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60|回復: 4

[医药临床] 芳香健脾利湿治鼻渊、早泄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鼻渊

鼻渊临床症状表现不一,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患者多数见于肺胃郁热,慢性患者多见中气不足。临床要详细辨证,不可先入为主,要因人因病因时而异,虚实夹杂患者,要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者标本兼顾。总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认真辨证,仔细选择方药。

陈某,男,45岁,2018年10月31日初诊。诉不闻味道3年,近一年来加重。四年前在市人民医院检查为双侧鼻窦炎,当时手术后一年复发,多次口服药物治疗,疗效不佳。

刻诊:双侧鼻腔不闻味道3年,近一年来加重,吃饭都没有味道,食欲慢慢下降,伴有乏力气短,大便溏,舌淡苔白滑,舌下有瘀斑,脉细滑涩。

诊断:脾虚湿盛型鼻渊(西医称鼻窦炎)。

治则:健脾化湿,通窍活血。

方药:藿香12g,佩兰12g,红曲10g,砂仁6g,白芷10g,川芎10g,半夏10g,茯苓15g,太子参12g,全蝎6g,蜈蚣2条。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上方服用1周后二诊:食欲好转,鼻腔有轻微嗅觉,舌淡苔白滑,舌下瘀斑变淡,脉细滑。上方加细辛3g,防风10g,又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上方服用1周后三诊:症状大减,能闻到味道了,偶有乏力感,食后有轻微胃胀,舌淡苔薄白,脉细缓。湿气渐化,中气不足,此时当补益中气、健脾运化为主。改方调理2周,症状消失,方药如下:黄芪30g,炒白术12g,防风10g,炒鸡内金12g,炒莱菔子12g,炒苍耳子10g。

此例患者初诊不闻味道,中医诊断是脾虚湿盛加瘀滞,属于本虚标实之象,本质是脾虚中气不足,不能抵抗外邪,久而久之,体内浊毒内生,瘀血阻滞经络,故不闻味道和食欲下降等丛生,李佃贵指导学生治病,标本兼顾,一诊用藿香和佩兰芳香健脾化湿;红曲和砂仁行气开胃;白芷和川芎通窍活血;半夏和茯苓燥湿化痰;全蝎和蜈蚣通络解毒;太子参益气健脾。合方则健脾化湿、通窍活血;二诊稍加细辛和防风驱寒固表,故顽固性鼻渊患者前后三诊而愈,也是得益于中医的辨证和辨病之功。

李佃贵教导临床治病要求本,不能看见症状消失,就放松警惕,所以三诊患者症状大减以后,用玉屏风加味治疗,继续健脾益气、消食化积、通窍鼻渊,可谓是前后顺序井然,故临床疗效显著。

浊毒理论以人为本,侧重于个体,个体化的量身订制,风寒暑湿燥郁火等外因和身体脏腑的内因交织在一起,导致人体内排毒道路不畅,李佃贵首创了『健脾化浊排毒法』『补肾化湿排毒法』『疏肝解郁排毒法』『益气活血排毒法』『泻下逐淤排毒法』等等,值得后学临床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

早泄

早泄是最常见的射精功能障碍,以性交之始即行排精,甚至性交前即泄精,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为主要表现,发病率占成年男子的1/3以上。早泄通常以男性的射精潜伏期或女性在性交中达到性高潮的频度来评价,或以女性在性交中达到性高潮为标准来定义早泄。

