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实案例》 P6 l' G* P' P
王虹在某大公司任会计,由于职业特点,对数字特敏感。女儿欣欣在中学就读,原本属于学习比较努力、成绩中等的孩子,可在升入中学之后,突然被班主任委以重任,当了英语课代表。
& U1 r8 [) ~7 `6 T 初一上学期的中考,欣欣的英语考了96分。王虹觉得还不错,可开家长会时才知道,欣欣的英语成绩即使在本班也要排到第十八名,各科总成绩也在全年级二百名之外。就在那次家长会上,王虹见到了欣欣的班主任老师。老师姓杨,三十多岁的样子,待人亲切热情,说话很有条理。她告诉王虹,在这个班里,每一门课都有两名课代表。班里40名学生,每个人都有职务,这样可以使孩子增加自信。具体到欣欣的情况,她坦率地指出,欣欣各科成绩均属中等,必须抓紧时间,让她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因为随着科目的增加,学习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d. O2 J5 M: q
为了让女儿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王虹觉得要对她进行一次形势分析。家长会结束回到家里,王虹把老师的话引述一番之后,见欣欣一脸凝重,于是因势利导,借题发挥――不要以为当上英语课代表有什么了不起,那是老师给你增强自信心,是因人设事的安排。这次期中考试,你排名在全年级二百名之外,形势非常严峻,你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学习搞上去。' M$ f9 `% f* q3 r y
谈话后的第二天早晨,欣欣的房门上贴出一张字条,上面是欣欣的笔迹:认清形势超越自己!纸的一角还有一行小字:向绵羊开战!
& ~6 d( [; n! C. j* c5 H+ v 王虹见了哑然失笑。绵羊是女儿班主任的绰号,他们私下里总这样称呼杨老师。看来,这次家长会对女儿还真有触动,所以她才会把老师的批评当作前进的动力。- O" U H9 I1 j4 f3 i
一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初一第二学期结束,欣欣的成绩进到全年级前一百名,也算是有了较大的进步。
# Z8 ]8 {4 m- _ 初二上学期期末的家长会后,王虹被留下了。杨老师告诉她,欣欣自期中考试后,成绩掉得很厉害,上课、做作业都很懒散。这孩子怎么回事?不会是早恋了吧。王虹听到成绩下降就已经够着急了,再一听到“早恋”这个字眼就更加紧张。
# D! w& B: E9 i6 h0 s5 a0 ~ 一路上,王虹被焦虑与失望折磨着,她恨不得马上见到欣欣,痛打她一顿。一进家门,欣欣忐忑地看着妈妈:老师说什么了?8 A- [* w! Q5 n, ~& l/ l( Y- _2 I
“老师说什么,你自己应该清楚!”
2 ?& a) W$ p5 } “我,我成绩下降了以后得加倍努力。”
' w% `" a, _, D “问题不在这儿。你最近成天懒懒散散的,连课都不好好听了。”
; a. z( [, N# }( m; F% [ “没有哇。就是有两三次走神了。老师批评之后,我就注意了。”5 k# y5 a3 {9 z- x/ j
“那就能让老师这么失望吗?”“杨老师怎么说的?”/ z/ h1 r9 w; e% u; d, I$ B2 j
“老师说,你是笨鸟不知道先飞,就凭你这个水平,还跟男生交往过密,你有什么资格呀?”王虹连训带骂地质问。
; W0 I1 I* g( D8 w b$ y “杨老师是这么说的?”女儿的话里带着哭腔。“对,这是杨老师的原话。”想到上次家长会后,女儿对老师的话很当回事,王虹想借此刺激一下女儿,激发她再次向“绵羊开战”的动力。于是,王虹把杨老师的话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着重强调了与男生交往会考不上高中的后果。欣欣涨红着脸争辩着:“我跟谁交往过密呀?不就是互相问问题,上学、放学一起走吗?” U8 Q7 K1 @+ Q% S3 Q3 _
“你别不当回事!老师说照你这个情况,本来就不聪明,全使上劲儿还不行,再不好好学,中考都够呛。”5 E4 O5 {$ Z( K& F; U8 h3 ]
“高中有什么了不起的吗?我就是不上高中又怎么了?”
