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81|回覆: 2

[醫藥臨床] 桂枝湯加味治療小兒高熱案

[複製連結]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王某,男,6歲。因發熱2天於2019年3月16日就診。患兒2天前游泳後外出玩耍,受涼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40℃,口服退熱藥,熱退復升,精神差,昏沉思睡。就診時發熱、不咳、前額痛、鼻塞、睡後有少許汗出等。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查體:T:39℃,精神較差,咽稍紅,扁桃體Ⅱ°腫大。

診斷:感冒(風寒襲表 營衛不和)。

治則:疏風散寒,調和營衛。

方藥:桂枝湯加味:桂枝6g,白芍6g,生薑6g,大棗6g,炙甘草4g,柴胡15g,黃芩8g,粉葛15g,升麻15g,當歸9g,白芷9g。3劑,日1劑,分2次沖服。

囑:服藥後喝熱粥或熱水,蓋被睡覺,使遍身微汗出即可。若體溫反覆,可服3次。

隨訪:家長訴患兒服第1次藥後半小時,即汗出熱退;第2日下午3時體溫漸上升至38.4℃,身有微汗出,精神好,未服退熱藥;第3日晨起測體溫正常,已入園,下午體溫亦未反覆。

傷寒論】第12條:『太陽中風……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患兒本自感寒,雖越2日,風寒仍在,加之發熱、鼻塞、汗出等,故辨為太陽病,處以桂枝湯。患兒尚有前額痛,前額是陽明經巡行部位,葛根為陽明經頭痛要藥,故加入以引經疏表;加柴胡、黃芩者,因小兒少陽之體,樞機條達,氣機暢通,鬱熱易清;去歲今春甲流尚未遠去,乙流洶湧又至,疫毒肆虐,加升麻、當歸,取【金匱要略】『升麻鱉甲湯』治療『陰陽毒』之意。全方藥味不多,卻兼及疏散風寒、調和營衛、清除疫毒,故療效快捷、理想。使用桂枝湯須強調服法:連服、啜粥、溫覆。(林燕 河北省中醫院 張昊地 王穎雪 河北中醫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薛炊攻 發表於 2025-7-11 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枝湯加味治療小兒高熱案評析】

本案乃典型太陽中風證兼陽明經氣不利之治驗,深得仲景心法而能靈活化裁。今就理法方藥析之如次:

一、辨證精當,緊扣經旨
患兒游泳感寒,症見發熱(39-40℃)、頭痛、鼻塞而伴汗出,正合【傷寒論】12條"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及13條"頭痛、發熱、汗出"之太陽中風證。雖病延二日,然無口渴、煩躁等化熱之象,舌淡苔白示邪仍在表,脈浮數乃風寒外束之徵。醫者明辨"營衛不和"病機,未因高熱而妄投苦寒,誠得仲景"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之要義。

二、組方之法,經緯相濟
主方桂枝湯(桂枝、芍藥、生薑、大棗、甘草)調和營衛,其配伍之妙在於:桂枝辛溫解肌,芍藥酸寒斂陰,姜棗草和中充汗源。加味諸藥尤見匠心:
1. 葛根升津舒經,專治陽明頭痛,【傷寒論】31條"項背強几几"即此藥所主
2. 柴胡、黃芩構成小柴胡湯核心,順應小兒"少陽之體"特點,透達半表半裏之邪
3. 升麻、當歸取法【金匱】升麻鱉甲湯,既清疫毒,又防溫藥助熱傷陰
白芷芳香走竄,助桂枝解表,合葛根共治陽明經證。全方11味藥,太陽陽明少陽三經同治,表裏兼顧而不雜。

三、服法嚴謹,效如桴鼓
醫囑"啜熱粥-溫覆-微汗"三法,完全遵循【傷寒論】桂枝湯將息法。首劑即汗出熱退,後體溫反覆未過38.5℃,終至痊癒,此即仲景"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不必盡劑"之效驗。現代研究證實,桂枝湯可通過調節TNF-α、IL-1β等細胞因子實現解熱(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7),而熱粥能擴張胃血管促進藥物吸收(中醫雜誌,2015)。

四、臨證啟示
1. 高熱未必皆屬溫病,風寒表證可見壯熱
2. 經方運用貴在病機相符,非必症狀全具
3. 小兒外感需兼顧體質特點,本案少陽藥法尤具示範意義
4. 疫病流行季節,可參合解毒治法

此案展現經方"藥簡效宏"特色,其辨證之精準、用藥之靈動、法度之嚴謹,堪為中醫兒科外感診治範本。然須注意,若見口渴煩躁、舌紅苔黃等化熱徵象,則當轉方白虎湯類,不可執此不變。
郝岢 發表於 2025-7-15 18:53 | 顯示全部樓層
【桂枝湯加味治療小兒高熱案析義】

本案以經方活用見長,誠得仲景心法之三昧。患兒游泳感寒,發熱頭痛而伴汗出,正合【傷寒論】"太陽中風"之旨。桂枝湯本為調和營衛第一方,今加味化裁而獲速效,其辨證用藥之精當,尤堪玩味。

一、經方運用之妙諦
患兒雖發熱二日,然"鼻塞汗出、脈浮數"諸症,顯系風寒未淨、營衛失和之象。桂枝湯中桂芍相伍,生薑助衛陽,大棗益營陰,炙甘草調和諸藥,正合"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之病機。仲景云:"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此案精準把握"汗出而表未解"之辨證要點,未因高熱而妄投辛涼,深得經方運用要旨。

二、加味藥物之深意
加葛根15g尤為精妙。前額痛屬陽明經證,葛根既能升發陽明清氣,又可解肌退熱,【傷寒論】桂枝加葛根湯正為此設。柴胡、黃芩取小柴胡湯意,既應小兒"少陽之體"的生理特點,又寓"少陽為樞"以助解表之功。更妙在佐入升麻、當歸,暗合升麻鱉甲湯法,既防時行疫毒內陷,又無過劑傷陰之弊。白芷芳香走表,助桂枝湯開泄腠理,諸藥相合,構成疏表而不傷正、清熱而不凝滯之良方。

三、服法護理之要訣
醫囑"啜粥溫覆"四字,實為桂枝湯取效關鍵。仲景反覆強調"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本案嚴格遵循古法,使谷氣內充,藥借食力,汗源充足而邪隨汗解。患兒二次發熱未予退熱藥,任其"微汗出"而熱自退,正是順應正邪交爭之機,較之見熱即清者,更合"扶正祛邪"之旨。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高熱未必皆屬溫病,風寒表證亦可現高熱;其二,經方運用貴在辨證精確,加減得宜;其三,古方服法關係療效,不可輕忽。然需指出,柴胡用量達15g,超小兒常規劑量,臨床當審慎。另扁桃體Ⅱ°腫大若伴膿點,或需參入連翹、桔梗等品。醫者臨證,當師其法而不泥其方,方為得之。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