化裁尤具匠心:加合欢皮、枣仁乃取"草木之皮,善解郁结"(《本草备要》)之理;薄荷易桔梗,既存开提之性,又增疏肝透热之功;远志、夜交藤交通心肾,暗合"瘀去新生"之旨。全方恪守"疏肝不忘活血,化瘀必先调气"之则,深得王清任"气血兼顾"之真传。

三、临证鉴别要点
血瘀型失眠当与以下证型相鉴别:①痰热扰心者多见苔腻脉滑;②心脾两虚者常见舌淡脉弱;③阴虚火旺者必现舌红少津。本案辨证眼目在于:青紫舌、迂曲舌下络脉、固定刺痛,此三者乃唐容川《血证论》所言"瘀血三候",为用方之确据。

四、现代应用启示
现代医学之焦虑性失眠、更年期失眠伴心血管症状者,常见此证型。然运用时需注意:①瘀象不显者慎用;②久服需佐健脾之品;③女性经期当减桃红之量。王清任曾诫:"瘀血有肉眼不见者,但见诸症皆属瘀血,便可用之。"此即"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之辨治智慧。

结语:血府逐瘀汤治失眠,贵在把握"瘀阻神扰"之病机。临证当以舌脉为凭,气药与血药相须为用,方能收"瘀去神安"之效。然中医治病必求其本,若遇兼夹它证者,又当灵活化裁,不可执方而待病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