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有近300所高校开设对外汉语专业,每年招生约15000人,但却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走上教学岗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陆俭明今日在全国高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研讨会上提出的汉语人才招生过热与出口过窄的问题引人深思。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自1985年在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4所高校首次设置以来,到今年为止全国共有285所高校开设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达到15000人。 陆俭明说,今年共有247所高校招收对外汉语本科人才,有的高校招二三十人,有的招七八十人,有的最多达到一百二三十人的规模。这体现社会对对外汉语的重视是一个好事情,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上有一种说法,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汉语不如中文系学生,外语不如外语系学生,教学不如师范生。”陆俭明对于每年只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走上汉语教学岗位,到底需不需要那么多学校招生表示疑惑。 陆俭明提到的诸如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怎么设定,是单纯培养汉语教师还是培养面向社会的综合性人才,对外汉语人才应该具备什么知识能力结构,本科专业毕业生水平如何评估,毕业生的去向等问题,也成为国内120所高校200多位与会汉语教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王路江也表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学习汉语的热潮不断升温,对外汉语获得了发展机遇。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教材、教法成为最令人关注的问题。如何为汉语国际教育培养教师,提高教师质量和数量,应当成为新时代汉语教学培养方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