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小暑的準確時間為7月7日18時42分,標誌盛夏季節正式登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作為我國權威的天文測算部門,紫金山天文台負責實施我國的日曆編算和發佈,作為標準在每年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中正式發表,並以【日曆資料】的形式對外發佈。 按照新近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今年小暑的具體時間為7月7日18時42分。每年7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為小暑。小暑,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再過15天,天氣就更熱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基本符合。 我國古代將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意思是說一到小暑節氣,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而是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 天文專家提示說,小暑到來,意味着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炎熱季節,民間有『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的說法。這個時節公眾要注意防暑降溫,要及時飲水,補充水分,防止中暑。 天文專家還提醒說,小暑時節,江淮流域梅雨即將結束,盛夏開始,氣溫升高,並進入伏旱期,而東北、華北地區開始進入多雨季節,因此,小暑後南方應注意抗旱,北方要注意防澇。全國的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的成長階段,此時需要加強田間管理。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