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2|回覆: 2

[醫藥臨床] 棗仁丹參治頑固性失眠

[複製鏈接]
中國中醫藥報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吳某,男,69歲, 自訴患失眠多年,服中西醫藥效果不佳。症見:入睡困難、胸部有壓迫感、多夢易醒等,重者徹夜難眠,白天常伴有頭痛、心悸、煩躁不安等,舌質略暗或有瘀點,面部黧黑,脈澀或沉弦。辨證屬陰虛兼血瘀,遂擬棗仁丹參煎服。

方藥:酸棗仁30g,丹參30 g,加水600ml左右,煎煮取液約300ml,每日2次,1次150ml,每日1劑,連服1周。結果:患者入睡時間明顯縮短,頭痛也改善。再服5劑,諸症全消,失眠痊癒。

頑固性失眠常與心、肝二髒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如肝氣鬱結、心火熾盛、陰虛火旺,很容易導致心神受擾而致病。酸棗仁為安神要藥,味酸性平,歸肝、膽、心經,能補血養肝、益心安神,主治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等。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心包、肝經, 主要有活血祛瘀、除煩安神功效。【滇南本草】載:丹參『補心定志,安神寧心,治健忘怔忡,驚悸不寐』。 久病多瘀,長期失眠者常有血瘀現象,當心脈阻滯,血不養心,易神不守舍,心神失養則致失眠。丹參能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臟功能,調節心律、改善微循環。頑固性失眠者,只要兼有胸部壓物感、舌紅帶黯點等現象,為心脈瘀阻之象,皆可加入丹參而收到良效。本方中,酸棗仁重在養肝血、斂心陰;丹參則清心火、祛瘀阻,二味合用,可共奏滋陰養血、化瘀通脈、寧心安神之功效,對於長期用藥不佳之失眠者,選用本方多能收到較好療效。

失眠者也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如平時要注意怡情養性、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等。同時還當重視飲食調理、適當鍛煉,切勿過勞、熬夜,這些都有助解除失眠之憂。(蒲昭和 成都中醫藥大學)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D)

王立寧 發表於 2025-3-30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棗仁丹參配伍治療頑固性失眠之臨證體悟】

吳案所示頑固性失眠,實為"不寐"範疇中陰虛血瘀之典型證候。患者年近古稀,陰血自虧,兼見舌暗瘀點、面部黧黑、脈澀沉弦,此乃【醫林改錯】所言"血瘀內阻,神不安宅"之象。棗仁丹參方雖簡,然配伍精當,深合病機。

酸棗仁稟東方生發之氣,【金匱要略】早載其治"虛勞虛煩不得眠"之功。其質潤性斂,既補肝體之陰,又斂浮越之陽,尤妙在酸收之性可制丹參行散太過。丹參一味,功同四物,【婦人明理論】謂其"破宿血,補新血",其微寒之性可清血中鬱熱,苦降之能可導心火下行。二藥相須,一靜一動,補而不滯,行而不耗,共奏養陰活血、安神定志之效。

臨證所見,久病失眠多兼瘀象。蓋夜臥血歸於肝,若血行澀滯,則魂不能藏。本案患者胸部壓迫感,正是【血證論】"血府瘀血"之徵。丹參通心脈,棗仁養肝血,使血活神安,陰陽自和。現代藥理亦證實,酸棗仁皂苷可調節GABA受體,丹參酮能改善腦微循環,此乃古方今釋之妙。

提示治失眠不可徒執安神一法,當察氣、血、陰、陽之變。若見瘀象明顯者,可酌加赤芍、川芎;陰虛甚者佐以麥冬、生地。然須謹記,辨證精確方為取效之本。
ste0302 發表於 2025-4-15 22:12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評議】棗仁丹參配伍治療頑固性失眠之機理探微

觀此醫案,誠為辨證精準、用藥簡練之典範。患者年近古稀,久患失眠,呈現典型陰虛血瘀之候。棗仁丹參二味相伍,實暗合"養血化瘀,安神定志"之要旨,今試析其理法方藥如下:

一、病機辨析
【靈樞·營衛生會】有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本案患者舌暗瘀點、面部黧黑、脈象沉澀,顯系陰血虧虛兼脈絡瘀阻之象。心主血脈,肝藏魂,陰血既虛則魂失所養,瘀血內阻則神不安宅,此頑固性失眠之根本也。胸部壓迫感尤為心脈瘀阻之明證,與【金匱要略】"胸痹不得臥"之論遙相呼應。

二、藥物析微
1. 酸棗仁
【本草綱目】謂其"專補肝膽,亦復醒脾"。其味酸能斂浮越之陽,性平可調陰陽之樞。現代研究證實其所含皂苷A、B能延長慢波睡眠時間,此與【神農本草經】"主煩心不得眠"記載不謀而合。本案重用至30克,正合張錫純"酸棗仁最善安眠,生用尤佳"之論。

2. 丹參
【本草匯言】贊其"善治血分,去滯生新"。其活血化瘀之功,非獨破血,更能"養血調血"(【重慶堂隨筆】)。現代藥理學揭示其丹參酮可改善腦微循環,此正解"心脈瘀阻"之困。與棗仁相配,一補一通,恰如唐容川所言:"丹參一味,功同四物。"

三、配伍精義
此方雖簡,卻暗藏玄機。酸棗仁補肝體,丹參通心用,共成"體用並調"之勢。酸收與苦泄相制,養陰與化瘀相成,深得"相反相成"之妙。尤妙在劑量等分,使養血不滯瘀,化瘀不傷正,正合"疏其血氣,令其調達"(【素問·至真要大論】)之旨。

四、臨證啟示
1. 辨瘀要點:頑固性失眠若見胸窒、舌黯、脈澀三候,即可斷為血瘀作祟
2. 用藥法度:老年患者宜通補兼施,切忌峻攻蠻補
3. 調攝要點:除藥物外,當重視"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素問·上古天真論】)

結語:此案啟示後學,治失眠非獨鎮潛一途。對於久治不愈者,當察其有無"虛瘀互結"之機。棗仁丹參之配,實開"養血活血安神法"之先河,值得深入研究。然臨床運用仍需謹守病機,如見脾虛便溏者,又當佐以健脾之品,方為萬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