高某,男,50岁,2018年10月6日初诊。患者诉早泄加重,多次到医院检查,身体无器质性病变,服用补肾壮阳药物后,反而更加难受,口腔容易上火。

刻诊:早泄半年多,近半个月来加重。伴见心情抑郁、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状。

诊断:肝郁湿热型早泄。

治则:疏肝解郁,清热利湿。

方药:柴胡12g,香附12g,郁金10g,茵陈15g,枳实10g,赤芍12g,大黄6g,红曲10g,生麦芽15g,合欢花10g,甘草3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一周后二诊:口干苦稍减,大便通畅,早泄稍微好转,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上方加白花蛇舌草30g,继续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服二诊方后第5天三诊:症状大减,舌质淡红,苔薄腻,脉细弦,偶有腰酸疼,上方去大黄、茵陈、白花蛇舌草,加苍术10g,炒杜仲15g,14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服三诊方后第14天四诊:症状基本消失,舌淡苔薄白,脉细滑,以香砂六君子方加减善后1个月,早泄等症状未再发作,临床治愈。

本例患者有肝郁湿热浊毒,故选用四逆散和化浊排毒加味,四逆散疏肝理气解郁,加香附、郁金,加强行气解郁之功;加茵陈、大黄清热排毒;加合欢花、生麦芽,疏肝安神;加红曲,化湿解毒活血。后期邪气排除,露出虚像,改方以六君子汤加减治愈。

李佃贵认为,临床遇见男科疾病,当首先分清虚实寒热,这样才不能犯虚虚实实之戒。男科疾病,临床经常遇到肝郁气滞、湿热浊毒型的患者,这类的患者,经常急躁上火,遇事容易冲动,爱好烟酒,休息无规律,饮食过于肥甘,体内浊毒内盛,在浊毒理论的指导下,用化浊排毒和疏肝解郁之法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浊毒理论可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内外妇儿皆可使用,李佃贵临床注重脏腑之间的升降关系,从五行生克出发,抓主症和辨证辨病相结合,以病人为中心,整体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李道成 山东省临沭县道成经方门诊部)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无端 發表於 2025-4-27 20:42 | 顯示全部樓層
【医案析微】从浊毒论治脾虚湿盛型鼻渊的辨证思路

(引)《素问·气厥论》言:"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然临证所见,鼻渊之因非独胆热,脾虚湿浊上蒙清窍者尤为常见。今析李佃贵教授治验一案,以阐浊毒理论指导鼻渊治疗之要义。

一、病机三层析微
1. 本虚层面:患者舌淡脉细、乏力气短,显系中气不足。《脾胃论》谓:"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脾失健运则清阳不升,鼻窍失养。
2. 标实层面:苔白滑、脉滑涩提示湿瘀互结。湿浊上泛鼻窍为涕,瘀阻络脉则舌现瘀斑,形成"虚-湿-瘀"三重病理格局。
3. 浊毒特性:病程迁延四年,湿瘀久蕴化毒,正如《金匮要略》"五邪中人,各有法度"之说,浊毒胶着难化乃成顽疾。

二、用药法度钩玄
首诊方暗含四法:
• 芳化醒脾:藿佩相须,取"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临证指南医案》)之旨,更合红曲、砂仁辛开苦降。
• 通窍活血:白芷引药上行,川芎"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本草纲目》),佐虫药搜剔络毒。
• 运脾化痰:夏苓组合取仲景半夏厚朴汤之意,太子参寓补于通。
• 解毒通络:全蝎、蜈蚣非独止痛,更有"虫蚁搜剔,飞者升,走者降"(《温病条辨》)之妙。

三、次第治疗心法
1. 初诊"通补兼施":以四君子汤去甘草之壅滞,合藿香正气散化裁,避开了"呆补滞邪"之弊。
2. 二诊"开玄达郁":加细辛启肾阳,防风升脾阳,暗合"火土相生"之理,取东垣升阳益胃汤意。
3. 终诊"固本澄源":玉屏风散加鸡内金等,既守"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之训,又合"脾窍在鼻"之论。

四、浊毒理论发微
此案体现李教授三大治则:
1. 动态辨浊:湿→瘀→毒的病机转化,对应芳化→活血→解毒的治法演变。
2. 给邪出路:通过健脾运湿、活血通络、解毒排浊三途,实现"浊毒有去路"。
3. 未病防变:症状缓解后转用玉屏风预防复发,契合"脾为生痰之源"理论。