/ @, n/ C, V% y. q K “你,不上高中不考大学,你就只能等着被社会淘汰。”
. P# w) r$ L( S( e+ f' Y 谈话不欢而散。女儿回到房间很久没有出来。王虹在老公的劝说下回到卧室。! {1 F3 V8 v2 e$ j7 F
第二天冷静下来后,王虹又和女儿一起制定了新的学习计划。女儿生气归生气,可毕竟还不敢放弃学习,对妈妈精确到每一分的作息时间表,没有表示什么异议。那次期末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从那以后,女儿的话很少,回到家就关上门做作业,很少再听她谈起老师、同学的事情。
& g1 Y- b" L* x% O) o 再后来,欣欣参加中考,成绩果然不理想,离高中最低录取线还差12分。看到这样的结果,王虹欲哭无泪。事后她不断反思,女儿本身当然有问题,但作为家长的自己在教育孩子上是不是也存在问题,尤其几次家长会后对女儿的态度和做法妥当吗?0 T1 Y3 s. |9 b
《心灵导航》* b2 N& Q4 s' e% M& M. @3 r6 o
每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都会教训孩子,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指责孩子的错误,对孩子的学习状况也高度重视,但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过不了几天就没事了。所以一到开家长会,很多孩子都战战兢兢,内心充满焦虑,这样的家长会对孩子的身心是个伤害。作为家长,不应该只在参加家长会后关注孩子,平时应该多学习一些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改善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然后再逐渐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 X6 E! Z3 U. I1 X0 f 下面是不同类型家长在家长会后的表现。
& K4 m" ]" S; F7 {! y z8 K( S 理智型家长面对孩子似乎和平常一样,但是他会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和方式同孩子聊一聊。面对孩子的成绩他不会喜形于色,而是真诚地肯定孩子所做的努力,同时理性地评价;面对孩子的问题,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探讨产生的原因,提出严格的要求和建设性的意见和方法。给予孩子去尝试改进的时间,这样孩子就有被信任、被重视、被关爱的感觉,这时家长对孩子的监督孩子就可以接受。- n M% p3 Q0 }( p7 J! s) T
《点评》这样的家长对孩子包容而不溺爱,对孩子的每一点成绩都强调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对孩子的问题和孩子共同分担。家长心平气和,孩子心情愉快,这样孩子做事就会全力以赴。. b& x3 F1 N- |5 h6 V
暴躁型家长非常重视家长会、重视老师的意见,似乎非常积极地配合学校和老师。但总是把参加家长会后的紧张、忧郁、愤怒在家长会后见到孩子的第一时间不折不扣地倾倒给孩子。表现为:听不得老师的批评性建议,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回到家里不由分说,巴掌和辱骂劈头盖脸扑向孩子。, U+ O$ C6 w' ^- Y
《点评》作为家长,无论你有没有教育的能力,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让愤怒驾驭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时就在你的愤怒中暴露了你的无能、自卑,这种状态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你会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尊重。这样的家长往往还不允许孩子发泄不满,久而久之,会带来孩子性格的变化。所以当你抱怨孩子不听话、说假话、不理你时,你先忍一忍,有时你真诚地自我检讨一下就是给孩子很好的教育。正是由于家长在每次家长会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长此以往,让很多孩子害怕甚至讨厌学校开家长会,有的孩子把这些怨恨迁怒于学校和他的老师。家长这样对待孩子,会使你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消失。2 W0 s: l: ]$ V% D. F: d+ t
抑郁型家长郁郁寡欢,面对孩子的问题,先别说怎么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连家长自己都找不到信心。
