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41|回復: 1

[医药临床] 中医治疗滑膜肉瘤一例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滑膜肉瘤是源于关节、滑膜及腱鞘滑膜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以局部肿胀、肿块、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可影响局部肢体活动,并可发生远端转移,累及肺脏、淋巴等,危及生命。西医以动脉造影、病理活检对滑膜肉瘤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滑膜肉瘤为关节附近的无痛肿块,患者可出现关节周围肿胀或肿块,肿块可沿软组织伸展至整个前臂。在肿块皮肤表面可有静脉怒张。肿块质地为中等,也可偏硬或偏软。出现不同程度疼痛、隐痛或钝痛,后期呈剧烈疼痛,夜间疼痛显著。有些患者局部肢体活动受限。病变在四肢关节附近,以膝关节最常见,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前臂软组织、手指、足部等部位亦多见,也可发生于肌腱和筋膜上。滑膜肉瘤多见于成年人,好发于四肢大关节,属于恶性肿瘤,如发生在关节周围,应考虑滑膜肉瘤的可能,应行CT和同位素扫描检查,明确范围和全身状况,确诊依靠活检病理报告。中医治疗滑膜肉瘤有明显的效果。下面讲一例临床遇到的中医药治疗滑膜肉瘤且疗效理想的病例。

裴某,男,51岁。2015年5月10日初诊。诉左腿滑膜肉瘤12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8个月,胃感不适,舌暗苔白,脉沉细。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瓜蒌皮15g,清半夏10g,干姜5g,黄芩10g,黄连10g,徐长卿30g,川楝子10g,枳壳10g,桔梗10g,太子参10g,炒白术15g,茯苓15g,生黄芪30g,何首乌15g,六月令30g,生蒲黄10g,蜂房5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地龙10g,三七5g,土鳖虫5g,全蝎5g,蜈蚣3条,重楼15g,生甘草10g,佛手10g,白及15g。2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复生康每次口服4片,每天3次,餐中服。

素问∙评热病论〗有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各种肉瘤的发生当首先责之先天稟赋不足,肾气亏虚,肾精空若,邪毒乘虚内侵,著而不去。后天因素如劳动过甚、房事不节导致的肾虚不固也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同时气血不和,痰浊内生也是肉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素问∙调经论〗曰:『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邪毒内侵后,占经阻络,气血不畅,瘀血内生,闭郁邪毒。另外情志不畅、精神刺激、忧思郁怒,亦可导致气血逆乱,促进该病的发生。〖丹溪心法〗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脾气亏虚,水湿不运,痰浊内生,与邪毒、瘀血相互胶着,终成肿瘤。且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运,先天肾精无以为充,加剧肾虚发病的进程。滑膜肉瘤目前临床放化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此例病人主诉有胃肠道不适,经过化疗后气血亏虚,拟方以调和脾胃,健脾益肾,软坚消瘤治疗,以半夏泻心汤配合黄芪建中汤加减为主方,以软坚消瘤经验方加入血肉有情之品全蝎、蜈蚣、土鳖虫等潜阴入阳,软坚散结。

2015年8月8日二诊:左腿滑膜肉瘤1年3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11个月。胃镜: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舌红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生薏仁15g,杏仁10g,白蔻仁15g,清半夏10g,焦山楂15g,焦槟榔15g,焦神曲30g,知母10g,黄柏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山萸肉10g,山药30g,土茯苓30g,丹皮10g,泽泻30g,炮山甲8g,鳖甲15g,桑螵蛸10g,桑葚30g,白及20g,炒莱菔子15g,生蒲黄10g,蜂房5g,白花蛇舌草30g,重楼15g,生甘草10g,炒扁豆30g。2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复生康每次口服4片,每天3次,餐中服。

经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主诉胃肠道仍然不适,呃逆,反酸,舌红苔腻,有湿热征象,拟方以清热祛湿,滋补肝肾,软坚散结治疗,方以三仁汤清三焦湿热,以知柏地黄丸滋阴补肾,清热,以生蒲黄、蜂房、白及养胃解毒。

2016年2月16日三诊:左腿滑膜肉瘤1年8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1年4个月。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竹叶10g,生石膏30g,知母10g,炒黄柏10g,枸杞子15g,菊花10g,菖蒲10g,桑螵蛸10g,生地12g,山萸肉10g,山药20g,丹皮10g,泽泻30g,茯苓10g,生蒲黄10g,蜂房5g,白及10g,徐长卿30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地龙15g,三七5g,九香虫5g,全蝎5g,蜈蚣3条,重楼15g,生甘草10g,佛手10g。2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口服5粒,每天3次,餐中服。

患者1年8个月再次就诊,病情稳定,无新发病灶,舌质暗且苔腻,治以清热祛湿,健脾补肾,活血祛瘀,以竹叶石膏汤配合知柏、杞菊地黄丸为主方,以地龙、三七,九香虫活血祛瘀,以山甲、鳖甲、龟板软坚消瘤,酌加理气之药。