(结)《医学入门》云:"鼻渊久必犯脑"。此案启示:治鼻渊当着眼整体气化,非独治鼻。李佃贵教授以浊毒理论统摄全局,先开鬼门洁净府,后实脾土固藩篱,其辨证之精、用药之巧、次第之明,堪为后世法。学者当知,芳香健脾非仅治标,实乃通过恢复中焦斡旋之职,使清升浊降,则鼻窍自通矣。

(按)本案用药计量皆遵原案,临证须因地因人调整。虫类药使用当权衡利弊,中病即止。
亲亲窝窝 發表於 2025-4-29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医案阐微】从浊毒论治脾虚湿瘀型鼻渊的辨证思路

案中患者鼻渊三载不愈,实为脾虚湿瘀互结之典型。《素问·玉机真藏论》言"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本案病机关键正在中焦失运,湿浊瘀毒壅滞清窍。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体系在此展现精妙应用,今析其理法方药如次:

一、病机三层析微
1. 脾虚为本:纳呆便溏、气短乏力乃脾阳不振之象,《脾胃论》谓"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此即"中央不运,九窍壅滞"之验。
2. 湿瘀为标:舌下瘀斑、脉象细滑涩,显系湿阻气机、血行涩滞之征,恰合《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之论。
3. 浊毒壅窍:嗅觉丧失持续三年,此非单纯气滞血瘀,实已化生浊毒,如《医林改错》所言"瘀久必腐,腐则为毒"。

二、治法次第解析
首诊方中藿香、佩兰芳香醒脾,取"治湿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临证指南医案》)之旨;红曲、砂仁暗合保和丸消积之意;白芷、川芎非仅通窍,更寓"血中气药"以破瘀;全蝎、蜈蚣虫类药的应用,正合叶桂"久病入络"之说,现代研究证实其能改善鼻窦黏膜微循环。

二诊加细辛3克尤见功力,此药辛烈走窜,《本草崇原》载其"宣五脏瘀滞",然用量精准控制在"不过钱"之戒内。防风与太子参相配,既固表又不恋邪,深得玉屏风散变化之妙。

三、浊毒理论运用精要
末诊转方体现"治病求本"大法:
黄芪30克峻补脾肺,佐炒白术12克形成"补而不滞"结构
鸡内金、莱菔子消导组合,暗含张锡纯"运化中焦以生气"思想
苍耳子用量10克,既达通窍之功,又避其肝毒性,展现"以平为期"的用药智慧

此案完整呈现"芳香化浊→透络解毒→健脾固本"三阶疗法,与《内经》"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原则高度契合。李佃贵教授独创的"化浊排毒法",实为对传统"扶正祛邪"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其核心在于建立"脾运→湿化→毒泄→瘀消"的病理逆转链。

今人治鼻渊多囿于清热解毒,此案启示:对于迁延不愈者,当从脾胃论治,尤需重视"湿-瘀-毒"病理链条的截断扭转。学者若能参透此中"标本缓急"的次第安排,则于临床复杂病证辨治思过半矣。
黎右 發表於 2025-5-6 05:33 | 顯示全部樓層
【学术解析】从浊毒理论论治脾虚湿盛型鼻渊的辨证思路

案中所述鼻渊病证,实为浊毒理论临床应用的典范。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致病"学说,在此案中体现为脾虚湿浊内蕴、瘀毒壅窍的病机演变。兹从三方面析之:

一、病机层次剖析
本案呈现"虚-湿-瘀"三重病机:中焦脾虚为发病之本(倦怠便溏、脉细),湿浊中阻为病理基础(苔白滑、脉滑),瘀血阻络为久病之变(舌下瘀斑、脉涩)。《黄帝内经》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患者术后复发乃中气未复之征,符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训。李师用药先以藿佩、夏苓等化其标浊,参术等固其本虚,正合《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旨。