. u) o w, @% j# z* `. H$ n( J# j 《点评》家长可能不知道如此这样给似懂非懂的孩子会带来更沉重的心理负担,让他们更不知所措,更没有信心。5 F: x8 ~% d/ C. j6 r- d: a1 j
自我感觉良好型家长面对孩子的好成绩更愿意强调是自己家孩子聪明,进而自我得意。/ H f: l, H5 p: @) N3 [% s- M
《点评》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因为自己聪明,不用努力也可以成绩好。长此以往,不付出努力的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所以,家长还是少往自己或孩子头上戴“聪明”的帽子。! D. c; X8 U! M3 O8 g/ w" k0 P$ R
放任不管型家长家长会后对孩子没什么表示,因为他觉得学校不错、老师不错,孩子也不错。6 c3 G! Q% `) h9 s% E3 x& g4 e
《点评》这其实就是家长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9 d O) P3 B" _- z4 O9 t 《心灵处方》
5 e! L3 {- @2 l" i0 ` 一、家长会后对待孩子的五个原则( |( f: x4 a5 J$ X: Y
每个孩子和家庭环境都有各自的特点,家长会后该怎样面对自己的孩子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原则应该遵循:
, u! \" l- ^$ [* k5 H) Q 面对孩子时家长一定要争取保持一种安详、自信的精神状态,以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积极心态。
- b; K; Y T% r: G# B 把你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上。
, C" w3 t5 a4 E4 k7 g0 ] 无论你对孩子的哪方面有不满,都别迁怒于孩子,先想想自己的原因。8 y% z" x# g9 E
你要对孩子说教:就想着“多说不如少说”,下边一句不是“少说不如不说”,而是“快说不如慢说,大声说不如小声说”。
& M, _$ m' m6 z# E7 X* O) z/ F 家长不要总想控制孩子,要允许孩子成长。孩子上了中学,对你的教育方式已无动于衷时,作为家长要明白这就是成长,当孩子小的时候你和孩子之间你占主导地位,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容易接受你的教育,伴随着孩子刚刚会说“不”的第一个反抗期的到来说明你们的主导和从属地位在转变。当孩子在长大,你对孩子从主导地位变为从属地位时,你对他讲的话已不再是指令。这时好的情况是参考意见,要么就是你自己的愿望而已。十几岁的孩子应该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了。如果你对他的所做不满是真的,只能说你以前对他的教育令你自己不满。$ [( M# }: K6 l4 \
二、家长与孩子交流“八步曲”0 ]. ~* o ? l. h. X# w* v& I
在开家长会时,请家长首先准备好一个专门记录家长会内容的笔记本,所记内容要尽量包括每一位老师的话和所有信息。开完会回到家,不必马上跟孩子谈学习的事,其实孩子在忐忑不安中等了几个小时也挺不容易的,所以要用亲和的态度给孩子一种不会挨骂,也不会挨打的感觉,让孩子能耐心地听你说家长会的内容。
5 o1 G7 ]. L1 v+ } 第一步先向孩子介绍家长会上都有哪些人发言了,概括一下发言的内容,让孩子了解家长会的全过程。
6 {$ [' ?& y; z/ S 第二步说说班主任表扬和批评了哪些同学。如果自己孩子受到了表扬,一定要重点加以肯定。7 F( J: N1 p; {
第三步具体到孩子身上,介绍一下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对他的评价,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地转达。
4 A4 k# y8 |- J6 L. y+ N- i 第四步如果留有上次家长会记录本的话,可以将上次家长会老师的评价以及成绩与这次的进行比较,分析哪方面有进步,哪方面存在不足或退步。+ `- n+ Y2 t* b3 z2 l
第五步和孩子一起找出进步的原因和方法,加以总结。一定要对孩子的努力加以肯定。6 N# V. |/ X: e
第六步与孩子一起思考一下,能不能把这些方法用于不足的方面,加以改进。) O a. H# R K3 Y' O
第七步要求孩子用书面形式列出需巩固和改进的地方,并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1 R9 `9 L: K) i% }5 j$ y
第八步把学习计划记在家长会记录本上,以备时常提醒孩子按计划行事,过半个月还要检查一下计划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