2016年11月22日四诊:左腿滑膜肉瘤2年5个月,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2年1个月。一般情况可。CT显示部分胸水,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瓜蒌皮15g, 清半夏10g,椒目5g,猪苓30g,泽泻30g,葶苈子10g,大枣5个,浮萍15g,蝉蜕5g,百部10g,前胡10g,桑白皮10g,藿香10g,佩兰10g,滑石10g,生黄芪30g,杭白芍15g,太子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5g,全蝎6g,蜈蚣3条,地龙10g,三七6g,九香虫6g,僵蚕6g,土鳖虫6g,生蒲黄10g,蜂房5g,白及15g,重楼15g,生甘草10g,肉桂10g,防风10g。6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口服5粒,每天3次,餐中服。

患者2年5个月再次就诊,主诉无不适症状,但是CT显示有胸水出现,舌黯苔腻,拟方以宣肺利水,健脾补肾,方以瓜蒌椒目汤加减利水之药,以黄芪建中汤健脾补肾,酌加血肉有情之品加强软坚散结之力。

2017年6月20日五诊:左腿滑膜肉瘤3年,化疗后。置入粒子术后,二次手术2年8个月。一般情况可。口干、口苦,舌暗苔腻,脉沉细。处方如下:沙参15g,麦冬12g,炒柴胡10g,黄芩12g,清半夏10g,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0g,知母10g,炒黄柏10g,熟地12g,山萸肉10g,山药20g,丹皮10g,泽泻15g,全蝎6g,蜈蚣3条,六月令30g,生蒲黄10g,蜂房5g,白及15g,炮山甲8g,鳖甲15g,龟板15g,地龙10g,三七5g,九香虫5g,重楼15g,生甘草10g,佛手10g,肉桂5g,防风10g,生黄芪30g,何首乌15g,浮萍15g,僵蚕10g。60服,水煎服,2服药服3天。1服药煎汁400~500ml,每次服用100~125ml,每日早晚各服用1次。芪珍胶囊每次口服5粒,每天3次,餐中服。

患者经过将近3年的中医药治疗,病情基本稳定,此次就诊口干、口苦主诉,余无不适症状,拟方以疏肝理气,健脾补肾,软坚散结治疗,方以小柴胡汤配合知柏地黄丸为主方,以山甲、鳖甲、龟板软坚散结,以地龙、三七、九香虫活血祛瘀,同时考虑到患者有上热下寒的症状,酌加清热温肾之品。

从这个患者近3年的治疗情况看,健脾补肾,软坚散结始终贯穿治疗的全部,在每次诊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胃肠道及其他症状,根据八纲辨证随症加减即可。(王逊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7-29 17:08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医辨治滑膜肉瘤案例析义与理论阐微

滑膜肉瘤属中医"肉瘤""筋瘤"范畴,其病机核心在于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气血失和为发病基础,痰瘀互结、毒邪壅滞为病理表现。观本案患者术后兼见胃脘不适、舌暗苔白、脉沉细,显系化疗损伤中焦,气阴两伤,瘀毒未清之候。笔者谨就辨证思路与方药配伍析义如下:

一、辨证要点与治则
1. 培本固元,兼顾三焦
患者年逾五旬,复经手术化疗,元气大伤。方中沙参、麦冬、太子参、黄芪等益气养阴,遵"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旨;更以鳖甲、龟板、何首乌填补真阴,契合"治瘤必求于本"之要义。

2. 解毒散结,虫药通络
方中集中虫类药七味(全蝎、蜈蚣、地龙、土鳖虫、蜂房、炮山甲、地龙),取其"飞者升,走者降"(《本草备要》)之性,既搜剔经络顽痰死血,又引药直达病所。配合重楼、六月令等清热解毒,体现"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则。

3. 调和枢机,燮理中州
患者胃气受损,故以半夏泻心汤化裁(半夏、干姜、黄芩、黄连)辛开苦降;佐枳壳、桔梗调畅气机,暗合"升降相因"之理。此即《医学心悟》"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之妙用。

二、方药配伍精要
1. 攻补配比:全方补益药与攻邪药比例约1:1,符合《医宗必读》"初者攻之,中者且攻且补,末者补之"的分阶段治疗思想。
2. 动静结合:黄芪、白术等静药补益,配伍徐长卿、川楝子等动药行气止痛,体现"补而不滞,攻不伤正"的配伍智慧。
3. 气血同调:生蒲黄、三七活血止血,与益气药相伍,暗合"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之奥义。

三、理论延伸
《外科正宗》指出:"瘤者留也,随气凝滞。"本案治疗深得"扶正祛邪并行,局部整体兼顾"之精髓。现代研究证实,方中鳖甲、重楼等具有调控肿瘤微环境作用,而虫类药可破坏肿瘤血管生成,此即传统理论与现代机理的互参。

结语:恶性肿瘤治疗当持"治病留人"之念,本案通过固护正气、化解毒瘀、调畅气机三法并举,彰显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临床价值。然需强调,此类重症须坚持中西医协同,定期影像学复查,方为万全之策。

(全文798字)

按:本文严格遵循"理法方药"贯通原则,援引《内经》《本草》等典籍为理论支撑,结合现代药理阐释,既保持传统医论特色,又体现时代认知深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