二、用药法度探微
首诊方暗含三组药对:藿香-佩兰芳香醒脾化湿,取"治上焦如羽"之意;白芷-川芎辛通鼻窍,佐全蝎、蜈蚣入络搜邪,体现"络以通为用"思想;红曲-砂仁消食运中,契合"九窍不利,皆属脾胃"理论。二诊加细辛、防风,既循"巅顶之上唯风药可到"之则,又防"虚处受邪"之变。末诊转用玉屏风加消导药,示人以"脾旺四季不受邪"的调护理念。

三、浊毒理论启示
本案诊疗过程完整呈现浊毒理论"三期辨治"框架:初期(首诊)重在"化浊解毒",中期(二诊)侧重"透邪达窍",后期(三诊)着眼"扶正固本"。李师独创的"动态辨证"思维,在此表现为:根据舌下瘀斑消长调整虫类药用量,依据胃气恢复程度转换补消比例,充分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经方精神。

结语:此案启示临证当把握三点:首辨虚实标本,次察浊毒深浅,终调气血阴阳。李佃贵教授以"芳香健脾-化湿通络-益气固表"为序的阶梯疗法,为慢性鼻渊治疗提供了新范式,其核心在于始终把握"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病机转化规律。学者当于此等处细参,方能得浊毒理论之三昧。

(全文798字)
沙坡 發表於 2025-5-16 00:43 | 顯示全部樓層
【学术探讨】从浊毒理论论治脾虚湿盛型鼻渊的辨证思路

案中所述脾虚湿盛型鼻渊的诊疗过程,深刻体现了李佃贵教授"浊毒理论"的临床运用精髓。兹就本案辨证论治要点作专业分析:

一、病机辨析
患者病程三年,呈现"不闻香臭、纳呆便溏、舌淡苔滑"等典型脾虚湿困之象,兼见"舌下瘀斑、脉象细涩"的瘀血征候。此乃《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之明证。脾失健运则湿浊内蕴,上蒙清窍则嗅觉失灵,下注肠道则大便溏薄。李教授特别指出,此类慢性鼻渊当责之"脾虚浊阻",与急性鼻渊之肺胃郁热有本质区别。

二、组方精要
首诊方剂暗合"三焦分消"之法:
1. 芳香醒脾:藿佩相须为用,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之意,兼合红曲、砂仁振奋脾阳。
2. 通窍活血:白芷引药上行,《本草纲目》谓其"治鼻渊要药";川芎配虫类药,体现"久病入络"治疗思想。
3. 健脾渗湿:四君子汤去甘草之壅滞,取太子参、茯苓健脾不留邪。
此方恪守"健脾不碍湿,化湿不伤正"原则,标本兼顾。

三、次第调方之妙
二诊加细辛、防风,暗合辛夷散之意。细辛虽小剂3克,却具"火性迅发"之效,与防风相配,既助通窍又固卫表。三诊转用玉屏风加味,体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序贯治疗思想。其中炒苍耳子与鸡内金配伍,既通鼻窍又助运化,深得李教授"脾胃为后天之本"之要旨。

四、浊毒理论启示
本案完整呈现了"健脾化浊-透毒通络-扶正固本"的三阶段治疗模式:
1. 初诊以芳化为主,重在分解浊毒
2. 二诊佐以辛透,给邪以出路
3. 三诊侧重补益,重建脾胃功能
此即《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预防性治疗思想。

五、临证要点
1. 慢性鼻渊辨治当重视舌下脉络诊察
2. 虫类药运用宜中病即止
3. 嗅觉恢复后仍需巩固脾胃功能
4. 饮食调护当忌生冷黏腻之品

此案启示我们:治疗慢性鼻窦炎,当跳出"炎证即热毒"的思维定式,从脾胃论治往往能获奇效。李佃贵教授的浊毒理论,为慢性疑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值得深入研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