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6|回覆: 2

[醫藥臨床] 白睛溢血中醫治驗一則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王某,70歲,2019年6月8號來診,訴左眼白睛溢血1年內反覆出現5次,復發10天。雙眼視力無異常,無生眵流淚,眼乾,左側隱隱偏頭痛,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檢查:視力左眼0.8,右眼0.7。左眼內眥及白睛上方出現大片狀出血,色鮮紅。

辨證:熱客肺經,陰虛火旺。

治法:清肺散血,滋陰降火。

處方:桑白皮9g,地骨皮9g,茜草9g,菊花9g,木賊草9g,丹皮9g,金石斛15g,陳皮9g,蘇梗9g,甘草6g。5服,水煎服,日1服。

2019年6月13號複診:左眼內眥及白睛上部出血已大部分吸收,局部顏色變微黃,續服上方5服,諸症消失。

白睛溢血又名色似胭脂。現代醫學認爲與結膜炎症、動脈硬化、血液病有關。中醫認爲此例患者屬熱客肺經,迫血妄行,兼患者年值偏高,反覆發作,虛火上炎,灼傷絡脈,致血溢絡外。處方以桑白皮、地骨皮泄肺熱,退虛火;菊花、木賊草清肝明目;金石斛滋陰退熱;陳皮、蘇梗行氣寬中。現代藥理研究:茜草既有止血作用,又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配伍丹皮共同起涼血止血,散瘀之功。諸藥合用標本兼治共收清肺熱,退虛火,止血散瘀功效,則白睛溢血迅速消散。(邢友勝 朱新龍 上海正安中醫)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書法自學 發表於 2025-6-26 16:06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睛溢血證治發微——兼論"色似胭脂"病機層次】

邢、朱二君所載醫案,誠爲白睛溢血典型治驗。余觀此案辨證精當,組方嚴謹,然其中病機層次猶有可闡發者。白睛在五輪學說中屬氣輪,爲肺所主,然其血色鮮紅、反覆發作,實關肺肝兩髒、氣血兩端。

案中"熱客肺經"之辨,當分標本而論。患者年屆古稀,脈弦而舌淡,此乃本虛標實之候。【銀海精微】有云:"白睛暴赤,乃火克金之象",然久病反覆者,必兼陰傷。桑白皮、地骨皮相須爲用,既合瀉白散清金之意,又暗藏養陰之機,最得"清而不伐"之旨。尤妙在金石斛一味,既助二皮清上焦虛熱,又防苦寒傷胃,深合老人體質。

其組方特色尤在氣血並調。茜草、丹皮配伍,取法【聖惠方】治目衄古意,然茜草炒炭則止血力增,生用則散瘀功著,本案取生用,正是著眼於"離經之血即爲瘀"的病機。更佐陳皮、蘇梗調暢氣機,既助藥力上行,又防涼藥凝滯,此深得朱丹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之三昧。

余臨證所見,此證多發於春秋燥令,若兼見心煩失眠,可加梔子仁清心除煩;若出血色暗久不消,當增當歸尾、紅花以助散瘀。然須切記【目經大成】告誡:"凡血證妄投辛溫,如抱薪救火",川芎、桂枝等升散之品應當慎用。

此案啟示吾輩:治眼衄不可徒執涼血一法,必審臟腑生克。肺熱當清,肝火宜泄,陰虧須滋,氣滯要疏,四者得兼,方爲全策。現代醫學雖謂其與微血管脆性相關,然中醫調氣復陰之法,實有改善血管功能之效,此正中西醫理暗合處也。
蘭園居士 發表於 2025-7-20 22:48 | 顯示全部樓層
【白睛溢血證治發微——兼論"色似胭脂"病機與治法】

此案載述精當,誠爲肺經鬱熱兼陰虛火旺型白睛溢血之典型治驗。細析其理法方藥,頗具章法,足資臨床借鑑。

一、病機闡幽
白睛屬氣輪,在髒應肺。患者七旬之齡,陰氣自半,反覆發作者,正合【審視瑤函】"白睛暴赤,多因肺熱"之論。其證見鮮紅溢血而無眵淚,顯非外感實火,乃肺經鬱熱久羈,灼傷絡脈;兼之年高陰虧,虛火內擾,形成本虛標實之候。左側偏頭痛、脈弦之象,更示肝經風熱上乘,與肺熱相煽爲患。

二、治法精要
治宗"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之旨,熔清肺泄熱、涼血散瘀、滋陰降火三法於一爐。尤妙在不用苦寒直折,而取甘寒清潤,既避傷陰之弊,又合"治血必先清氣"之訓。方中桑白皮、地骨皮相須爲用,乃錢乙瀉白散法,專瀉肺中伏火;佐以丹皮、茜草,暗合犀角地黃湯意,涼血散瘀而不留瘀。

三、用藥特色
1. 清泄相濟:菊花配木賊草,取【銀海精微】清肝明目對藥,治風熱上攻目系。
2. 潤燥得宜:金石斛甘涼濡潤,既助地骨皮退虛熱,又防桑皮燥烈傷陰。
3. 氣血同調:陳皮、蘇梗理氣寬中,寓"氣行則血行"之妙,與止血藥相反相成。
4. 動靜結合:茜草止血兼能行血,合丹皮成"止血不留瘀"經典藥對。

四、臨證啟示
此案啟示有三:首辨血色鮮暗,鮮者多熱,暗者多瘀;次察發病頻度,頻發者多虛中夾實;再參舌脈兼證,弦脈主肝旺,頭痛示病位在上。現代醫學所謂結膜下出血,中醫辨治尤當重視臟腑生克關係,本案肺肝同治之法,實得"隔一隔二"治療之精髓。

註:臨證運用需注意三點:①出血初期宜冷敷止血;②反覆發作者需排查消渴、眩暈等宿疾;③金石斛用量可隨陰傷程度調整至30g。學者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方爲善學。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